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自驾游路线库

云南大理:旅游带来新收入 既保环境又保增收

  在云南大理,依托种植结构调整、农产品品质提升和一三产融合发展,当地群众生产经营有了新思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写下新的注脚,为农民增收开拓新的途径。   11月的大理,天高云淡。大理荣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凤仪镇的水稻基地早已完成收割,只剩成群的水鸟在长满蚕豆的稻田里悠闲觅食。“慢下来”做生态农业的荣江公司,种豆不收直接还田、稻田养鱼是为肥田、田间养鸭是为除虫,看似“不赚钱”背后,是单单大米的亩产值就能突破万元。   就在5年前,大水大肥种大蒜,洱海流域“万元田”很常见。可如今,为了保护水质,洱海流域全面禁用化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如何让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走进大理市的田间地头,记者看到了来自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种种尝试和不懈努力。   向结构要效益,不种大蒜种水果   传统种稻,其实不赚钱。“农忙太苦、农闲太闲,种水稻并不划算。只是因为怕村里人笑话,之前才没撂荒。”大理市喜洲镇仁里邑村年过六旬的杨永光说。   来自大理市农业部门的统计显示,传统水稻种植亩产值仅1900多元,如果扣除种子、肥料等投入和工时费,每亩净收益仅120多元。   大蒜,才是当地此前的主流农产品。为什么?还是来钱快。记者了解到,行情好的时候,大蒜一年的亩产值能到1.5万元,纯收益有个七八千元。   如今,为了保护水质,大理选择了调整种植结构。   不种大蒜以后,种地致富的路子怎么走?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师窦段杨看来,虽然不容易找到比大蒜这种大水大肥作物亩产值更高的蔬菜,但水果种植,“钱”景还是不小的。   “蓝莓属于寡肥型作物,正好符合洱海流域农业转型的方向。”从销售蓝莓苗木到建立蓝莓标准化种植园,大理市茂盛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办公室主任周绍武信心满满。   “石榴、车厘子,种好果蔬,也可以有高收入!”周绍武介绍,今年标准化蓝莓果园才挂果,一亩地产量100公斤左右,亩产值却已有6000元。进入盛果期保守估计亩产量要一吨到一吨半,即便考虑价格下调,亩产值估计也能达到两三万元。   向品质要效益,种粮食也有出路   水果赚钱多,但不能一股脑全种水果。为了确保市场供给,洱海周边依然要种植粮食蔬菜。在大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黄飞看来,大理种植结构调整的探索,价值并不仅限于大理。实际上,在云南,湖泊周边坝区始终是传统的粮食、蔬菜主产区。既要保护湖泊生态,又要发展粮食蔬菜种植业,出路何在?   首先是要控制污染。   农田尾水里的氮磷,对洱海是污染,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肥料。由于此前土地经历过大水大肥式的传统种植,2014年开始流转土地后,荣江公司一直在养护土地,直到2017年才开始进行温室蔬菜种植。“即便现在,每种完一茬蔬菜,我们都会休耕4个月,让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充分吸收。”记者了解到,如今在洱海周边,不少农业生产企业都已经实现了农田尾水非暴雨情况下的零排放。   其次要推动规模化经营。   “洱海周边人均7分地。”窦段杨说,同一户的土地往往分散在两三处,农户单打独斗劳动力成本就很难降下来。“只有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才是出路。”   不过,规模化种植也给企业经营带来了一定压力。记者采访发现,大理本地用工短缺,企业不得不从外地招聘工人。荣江公司总经理葛华近说,机械插秧一亩地只需要150元,人工插秧少说也要花600元。“这两年,主营工程建设的母公司陆陆续续投入了6000多万元到农业基础设施和设备上。”葛华近说。   好在,这种高投入换来了预期的回报。   普通大米一斤不到3块钱,荣江公司加工后的大米却能卖到16元。“生态水稻,不仅要好吃,还得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好。”葛华近抓出一把自产的香软米向记者介绍,荣江的大米呈乳白色,颗粒也更加圆润,“因为不用化肥,我们一亩地水稻产量只有600公斤,但单价提高,亩产值还是可以破万。”   “对于生态种植来说,现在最大的短板还是销路。”葛华近期待,随着大理市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绿色种植,当地能逐渐打造出区域性绿色农产品品牌,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向三产要效益,旅游带来新收入   虽已入冬,可位于仁里邑村的花语牧场依然繁花似锦,游人如织。一年接待近60万名游客,给牧场带来不菲的收入。“洱海水质持续改善,一年四季大理市游客不断,为花海经济提供了可能。”窦段杨说,通过一产三产融合发展,土地收入不再单纯是土地产出。生态约束改变的不仅是土地种植结构,更是对周边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重构。   “以前种稻谷蚕豆,一年也就能赚个三五千块,还要面临价格波动的风险。”如今,仁里邑村村民杨绍莲在村头管护花海,一个月收入超过2000元。他告诉记者,依托花语牧场,村里摆起了上百个摊位,一个摊位每月收入保守估计有3000元。   别看一个花语牧场让全村都吃上了旅游饭,可在土地流转之初也遇到过质疑:“地里不种粮不种菜,种些花草有什么用?”由于最初规划的园区土地面积不大,花语牧场总经理李勇敢跟村干部一合计,觉得不影响花海运营,边建设边动员。“现在整个小组的土地都已经做了流转,大家也都理解了企业的目的和做法。”李勇敢说。   “花海对生态特别友好,整个牧场不打农药,只用政府统一发放的有机肥,进入花期我们更是几乎不施肥。”李勇敢说,花海灌溉用的是农田尾水,尾水全部收集进入牧场自己的生态库塘进行循环利用。   在花语牧场,有玻璃球、天空之镜、羊驼这些“网红道具”。花海周边,牧场如今又补种了草莓、冬桃、桑葚、车厘子。“未来的休闲农业,不仅要好看,还得好玩。”李勇敢说。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