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出行攻略

北京800岁斜街“原味”亮相

  走在仿古石砖道上,古槐树影下时而明清风格、时而民国风范的建筑显现,不远处鼓楼静静伫立,无言陈述着老街的历史……经过三年的整治提升,鼓楼西大街东段“稳静街区”于昨日精彩亮相。预计今年年底前,这条有着近800年历史的北京最老斜街将按照“保”字当头的原则,通过“微修缮、微更新”实现有机更新,全部重装亮相,届时将形成独有的景观结构,在大街串起一条“打卡鼓西、漫步斜街”的情景体验故事线。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北京市《核心区控规》批复后首个亮相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将有效助力中轴申遗保护。   拆违先行   建筑修缮呈现不同时代风格   记者了解到,鼓楼西大街整理与复兴计划,通过拆违整治及建筑修缮、交通停车综合治理、中小型电箱改移、多杆合一、步道改造、绿化景观提升等8个方面工作,全面提升公共空间,从而打造“步行优先、林荫覆盖”的“稳静街区”。昨日率先亮相的是鼓西大街甘露胡同以东近800米的东段,沿街而行,诸多建筑经过拆违整治和精心修缮后,正展现出不同时代风格和各时期真实历史信息。   据什刹海阜景街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刘维岩介绍,鼓楼西大街整体以居住功能为主,沿街房屋的修缮工作,以“一户一策”的方式实施渐进式改造,“每一户的改造内容都是在居民、商户广泛参与意见基础上量身定制的。在保护老城肌理、风貌整体协调的原则下,精心保护文物和历史建筑,保留城市不同历史时期有价值的历史信息,显示出北京城市数百年来的发展变化。在街区保护过程中,不是全拆掉再修复,而是谈妥一户修复一户。”   据了解,鼓西大街整理与复兴计划最先从拆违整治开始的。截至今年10月底,共拆除违法建设308处、1.39万平方米,包括多处3-4层严重破坏历史街区风貌的超高建筑;拆除广告牌匾214块,治理“开墙打洞”212处。像鼓西大街61号原徽商故里就拆除了二至四层违建,填堵地下室,按照传统民居规制、材料和做法对一层起脊房屋进行翻建,恢复民居。   风貌管控   进行保护性修缮和恢复性修建   对拆违后的房屋,按照老城风貌管控的要求,区分不同类型和等级,精心开展设计,进行保护性修缮和恢复性修建。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建筑修缮引进的都是具有古建修缮资质的施工队伍,按照老城房屋保护和修缮技术导则,严格把控施工工艺和材料做法,修旧如旧,不少院子还都用上了老砖、老门、老柱子。像鼓西大街111号的院墙就全部用的老砖,“我们对拆下来的老砖抽样进行测试其强度,强度够用就尽量原样再砌上,尽量保留原汁原味。大门也是原来的大门,经过打磨、刷清油再重新安装。”   鼓西大街57号原来是酒吧,沿街面是三个大琉璃落地窗,修缮后墙体后退1米多,同时全部改成灰墙,在内部修缮中,还采用了古建修缮中用到的墩接、小停泥丝缝等工艺。施工时根据柱子糟朽程度,对原有柱子进行墩接或者抽换。同时,根据传统工艺做法修补如意门道,配以雕花砖构件,突出手雕工艺做法,让砖雕更具有立体感。   “整体的风格是灰墙灰瓦,符合中轴线的整体风貌,但又会在细节上体现不同的元素。”鼓楼西大街施工技术负责人宋扬指出,在整条街上,能看到体现不同门第的大门,有象征着生活比较富裕的老百姓的如意门,也有象征商户的蛮子门、几品大员的金柱门以及最普通的随墙门。而有的门板门联上所采用的联字,也根据居民的不同身份而选择,“像鼓西142号,住着的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就用了‘敦行存古风 立德享长年’的门联;125号原先开过私塾,后期要做文创,就采用‘文章移造化 忠孝作良园’的门联,基本考虑到院里的故事。”宋扬说。   还路于民   全面禁停营造优美林荫漫步道   走在新亮相的鼓西东段,道路两侧不再有违法停放的机动车,人行步道宽敞并铺装仿古地砖,步道边设置1.6米宽石材条砖设施带,再加上局部古旧石板,与两侧古色古香的建筑交相映衬,原先那些既挡道又影响美观的电箱也不见了踪影。   据介绍,整治提升涉及交通停车综合治理、电力设施的更新以及人行步道的改造等诸多环节。“重中之重就是要解决久已有之、怨声载道的鼓西大街的停车问题,所以这次统筹考虑,今年9月15日全线实现无违规占用人行步道停车行为,还路与民。”什刹海街道主任毕军东表示。   据介绍,电力设施的更新包括对原有32台大型老旧电力设备进行拆除,整合为具有小型化、美观化及隐蔽化等特点的14台设备,减少近50%。影响人行道、景观的59台中小型电箱位置也进行了改移,基本都被翠竹掩盖着,既让步行空间变得宽敞通畅又不再影响景观。   人行步道的改造包括对因长期占道停车碾压破损的人行步道重新铺装、设置矮护栏、部分树池绿化连通、胡同路口部分路段设置阻车桩,对设置不合理的台阶进行拆砌,拓宽人行步道,增加绿化景观和无障碍设施,使行人漫步其中更加安全、通畅、舒适。   传承文化   让游客更好地体会“鼓西故事”   刘维岩表示,预计今年年底前,这条有着近800年历史的北京最老斜街将完成修缮整治,实现有机更新,形成独有的景观结构:探访一处元代码头、漫步两段古迹高墙、体验四个口袋公园、了解多个历史典故。率先亮相的东段已经可以“窥”得一段古迹高墙、两个口袋公园的真貌了,另一处元代码头和两个口袋公园值得期待。   一段古迹高墙被命名为“红墙映翠”,指的是广化寺外人行道,长约150米,外墙为红墙灰瓦,极具传统古建筑风貌。通过增加绿化和休憩空间,使竹林与红墙相互映衬掩,突出了古迹红墙的历史底蕴。两个口袋公园,一个是谯楼更鼓,位于鼓西大街路口,抬眼就是鼓楼,“这里会成为欣赏鼓楼的最佳观赏点!”刘维岩介绍,另一个口袋公园是竹韵暖阳,位于鼓西大街67号,翠竹成趣,冬日下晒着暖阳,不失休息、聊天的好场所。   记者看到,鼓西大街的行道树以古槐为主,新亮相的东段中,古槐树池或堆以片片树皮,颇有古风;或故意将裸根进行清洁后露出,颇具古韵。“鼓楼西大街全线原有行道树379棵,其中槐树就有372棵,占总数的98%,而二级以上古槐17棵,含1棵一级(300年以上)古槐。所以我们为突出林荫大道形象,在保留原有行道树基础上,还局部实行了树池联通,并适当补栽国槐以形成连贯的林荫空间。”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据悉,下一步,结合街区更新,什刹海阜景街建设指挥部和什刹海街道办事处将推进鼓楼西大街主街面垃圾不落地,未来不再设桶。同时,设置共享单车和电动三轮车电子围栏,规范停车,让游人更好体会“鼓西故事”。明年,与之毗邻的旧鼓楼大街和地外大街也将进一步整治提升,逐一精彩亮相。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