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出行攻略

真实的西游记——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详细路线图

  看了纪录片《玄奘之路》,我真的被玄奘的西行经历震撼了。他孤身一人,踏上丝绸之路,西行!西行!大漠雪山,命悬一线,城堡森林,九死一生,终于到达心中的圣地。从出发到归来,他用了十九年时间,走了五万里行程,到过一百多个国家,简直就是超级驴友啊!   想一想,如今的我们,青藏转一圈,无人区穿越一趟,就自豪地无以复加,相比玄奘的西游壮举,这又算得了什么嘛!别忘了,一千多年前,人烟稀少,没有高速国道,没有世界地图,没有网络可以查信息,他可凭借的,只是道听途说的只言片语。   我有一个想法,要把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西行取经路线整理清楚,那么,先搞清楚几个问题:   西天在哪?   自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开通,古人终于知道在遥远的西方,有西域这片地方,从西域再往西,翻过天堑葱岭(帕米尔高原),就是现在的中亚,一群“斯坦”扎堆的地方。对古人来说,那就是西方的西方,西方的二次方,俨然是天边的存在,故统称为“西天”。   我们看电视剧《西游记》,听得耳朵起茧的一句话“去西天取经”,但取经的目的地并不在有“西天”之称的中亚,而是在印度(天竺),中亚只是路过,随后要折向东南。从地图上看,印度在我国的西南方向,所以,严格来讲,“去西天取经”的说法不确切,应该叫“去西南天取经”。   “西天取经”中的“经”是什么东东?   经就是佛经。   佛教起源于印度,公元前六世纪,释迦牟尼在印度创立佛教,600多年后,公元67年,两位印度僧人用白马驮着佛经和佛像抵达中国,将佛教传入中国。纪念该事件而建的洛阳白马寺,从此成为佛教在中国的祖庭。   当时传入中国的佛经并不齐全,断章取义,对佛法的曲解和误读司空见惯,佛教又分成各派系,相互间争执不下。但能达成共识的就是,在佛学的发源地印度,会有齐全准确的佛经,也就是“真经”。   玄奘是什么人?   玄奘,河南人,原名陈炜,生于隋朝末年,出身名门望族,高祖和曾祖做过北魏的太守,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祖父的官,听起来虽没封疆大吏那般拉风,也算是朝廷高官了,父亲陈慧,隋朝一县令,这家人做官也不知咋回事,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玄奘五岁丧母,十岁丧父,人生无常,家道中落,随兄长来到洛阳,从此踏入佛门。聪慧的玄奘,有良好的儒学根底,记忆力惊人,在佛学世界里,如鱼得水,很快便声名鹊起。   公元618年,隋末动乱,玄奘进长安,并由此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游学生涯,遍访名师,切磋交流,研读各地佛学典籍。   公元625年,玄奘回到长安,此时已是大唐天下。   玄奘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   正所谓学得越多,不懂的也就越多。   玄奘开始思考了:佛的本性是什么?凡人最终能否成佛?对于一个僧人而言,这是一种根源于灵魂深处的迷惘,他一直找不到确切的答案,玄奘明白,他将用一生的时间去解开心中的迷惘,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再加上佛经的不全和争论,于是,玄奘就萌生了去印度取真经的念头。   他取经的目的地就是印度的那烂陀寺院,研究佛法的最高学府,寺院的主持戒贤高僧,传说通晓一切佛法经论。古代中国人去印度,可选择走海路或陆路,海路不发达,大多数人只能走陆路。从长安出发,一路往西,经过西域和中亚才能抵达印度。   国际大背景   大唐初建,在李氏家族的统治下,一个伟大的时代拉开了帷幕。但北方边疆,游牧的突厥人依旧强大,始终是唐帝国最大的威胁,好在强大的突厥分家了,分为东突厥和西突厥,更好的是东、西突厥还不太对付。于是,为了牵制共同的对手东突厥人,大唐和西突厥的关系倒是暂时很友好,这对西行取经的玄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他必须要穿过西突厥控制的广袤领土,从西域、中亚,一直到印度次大陆的北端。   当时,唐帝国正在积蓄力量,处于和东突厥的决战前夜。为了准备与突厥人的战争,帝国实行禁边政策,严禁百姓外出,没有官方命令,任何人不得越境西行。玄奘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僧人,联名上书朝廷,请求西行,遭拒。   心中的理想之火熊熊燃烧,玄奘最终决定铤而走险,寻机偷渡出境。没有同伴,那就一个人走!虽千万人,吾往矣!   总之,我就是要去!   真实版西游记开始了   好了!铺垫得够多了,玄奘该上路了,让我们跟随他的足迹,开始历史上真实的西游记吧:   公元627年秋,刚好是唐太宗李世民上位那一年,玄奘汇入逃荒的人流,离开了长安,时年28岁。这一去,就是十九年!   沿丝绸之路西行,经宝鸡、天水,兰州,一个月后,到达河西走廊的门户凉州(今武威市)。大唐和突厥的战争一触即发,凉州城实行军管,戒备森严,违法越境,如果被抓,“杀”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如何才能走出凉州?这是玄奘遇到的第一难。   正值佛教鼎盛期,凉州的佛教气氛非常浓厚,玄奘设立道场,一边讲经,一边等待机会。作为成名的高僧,信徒众多,大家视其为精神导师,来捧场的粉丝无数,演唱会结束,哦,不!是道场结束后,信徒们布施了大量珍宝财物。玄奘留下一部分旅费,其余的全部捐献给寺院。精通佛法真好!   一个多月后,在凉州僧人的帮助下,玄奘悄悄离开凉州城,继续西行,从此只能隐姓埋名,昼伏夜行。沿着河西走廊,来到了瓜州城,这就是大唐的边境了,再往西,就是西域地界了。瓜州古城,遗址仍在。   瓜城古城遗址   当时的瓜州城,战争气氛更是紧张,如何偷渡瓜州城外的咽喉要道玉门关(唐玉门关旧址与现在的玉门关位置不同),这是玄奘的第二难。玉门内,百草繁茂,玉门关外,黄沙漫漫,夕阳西下,孤独的玄奘,远远注视着玉门关,心中弥漫着绝望…   破城子遗址(专家推测为唐玉门关)   公元627年秋末,玄奘仍然滞留在边塞瓜州。地方官李昌找上门来,拿出一份通缉令,捉拿擅自西行的僧人玄奘。神情威严,不苟言笑的李昌念完通缉令,办完了公事,突然换了一副面孔,满面春风地握着玄奘的双手说:大师见谅!我也是例行公事,我佛慈悲!我不会为难你的,但你得尽快离开,我也只能帮你到这了!原来这李昌也是个虔诚的信徒。(画面是我脑补的)。   一筹莫展的玄奘来到一座寺庙,求佛祖保佑,转机来了!一个叫石槃陀的胡人,请求高僧玄奘为他摩顶授戒,并主动提出帮他偷渡出境。看看吧!在佛教盛行的时代,精通佛法,得是多大的财富和法宝,简直就是“学好佛文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第二天,石槃陀带着一位年老胡人,牵着一匹瘦小的枣红马,和玄奘城外相见。老者说,瓜州以西尽是戈壁和沙漠,迷路丧命的人不计其数,结队的商人也不能幸免,劝玄奘不要西行。但玄奘心意已决,遂把枣红马还给了玄奘,这是一匹识途老马,关键时候,救了玄奘的命。   随后,石槃陀带着玄奘绕开玉门关,从此往西,大漠中还有五座烽火台,有唐军驻守,五烽过后,穿过八百里的大沙漠,才能到达西域的第一个小国——伊吾。   按说这石槃陀被玄奘摩顶授戒,就算是他的徒弟了,这是玄奘的第一个徒弟,是身陷瓜州的玄奘最后的救命稻草,“胡僧”也有“猢狲”之意。所以,一些学者相信,石槃陀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但真实历史上的石槃陀,实在是首鼠两端,莫名其妙,他帮玄奘偷渡越境,并主动提出随玄奘同行,可没走多远,就动摇了。他怕被抓住,受牵连处死,于是就想杀人灭口。在玄奘赌咒发誓绝不出卖他之后,石槃陀才离开。你看看!这个熊样子,哪里像《西游记》中那个顶天立地,天不怕地不怕的大师兄做派嘛?   从此,玄奘就要孤身一人,走向大漠,走向无法预知的未来了。这将是他西行路上最大的挑战,是他最大的一难,其中又包括多少小难,数都数不过来了:干渴、冒险取水、迷路、幻觉、体力衰竭等等,不一而足,纷至沓来。(文/ 唧唧唧老大)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