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向现代性:私家车与当代中国的中产阶级
这是一本写给美国人看的中国社会调查,切入的角度是家庭轿车在中国的发展 2003-2017 年这个区间(重点是作者 2006 年 7 月到 2007 年 7 月期间在广州 “汽车之友” 的实习),典型的西方社调,真实,有细节,易读,可惜还没有涉及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和网约车部分,当资料回顾。我借此回顾一下,我眼里中国 50 年来的汽车发展:我小时候上世纪 72 年之前,住在北京西四北 6 条,小伙伴最喜欢的是在胡同口,等待看对面毛家湾可能开出的轿车,如果能遇到吉姆或红旗轿车就很兴奋。72 年后回到三里屯的家,夏天院子里的孩子喜欢坐在马路牙子上,看使馆区开出的各种轿车,当时只有这边才能看到新奇的轿车,其他地方除了公交就是卡车,轿车只有伏特加和上海牌。85 年全民倒爷的时候,谁能搞到轿车指标就发财了,一次大学同学说搞到一辆,很兴奋的带一伙人去看车,没想到是个右舵车空欢喜一场。90 年出国,到美国的内弟购买了二手车,写信讲到美国的先进,“中国 100 年也赶不上”。 96 年我随新加坡公司到福建泉州设厂,免税指标的三菱吉普也要 36 万多,当时泉州最好的房子每平米 1500 元。2004 年回国,轿车开始进入家庭,在北京购车款都够半套房子了。2014 年来青岛,网约车解决了我出行的问题。现在我骑电动车,家里领导也不再歧视我不会开车,说幸亏我不会开车,有钱都买房了。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