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周边周末游

让古迹和准古迹都得到保护

  让古迹和准古迹都得到保护 ——访法杂录(三) 2007-12-26 本报记者 高鑫诚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在巴黎市区的街巷中穿行,记者的直感是:满眼都是古迹。那些著名的建筑自然不在话下,随便走到一处街角,都会有了解巴黎的人告诉你,这是某某时期的建筑,距今已有多少多少年的历史。11月23日,记者一行专程造访了法国“古迹基金会”。不出所料,地处巴黎帕克·罗亚尔路的该基金会所在的院落,本身就是一处建于17世纪的建筑,今天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模样,房顶上保留着美丽的浮雕和壁画。用同行的一位记者的话说,它看起来“充满了历史的味道”。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明年这所房子将卖给一个英国人,但依照法国政府的规定,购买者虽然有了该处房产的所有权,但不能改变古迹原来的面貌。       “古迹基金会”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的私人组织,是法国保护古迹和文物的众多机构之一。而这个基金会的最大特色,是它“旨在保护那些因没有得到政府关注而日益损毁的古迹并提升其价值”,言外之意,就是保护那些未被政府列入古迹名单的“准古迹”。       “古迹基金会”总经理弗雷德里克·内罗德先生,是个严谨、认真、细致的人。他的一番井井有条的介绍,让我们对法国古迹保护方面的情况以及“古迹基金会”的运作状况,有了初步却比较明晰的认识。       遗产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与法国人攀谈,说到食物,常有法国人说:中国美食是世界第一,法国美食是欧洲第一;如果说到文化和历史,法国人也有类似说法:中国历史之悠久、文化之厚重举世闻名,我们法国在欧洲也是数一数二的。可见,法国人对其历史和文化也有着强烈的自豪感。伴随这种自豪感的,是法国政府和民众自觉而强烈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160多年前,法国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文物保护法典,这就是1840年颁布的《历史性建筑法案》。1887年,法国又颁布了历史文物建筑保护法,即《纪念物保护法》,并组建了一个由建筑师组成的古建筑管理委员会,负责文化遗产的选定及保护工作。1906年,法国又通过了第一部《历史文物建筑及具有艺术价值的自然景区保护法》,除建筑外,树木、瀑布、悬崖峭壁等自然景观也被纳入法律保护范围之内。法国现行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所遵循的法律规则,基本上是1913年颁布的《历史古迹法》和1930年颁布的《景观保护法》。1962年的《马尔罗法》颁布后,不仅规定中心城市在城市规划中要逐步恢复旧貌,而且,最近两个世纪以来的特色景观,如废弃的煤矿、车站、剧场甚至妓院,如果有代表性都要列入保护名单。       在完备的法律制度下,法国由文化部建筑遗产司专门负责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据介绍,自1980年以来,已经有4.5万座建筑物被登记入册,纳入政府保护的范畴。       民间古迹保护组织众多       法国古迹众多,即便政府非常重视,仅靠政府保护也远远不够。一方面,政府的力量再大也毕竟有限;另一方面,出于认知方面的局限性,许多古迹的重要性暂时还没被充分认识,还有更多的“不那么重要”的古迹被忽略。政府之外,民间组织和全民的参与就显得尤其重要。法国有多达6000多个基金会,专事古迹修缮和保护工作,“古迹基金会”是其中较大的一个。       内罗德先生介绍说,尽管基金会定义为“非营利的私人组织”,但实际上,“古迹基金会”也是根据政府意愿成立的。当年,议员让·保罗·雨果提交的一份议案提出:要更多地发现法国古迹保护方面的问题,提升遗产的价值;保护古迹和遗产并非只是国家和某些组织的责任,个人也有义务参与其中;应该有组织出面把个体的力量集中起来,让全民参与到古迹保护工作中。这个提案获得政府支持,并在1996年成立了“古迹基金会”。基金会的责任,正是保护那些未纳入政府保护名单的“准古迹”。据内罗德先生介绍,目前纳入保护对象名单的这部分“准古迹”约有50万处。       巨额资金从哪里筹措       2007年度,“古迹基金会”用于遗产保护的资金共达1700万欧元。这些资金的来源主要有3部分:政府资金、企业捐赠和私人捐助。政府资金部分,是政府把无人继承的私人遗产的50%划归基金会使用。这部分经费不确定,大约每年在500万至700万欧元之间。内罗德先生笑言:“我们不知道每年政府会拨来多少钱,因为我们不知道每年会死多少个人、有多少遗产无人继承。”像欧莱雅、达能、道达尔这样的著名企业,也会捐赠一部分经费。民众私人捐助,则多少不限,捐几千、几十欧元的都有。企业和个人捐赠的经费,可以指向不明,也可指向特定的修缮项目。       虽说是“私人”或者说是“半官方”性质,“古迹基金会”在个别时候也可以代行政府职能。比如说,如果有私人向基金会捐款,基金会可以直接为捐助者减免税收,无需经过税务局的同意。如果有人要自行施工维修私有的建筑遗产,施工费的50%可从他缴纳的其他税款中退还,前提是:所维修的建筑要经过审核进入“遗产等级”,施工质量要达到标准,施工地点要在公共空间、公众视野中。       吸纳大企业的捐赠,是基金会资金来源的重要部分。内罗德先生说,企业愿意捐赠资金的原因很多。第一,遗产保护的理念超越政治、职业的限制,已经被多数法国人所认同;第二,保护古迹是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部分;第三,企业出资保护古迹,可使员工增加对企业的认同感,更加喜欢自己的企业;第四,可以加强企业与政府机关的良好关系和信任;第五,税收上有优惠;第六,可以提高企业的公众形象;第七,基金会使用这些资金高度透明,每年都要接受审计院的审计,企业对资金流向很放心、很信任。       由于在税收等方面有优惠政策,当然更主要的是由于“遗产保护”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法国,企业和个人捐赠的数字逐年增加:1999年,社会(公司和个人)向“古迹基金会”捐赠3万欧元左右,到2007年,这个数字已经猛增到1000万欧元。       让古迹发挥更大作用       “古迹基金会”总部设在巴黎,主要工作人员在外省,而且以志愿工作人员为主,2007年,基金会共有300名志愿工作者。鉴于古迹保护工作有很大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基金会也有受薪的专业人员,2007年,全法国有60名受薪工作人员,其中总部有15人。       内罗德先生说,“古迹基金会”在各省都设有一个代表和一个副代表,这些人都是志愿工作者,基金会要实施什么项目,都由地区代表来选择和完成;总部的主要工作,只是负责管理和检查具体项目的实施,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以及公共宣传。       “古迹基金会”从2000年开始运转,出资维修的古迹项目有教堂、桥梁、水渠、考古现场、马戏场、剧院、煤矿旧址……不一而足,应有尽有。项目数量从2000年的101项增加到2006年的1810项。内罗德先生说,最近这几年,每年维修的项目维持在1000项左右,一是因为要尽力保持维修质量,不能片面求多;另一方面,参与古迹维护的主要是义务工作者,“也不能老让志愿者干太多的活儿”。       在介绍“古迹基金会”的工作业绩时,内罗德先生每次都不忘记强调,修缮工作创造了诸多就业机会。他说,从2000年到2007年9月,“古迹基金会”共投入5.2亿欧元,维修了7800个“准古迹”项目,创造了多达1.5万个就业机会。内罗德先生最后说:“法国古迹那么多,我们今后200年都有工作做。重要的是,通过我们的工作,可以将古迹和遗产纳入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模式之中,让古迹发挥更大的作用。”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