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经典/主题线路

到马六甲来一场中马文化游

  坐落在马六甲海峡一侧的古城马六甲,总是一番热闹景象。即便是在雨季,这里依旧熙熙攘攘。其中不乏慕名而来的中国游客,或漫步于马六甲河畔,或穿行在街市巷弄之间,感受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多元文化交融的独特韵味。   历史上,马六甲是东西方商品交易、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节马六甲的故事,广为人知。如今,历史记忆与现代风貌交相辉映,大批中国游客前来探访郑和遗迹,体验中国文化“出海”的别样魅力。   “小时候学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就像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总想到马六甲看看。”在马六甲郑和文化馆,杭州游客王霖告诉记者,今年恰逢中马建交50周年,免签政策让他能够顺畅入境马来西亚,完成儿时心愿。“历史课本里的故事如今出现在眼前,我真切感受到文化交流如同纽带,加深中马两国之间的联系与理解。”   自去年12月中马两国实施签证互免政策以来,两国人民交流互动日益频繁,跨境旅游从过去的“凤毛麟角”变成如今的“说走就走”,更从以往的“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变为如今的文化深度游。今年前10个月,到访马来西亚的中国游客超250万人次,马方赴华游客达108万人次,实现双向奔赴。   “很多游客不再只是观光旅游,而是进行文化深度体验。”多年来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马六甲郑和·朵云轩艺术馆馆长黄文庆介绍,近年来,马六甲举办许多具有中国元素的文化活动,如推广郑和文化、峇峇娘惹文化以及赛龙舟庆端午等民俗活动。“中国文化‘走出来’,与本土文化融合,吸引大量中国游客前来,深度体验这种‘美美与共’的文化之旅。”黄文庆说。   在以鸡场街为中心的马六甲历史城区,各具特色的骑楼、商铺林立,这里不仅是郑和驻扎马六甲时设立“官厂”的所在地,也是早期华人迁居南洋的落脚点。漫步骑楼间,不时有三两名擎着纸伞、穿着娘惹服饰的游客从记者身边走过。“马六甲的‘小娘惹’文化与中国渊源颇深,我在地理书和电视上都看到过,来到这里旅游,就是想亲身感受一下这份独特的文化。”来自福建的游客李婷说。   峇峇娘惹,是指当时迁居马六甲的华人与当地居民通婚而形成的族群,男性后代称为“峇峇”,女性后代则称为“娘惹”。随着族群不断发展壮大,峇峇娘惹在保留中华传统习俗的同时吸收马来人的文化,形成独特文化体系。在饮食、语言、服饰等方面,峇峇娘惹成为中马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象征。   “越来越多的游客寻找娘惹餐,想亲自尝试。”在马六甲鸡场街的小娘惹餐馆,店主黄露丝向记者介绍,很多游客了解到峇峇娘惹文化后,也想品尝一下娘惹菜的味道。“我是第五代娘惹,特别希望能把正宗的娘惹菜分享给大家。”黄露丝说,“娘惹餐融合广东、福建的烹饪风格和马来西亚的本地特色,味道很特别,甜中带酸、酸里有点辣,很多游客尝过后都还想再吃。”   岁末临近,新春将至,马六甲也将换上新春装扮。谈及明年,颜天禄充满期待地说:“2025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也将是鸡场街连续第35年举办迎新春活动。相信丰富的文化活动将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前来马六甲感受当地的春节氛围。”   (据新华社电 记者王嘉伟、李奕慧)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