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出行攻略

旅游复苏,“好戏”如何长演

  清明小长假,“补偿式出游”热情高涨,大江南北各景区景点客流井喷。4月3日至5日,全省接待游客总量达1910.87万人次,文旅消费总收入达107.76亿元,较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5.03%、8.10%。   旅游复苏这盘“棋”开了好局,但要想行稳致远,仅靠游客“报复”还远远不够。清明小长假期间,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深入各大景区景点寻访“复苏密码”。   “补偿式出游”首次井喷   “好久没这么痛痛快快玩一次了!”4日中午11点,南京总统府景区售票处排起100多米的长队。山东游客时女士对记者表示,“憋”了一年多,终于能带孩子出趟远门。由于没在网上提前订票,她10点多就开始排队。尽管景区内外人山人海,但游客的脸上满是快乐的笑容。南京总统府官方微信号“实时客流”数据显示,景区瞬时最大承载量为6400人,实时在园人数为5733人,游览舒适度显示为“拥挤”。   其他景区也迎来久违的“拥挤”。玄武湖公园内,百花闹春游园活动正在进行,绿樱、紫藤、杜鹃、郁金香等正处于盛花期,加上天气晴好,清明小长假期间游客量出现井喷,基本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据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清明小长假3天,南京市4A级(含)以上景区共接待游客225.64万人次,同比增长159.53%。其中,中山陵景区、夫子庙景区、玄武湖景区、总统府景区、雨花台景区、牛首山文化旅游区、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七大热门景区接待游客178.73万人次、同比增长173.79%。   “我们民宿共42间房,假期前全部被预订一空。”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的“花迹·无想山居”工作人员小周说。清明期间,南京乡村民宿预订火爆,一房难求。公塘头民宿、良竺艺术农场、高淳枕松度假酒店等民宿,清明节假期前两日入住率将近100%。   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旅游业遭遇“寒冬”。之后虽然疫情逐渐缓和,但在跨省游、团队游、限客流等限制禁令之下,游客不敢出远门,景区不敢“太拥挤”。   今年以来,在江苏本土零新增确诊、疫苗接种范围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旅游业加速复苏。牛年开春后,不断传来的“春消息”持续催热清明小长假——3月16日零时起,低风险地区人员可凭健康码“绿码”在全国区域内自由通行,无需核酸检测阴性证明;3月31日,省文旅厅下发通知,A级旅游景区游客接待上限不再按75%的比例统一限制。   飞猪联合夸克发布的《清明假期出游报告》显示,“补偿式出游”需求强劲,带动旅游市场在疫情后首次出现井喷势头,清明旅游预订量同比涨超450%,超过2019年同期。超过3小时的跨省长线游也恢复增长,预订量同比涨超200%。上海、北京和广州成为最热门出游目的地,南京跻身全国榜单第8位。   精品“文旅IP”成复苏引擎   纵观全省各地各景点推出的小长假文旅“套餐”,不难发现,打造精品“文旅IP”成为行业复苏的重要引擎。   让流量变留量,让“网红”变长红,无锡拈花湾景区抓住“夜经济”这一突破口,打造互动项目《禅行》,在清明小长假大放异彩。无锡灵山小镇拈花湾景区市场部经理吴彬表示,《禅行》将拈花湾夜间魅力充分释放,同时更助力景区摆脱传统门票经济。目前,景区住宿餐饮等二次收入比重超过63%。   3天小长假,大丰荷兰花海景区共接待游客29.9万人次,位居盐城各景区接待量第一。该景区3天综合收入3274.63万元,人均消费110元,比今年春节长假人均消费高出26元。大丰区文旅局交流推广科科长张帆介绍,荷兰花海景区在全省“赏花风潮”中表现抢眼,离不开特色IP的打造——花鼓舞、广场快闪、卡塔卡舞等极具特色的风情歌舞表演,引得游客拍摄分享;花车、花船巡游数量与种类大幅增加,水上特技表演惊险刺激,新增10多种主题花境赚足眼球;每天一场名贵花草拍卖等系列精品产品,让游客全方位体验“花魅力”。   文旅从业者清醒地认识到,“补偿式出游”的热度只是暂时的,旅游消费市场已从单纯的流量红利转为内容红利,高品质、特色化的“文旅IP”是获得游客青睐的首要标准。   “‘文旅IP’能带来流量,更能牵动情感,承载文化价值和精神情感寄托的项目,往往能获得更多机会。”无锡鼋头渚景区市场拓展科陆晖说。今年以来,鼋头渚深挖樱花文化打造“古风IP”,将盛唐文化融入赏樱游园之中,以演艺、戏曲、书画、互动等方式展示樱花文化的独特魅力。今年景区还大规模升级夜赏樱花的灯光亮化效果,加入虚拟环境营造,配合国潮樱乐、兰苑雅戏等活动,把古风赏樱推向高潮。   省文旅厅相关专家表示,疫情加速文旅业的变革,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差异化体验的旅游产业,进一步升级为景区文化的符号,是文化旅游项目IP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真正打赢“旅游复苏战”的关键。   把“复苏期”变成“升级期”   “去年疫情期间,我们坚持开展‘VR云游’项目,让游客突破时空限制实现360度观景体验。”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工作人员李林格说,清明小长假,“云游”积累的好口碑和大量粉丝,终于流量变现。很多外地游客反映,之前在手机屏幕上看到佛顶圣境的壮观,这次专程来感受“春牛首”。   疫情不是“休眠期”,而是“练功期”“升级期”。位于常州的江南环球港世界港口小镇感受尤为深刻。江南环球港副总经理张莉介绍,清明期间客流创历史新高,最高日营收超2019年同期50%以上。景区利用疫情淡季苦练内功提升品质,对明星产品龙眼摩天轮进行灯光升级改造,成为吸睛利器。同时,结合季节特点,打造樱花胜境,终于一举“引爆”小长假。   池塘边,孩子捡柴生火,爸爸忙着淘米、切香肠,妈妈挖来野菜洗净下锅……4月5日,仪征市天乐湖景区总经理张兴香分享的亲子野炊的照片和视频,引来一片点赞。“疫情让景区大伤元气,也帮助我们争取了‘闭关修炼’的时间。”张兴香说,去年天乐湖花费30万元购买在线辅导课程,邀请专家网上远程授课,一起谋划“后疫情”旅游产品开发,增设野炊亲子游乐项目,规划建设萌宠互动乐园等。自3月1日推出自助石锅饭体验后,景区客流“小高峰”不断,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依然有6000人次的客流量。   清明小长假带来客流,也带来思考。很多景区在琢磨怎样把“复苏期”变成“升级期”。对比2019年,南京大吉温泉度假村今年清明期间营收增长127%,剔除温泉营收板块,营收增长80%。分析发现,消费增量主要源于新推出的主题温泉房、卡丁车体验、风筝赛、蒙古包里“铁锅炖”等项目。“未来将打好生态康养营地体验牌,跳出温泉依赖,迎接市场全面回暖。”大吉温泉度假村经理李静说。   “下一步,‘旅游+’要变成‘+旅游’。”常州中华恐龙园总裁办公室主任蒋建说。清明假期,景区练兵“科普+旅游”新业态,打造科普课堂,推出恐龙盲盒趣味文创、“小馆员”儿童职业体验等项目,吸引大批“小手牵大手”游客群体前来打卡。如今,以红色研学、卫生防护、环保教育三大主题为特色的中华恐龙园全新拓展营地重磅开营,未来跨界融合的步子只会“越跨越大”。   “清明小长假是一次练兵,真正的大考还在后面。”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战略中心副主任何雨提醒,旅游复苏从根本上说,是由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向往所驱动的。顺应消费升级大势,要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文章。在产业链上,要打造富有地方气息与性格的文旅生态;在产品上,要有精品思维、长线思维;在服务上,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重大节假日前科学评估、预研预判、提前谋划,做好应急预案,同时还需绷紧防疫弦,才能在全面复苏之路上行稳致远。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