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周边周末游

爱访古的莲莲,给出1001个古迹清单

     莲莲痴迷访古。   她是个80后,本名王慧莲,大学期间,在明十三陵的残破琉璃瓦间爱上古迹,爱上访古。她将自己的访古故事写成博客,写成公众号文章。最早吸引我的,就是文旅圈盛传的“莲莲的小世界”公众号,文笔之灵动让人感觉仿佛旷野中掠过的风,清新、狂野、纵横交错。后来,她的公众号更名为“古迹探秘”,引来了西苑出版社的编辑。   三年时间,莲莲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个中国古迹》一书并出版。书中,她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选取1001个做重点推介,并辅以实地照片,其中的396张已成绝版。莲莲说:“对于古迹,我是纯粹的旁观者,我只是爱,就算虐我千百遍,访古我也没怨言。”      莲莲和朋友在冀东抚宁长城   访古始于好奇   在一次次探索中变得痴迷   谈到为什么喜欢访古,莲莲从头讲起。出生在北京,长在北海旁、钟鼓楼下。她的童年,被老北京的红墙琉璃瓦和古色古香的建筑包围,记忆中,白塔和钟鼓楼是她最早接触的历史符号。她说小时候不懂什么是历史,但喜欢听长辈们讲述那些古老建筑背后的故事。儿时的她曾好奇地问:“钟鼓楼是做什么用的?”长辈们告诉她,那是明代建成的建筑,用来报时的——原来那时就已埋下了好古的种子。   大学时,莲莲选择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父母希望她毕业后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上学期间,一次偶然机会,她跟随闺蜜去了昌平十三陵的庆陵村。那个年代去趟昌平,还需要用半天多的时间坐公交。她记得特别清楚,那时明十三陵还未全面修缮,很多地方是残砖乱瓦:“那是秋末冬初的时候,到达时看到夕阳洒在琉璃瓦上,暖洋洋的,好像一下子时光穿越了似的,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脑海里还恍恍惚惚地想起钟鼓楼和北海的白塔。”   从那之后,莲莲开始有意识地去图书馆借阅历史书籍。最早看的是梁思成的《中国雕塑史》和《中国建筑史》。有一次她读到,明十三陵在乾隆年间重新修缮过,这激起了她的好奇心,“我当时想,明十三陵既然是明代的一个帝王陵,为什么清代皇帝还去修缮它?”虽然这是现在看来有些幼稚的想法,但莲莲就是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了访古之旅。“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用脚步去印证书本上得到的知识,也带着未知去探险,我最初就是这么想的。”   莲莲的访古从长城开始。最初和同学一起去八达岭长城,同学们是去户外旅游加锻炼身体,莲莲则是去寻找一种文化。到了长城,她又有了奇思妙想,她想既然都说万里长城,怎么能看出它长达万里呢?“那时年轻,体力也好,我就一路冲到景区“游人止步”的地方。虽有“游人止步”的牌子,但我一看怎么前面还有?仔细一看,前面的长城远比我脚下走过的沧桑。原来这才是长城的真正样子。这才真正让我感觉到了万里长城的雄伟。”   大学期间,莲莲和同学们穿梭于箭扣、龙泉峪、撞道口等地。父亲支持她的爱好,妈妈却总是担心她“疯疯癫癫地瞎跑”。莲莲笑着说:“其实我一点都不娇气,也不懒。我特别能吃苦,做攻略可以不睡觉,回来整理照片也会认真备注归档。”大学期间,她就几乎把北京周边的长城走完了。   莲莲的访古之旅始于好奇,后在一次次探索中变成了痴迷。“小时候,我对历史的兴趣更多是出于一种懵懂的好奇,但当我真正走近古迹,触摸那些古老的砖石时,才发现历史是有温度的。最开始寻访时看不出门道来,慢慢地就能看出修缮的痕迹了。”      探访明蜀王陵朱悦廉墓   脚步沿着长城逐渐迈出了北京   视野一下子打开了   随着寻访的深入,莲莲开始关注古迹的选址、建造工艺以及背后的文化意义。她发现,长城的选址不仅仅是为了军事防御,还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长城的选址非常讲究,既要考虑到防御功能,又要考虑到地形地貌。比如在山西,长城的马面坡度比北京的要陡,这是因为山西的蒙古马比较烈性,所以要建成更陡的坡度来阻挡敌军骑兵。还有墩台,为什么有的三个孔,有的四个孔,还有的是五孔?这也跟地形有关系。比如某块地形很辽阔,墩台势必就要大修,因为要环顾四周,瞭望窗不能只看一面,要多修几个孔,用于环视山下的形势。”   长城周边那些散落的古堡、古塔,也让莲莲惊叹,原来类型这么丰富!她的脚步沿着长城逐渐迈出了北京。参加工作之后,她买了一个卡片机,只要有空就到处去拍,热情高涨,“就是那个阶段,我觉得自己的视野一下子打开了”。   山西古建筑遗存丰富,莲莲去看晋国古墓,她说那是春秋时期非常厉害非常能打的一个诸侯国,到那里站在墓边就会想象那些壮阔的历史画面。去灵丘县大山沟,爬山过河,长城就在对面山上,眼前是一条溪流,莲莲立刻脱了鞋,光脚过河。“在别人看起来这是个疯子,我的目的是敌楼,要感受冷兵器时代的长城。”   莲莲还爱去河北定州,因为那是大文豪苏东坡曾经待过的地方,“苏东坡是我的偶像,定州离北京又近,才200多公里,所以常去。”定州有两个宋代遗存的塔基地宫,因为非常狭小,不具备开放条件,莲莲当它是圣地,每次去都要到门口看上一看。有一次她碰到一个阿姨在院子里做清扫。“我记得特别清楚,1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春寒料峭的,忽然间看见人,可把我给激动坏了。”她赶紧进了院子叫阿姨,说想看看地宫。经验告诉她这个搞卫生的阿姨肯定有钥匙,因为国保单位要定期维护。“她开始不理我,我看院子里还有扫帚,就抄起一把帮她扫地。扫完地之后,阿姨真的给我开了门。”   如今,国内大部分省份莲莲都已去过了,还想再去深入探索的是西藏。她笑着说:“在西藏,我高反比较严重,所以两次去都没办法深入探索。也是那两次让我觉得生命不易,不能只为自己活,还是应该慎重起见。但这是我比较遗憾的。”   还有一点遗憾,是关于古迹修复的信息流失,“以前我看庙看的是古建筑的营造技艺,还愿意从中捕捉古人建造时遗留的信息,比如希望国家长治久安、家人摆脱困难等等。修复后再想捕捉那些细节,就很难了。”      396张绝版照片或许不美   但那是它们最真实的模样   很多朋友通过微信公众号认识了莲莲,当出版社编辑找到她时,她觉得自己出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然而,经过三年的努力,她的《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个中国古迹》终于出版了。   1001个古迹是如何选择的?莲莲说:“我们国家的文物古迹各种类型各种级别,太多了,最后我决定在505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面选。访古二十多年,我实地访问了各级别的上万处古迹,我和编辑一起从我到访过的4000余处‘国保’中选了这1001处。”   这一份访古清单中,还有1966张高清彩图,396张绝版照片,287张航拍照片。莲莲说:“写书时有些古迹的照片为了补图,再去了不只一两次。这些照片可能拍得不美,但那是它们最真实的模样,也是我亲眼所见。”      沧州铁狮子   莲莲提到河北沧州的铁狮子,现在被围在大棚子里。“它是大唐时期的雄狮,2003年我拍的时候铁狮子还在露天,大唐雄风就直接展现在苍茫天地间。”      山西明惠大师塔右侧力士未拆下之前   还有山西长治的明惠大师塔,那是一座五代时期的古塔,“它坐落在太行山的一个峡谷间,远离世间纷扰,选址特别好。”古塔上原本有两个天王像,2010年前后被盗了两次,“第一次没盗走,第二次团伙作案,用工具把其中一个切割下来盗走了。为了防止再次被盗,文物部门只好把剩下的一个切割下来收进了文物库房里。”莲莲叹息,能理解地方文保部门的无力和无奈。      河北蔚县单侯堡关帝庙壁画   还有一些莲莲拍过的文物已经消失了。2015年,她拍过河北蔚县关帝庙里的一幅壁画。莲莲说:“供奉关公的壁画非常多,这个壁画是沥粉贴金的,我推测盖那座关帝庙的应该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否则不会出资把壁画贴上金,这就使得这幅关公壁画与众不同。”2017年前后的一个深夜,这幅壁画也被整体切割下来盗走了,村民发现后报警时,墙面已经伤痕累累,只剩一面土墙。      屏南万安桥失火之前   始建于北宋时期的福建屏南县万安桥,是一座木质廊桥,共有37个廊屋,两边有过道,供路人休息。莲莲说:“它一直存在使用功能,前几年被一场大火烧毁了,现在虽然已经重建,但它铭记过的人来人往、从北宋走到清代千百年的技艺,能恢复吗?我不知道,后来我也再没去过。”   还有安徽宣城泾县的洋船屋。它建于清道光年间,经营有道的黄田盐商朱一乔、朱宗怀父子在沪经商,成为巨富,并接触到很多新事物,每每回到家中,便向家人讲述外面的风土人情和奇闻轶事。朱一乔的母亲在听到“洋火轮”的情形后,产生了想见一见的愿望,因交通落后加之缠足致行动不便,难以出行,终未如愿。禀性孝顺的朱一乔为圆母亲夙愿,与儿子商议修建一座外形酷似大轮船的建筑。莲莲形容,到泾县黄田村,从半山俯瞰,洋船屋真的像一艘大船,安稳地停在村子里边,“2018年左右洋船屋因为线路老化,尾部被烧了,现在这部分是重建的,我也是在它被烧之前拍了照片。”   还有泰顺那座2014年被洪水冲垮的廊桥,莲莲在之前也拍过。“我觉得这座桥凝聚着当地村民对祖先和故乡的情感,所以洪水退去之后,老乡们到洪水流经的地里把桥的构件打捞起来重建了这座桥。我知道后特别感动,所以重建之后又去拍过。”   莲莲深知,作为业余爱好者,面对文物的种种变化,只能通过镜头记录下来。她希望100年后,后人能从她的书中看到这些文物原始的模样。“我也希望大家走进古迹现场,跟历史对话,跟古人对话。大家都来看,每个人都来拍,古建筑少了一块砖,少了一片瓦,从照片上都能看出来,这就起到了共同保护的作用。大家都去关注,对文物保护和传承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不仅用镜头记录古迹   还锲而不舍学习了传拓技艺   莲莲去访古,大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此外还坚持徒步,她认为只有走近,才能真正看明白古迹的细节。她回忆说:“早期交通不方便时,我坐绿皮火车,5点下班,回家收拾一下,背上行李就出发。”她的背包里总是装着相机、雨伞、衣服、水瓶和电池。   在乡镇,莲莲愿意和当地老乡融为一体。她喜欢和老乡聊天,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很多东西是书本上学不来的。”   访古让莲莲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职业。莲莲说:“我觉得朋友的定义有很多,有的可能泛泛之交,有的互相利用。我有一些很交心的朋友,他们是我访古路上的宝贵财富。比如爬高山,突然间变天了,我们真的是互相鼓励,就剩一块面包了,三个人分,这块面包就变得特别香。下雨了特别冷,每个人的衣服都拿出来,披起来抱成一团取暖。”      在长城西大楼为掉落的鼎建碑留拓片   莲莲不仅用镜头记录古迹,还学习了传拓技艺。2012年,她在野长城上发现了许多铭文砖和鼎建碑。起初她只是拍照,回来以后看照片时,有朋友问她碑有多大,“我就想我怎么形容能更贴切,后来无意间了解到传拓,知道它是国家级非遗,由来已久,从宋代到现在千百年来没有失传,我想学。”   莲莲通过博客认识了传拓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建军,“他知道我喜欢古迹,想学传拓,就说咱俩约一个地方我亲自示范。”在军都陉古道的摩崖石刻,王建军欣喜地夸赞莲莲有天赋,第一次上手的力道就到位。“我说您收我做徒弟吧!那时候我不知道他是国家级传承人。他说不轻易收徒弟,看缘分。后来我知道他是怕我坚持不下来。”   莲莲嘴巧地说:“您可以考验我,下一次去哪儿我还去。后来我就又跟他去了房山琉璃河大桥。”琉璃河大桥有一块建桥碑,被扔在杂草丛生的路边。到达后,莲莲观察环境,想也没想就先去拔草,让碑身露出来,随后用自己带的毛巾将碑擦干净,再准备拓碑文。王建军觉得这女娃不仅能吃苦,还有心,之后每当去哪儿,都会问莲莲是否去。莲莲的传拓作品曾被收录在《北京古塔影像录》一书中,她为这本书提供了三幅拓片,其中两幅被采用。   如今,莲莲的访古之旅还在继续,她把古迹比作拼图,“我一块一块捡起再拼起来,知识链也就慢慢补全了。”她从没后悔为访古受过的苦,因为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可以选择在家相夫教子,也可以选择探索更广大的世界。”总结这些年来的经历,在访古中深刻领略到生命有限,所以要珍惜当下。这也成为莲莲最想告诉身边人的感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勉   供图/莲莲   编辑/张严涵   排版/王静      微信号|bqttfk   微信号|bqyiping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