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景点百科

地铁出行比例最高!北京绿色通勤还有这些新特点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也是一个拥有21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由于人口众多,交通拥堵问题严重,推动居民践行绿色出行方式,对于改善交通出行状况,加强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实现“双碳”目标都有重要意义。   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提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空间规划布局,要求“深入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和绿色交通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近几年北京严格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优化调整北京城市空间结构,大力推进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系统建设。轨道交通总里程从2016年的554公里增长到2020年的783公里。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不断完善,居民绿色出行更加便利。   2019年,“大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课题组按照严格的PPS(概率比例规模)抽样,在北京随机取了1000户家庭,通过入户调查获得1000份问卷,问卷对居民通勤状况进行了调查,本文基于该数据,对北京城镇居民的绿色出行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北京居民绿色通勤有以下特点。   北京城镇居民绿色通勤占比达到了73.5%,已经非常接近规划目标   随着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不断发展,居民通勤方式选择也更加多元。调查显示,公共交通通勤占比最高,其中46%的居民将地铁选作他们的通勤方式之一,有36.5%的居民选择了公交车,其次是私家汽车、自行车、步行方式,还有少部分居民采用摩托车/电瓶车、单位班车、出租车的通勤方式。在首选通勤方式中,地铁所占比例最高,占比为37.5%,其次为公交车(14.7%)和私家汽车(18.65%)。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成为北京市城镇居民通勤的首选方式,与2014年小汽车出行比例高达31.5%相比,私家汽车的出行比例显著下降。我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划定,城市内部客运交通中绿色交通出行的比例不应低于75%,北京居民首选通勤方式中绿色通勤方式占比达到了73.5%,已经非常接近规划标准。而且,这些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很快,也进一步改变了非绿色通勤的内涵。      不同通勤方式的平均通勤时间(分钟)   与非绿色通勤相比,居民绿色通勤时间总体还比较高   从通勤时间看,采用地铁、班车通勤的时间较长,都接近1小时,公交车、出租车和私家车都在40多分钟,其他通勤方式的通勤时间较短,低于30分钟。根据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部2018年发布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采用步行,自行车,集约型公共交通等方式的出行”属于绿色交通出行。本文根据这个标准,将“步行、自行车、公交车、单位班车、地铁”划分为“绿色通勤方式”,将出租车、私家汽车、摩托车/电瓶车等通勤方式定义为“非绿色通勤方式”。绿色通勤平均通勤时间为43.8分钟,非绿色通勤平均通勤时间为38.34分钟,采用绿色通勤总体来看耗时更长。   与国际大都市相比,北京极端通勤占比仍然较高   与英国伦敦、日本东京和加拿大多伦多进行比较可见,北京60分钟及以上通勤时间的占比达30.5%,比例最高,高出多伦多和伦敦近1倍,高出东京近7个百分点;通勤时间低于30分钟的占比为29.8%,占比最低,低于多伦多的42.19%、伦敦的39.9%、东京的30.3%。比较而言,北京城镇居民通勤特点是“短时通勤占比低,长时通勤占比高”,通勤压力仍然比较大。特别是在单程通勤时间超过60分钟的群体中,绿色通勤占比78.5%,比其他群体平均高出约7个百分点。   城市区位与绿色通勤选择关系密切   北京城市环型发展对通勤带来的影响仍然存在,北京核心区绿色通勤比例最高(78.1%),越是往外,绿色通勤的比例越低。首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生态涵养区居民选择绿色通勤方式的比例依次递减。这种区位差异反映了公共交通的方便性、通勤效率等因素对绿色通勤的影响。城市发展新区绿色通勤比例仅次于核心区,说明城市发展新区职住平衡对绿色通勤方式有积极促进作用。居住区位差异体现了通勤方便性对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北京城市核心区、功能拓展区发展历史悠久、路网密、公共交通发达、发展新区职住平衡强,这都有利于人们更多地选择绿色通勤。生态涵养区就业不足,导致长距离通勤比例高,非绿色通勤占比高。   私家车通勤刚性强,公共交通替代需要系统方案   从通勤弹性看,通勤弹性最低的群体中,62%属于非绿色通勤,主要是私家车通勤,私家车出行的通勤时间均值是43分钟。他们不容易选择替代通勤方式。一方面因为通勤距离长,公共交通通勤时间长;另一方面因为公共交通舒适性、便利性仍然不足。绿色通勤的理念虽然能够被大众所接受,但是对于私家车出行者来说,绿色出行方式还难以替代现有方式。交通出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一方面需要交通参与主体的观念改变,更重要的还是要有更舒适、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推进与绿色通勤相关的基础设施改善对于进一步提升绿色出行比例非常重要。   总之,经过城市布局的不断改善和公共交通的不断发展,北京城镇居民的绿色出行率已经接近规划标准,随着城市发展新区各项功能不断完善,职住更加平衡,城镇居民城市绿色出行率还会进一步提升,北京城市将变得更加低碳、环保、宜居。   绿色出行是一场生产、生活方式变革,是一场全面的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包括更加适合低碳生活的城市空间布局、更加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更加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推动绿色出行,一是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经济杠杆等方式促使城镇居民形成绿色出行习惯;二是要满足居民更高的出行需求,优化提升公共交通的便利度和舒适度;三是推动绿色节能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动绿色交通行业发展,引导居民汽车消费的全面绿色转型。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系)   (原标题:地铁出行比例最高!北京绿色通勤还有这些新特点)   来源:北京日报 | 作者 赵卫华 毕然   流程编辑:u099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