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卡车来了,私家车何时才能真正解放双手?
11月22日,小马智行宣布,已获得广州首个自动驾驶卡车编队行驶测试牌照,获准在广州开放道路上进行L4级编队自动驾驶测试。
什么是L4级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技术何时能真正大规模普及?
事实上,全自动驾驶正在逐渐成为现实。特斯拉CEO马斯克此前表示,L4-L5级别的全自动驾驶技术可能会在今年稍晚的时候实现。
从科幻片中的场景,到道路上真实可见的无人车,自动驾驶发展正在全面提速,商业化运营驶上“快车道”,真正的无人驾驶即将到来。那么,真正的无人驾驶如何实现?当前自动驾驶处于哪个阶段?
01
什么是真正的“全自动驾驶”?
据悉,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卡车编队是“1+N”形式,一辆自动驾驶卡车可以引领多辆L4级自动驾驶卡车行驶,不仅降低运营成本,同样提高运输效率。目前,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卡车测试里程已经超过300万公里,商业运营里程超过61万公里,货运总重近4万吨。
L4级自动驾驶开始上路,也意味着此前马斯克的推测有迹可循,即L4-L5级别的全自动驾驶技术,可能会在今年稍晚的时候实现。
那么,自动驾驶等级的区别和要求是怎样的呢?
根据工信部《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相关标准,将驾驶自动化划分为0级至5级。
其中,0级—2级指应急辅助驾驶,0级意味着驾驶员需要自行驾驶车辆,而1级、2级为人工操作车辆,系统辅助监管驾驶情况,及时响应和控制。
L3-L5级驾驶自动化才特指自动驾驶,也就是在特定的设计运行条件下,车辆可以替代人类成为驾驶主体,真正让系统帮你开车。
L3级自动驾驶指在一定条件下,驾驶员可以适当接管操作。L4级自动驾驶程度更高,车辆需要驾驶员操作时,不响应也可以将风险化为最小,而L5级自动驾驶则是外界眼中的全无人驾驶,不限制任何行驶条件,车辆可以完全自动驾驶,不需要任何人类介入。
那么,自动驾驶如今发展到什么程度?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
西南政法大学数字法治政府研究院研究员郑志峰表示,目前国内自动驾驶主要是L3有条件自动驾驶与L4高度自动驾驶阶段,相较于之前的L2驾驶辅助有一定进步,但离成熟的高度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距离。
在商用领域,目前,L2+级自动驾驶发展比较成熟,上车覆盖率较高。地平线创始人余凯给出一组数据,30万元以上的中国汽车品牌,80%以上都装备了L2+的高级辅助驾驶,基本成为标配。
那么,针对乱穿马路的“电鸡”,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是否作出调整和优化?
“这本身属于规避碰撞的范畴,车企一般通过提升传感器识别能力、优化算法预测能力来应对,部分车企还可以通过车路协同来解决。”郑志峰称。
02
“全自动驾驶”何时到来?
在L2+级自动辅助驾驶积极“上车”的同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L3级自动驾驶已经实现。
法雷奥中国首席技术官顾剑民表示,L3在行业内全球范围内已经实现,2021年,本田首先在行业内打造L3级别的系统,2022年奔驰的S系列量产车辆搭载L3系统,并从欧洲、美国发展到中国。
顾剑民指出,在一些封闭的场景,比如矿山、港口、物流园区,L4甚至无人驾驶已经实现了。
“越来越多的新车型开始运用自动驾驶功能,预计2025年中国新车自动驾驶渗透率超过60%,2030年之前L3的时代会到来。”黑芝麻智能科技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刘卫红认为,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开始走向成熟。
然而,从技术角度来说,实现全自动驾驶,需要在任何场景和行驶条件下,系统彻底取代人类驾驶员。郑志峰称,根据国标《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全自动驾驶要求系统在任何行驶条件下,都能持续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并自动执行最低风险策略。
尽管自动驾驶在技术层面发展飞快,但适应复杂使用场景的商业化运用,还是一个渐进式落地的过程。与“自动驾驶功能”相比,“具备量产条件”对于真正落地更为重要。在自动驾驶技术概念的实践过程中,商业化落地往往是最困难的一环。
轻舟生态市场与公共关系副总裁霍静认为,无人驾驶落地的时间,和落地的限制、场景相关,乐观估计可能5年以上,稍微不乐观一些,可能需要10年。
“从技术层面来讲,整个自动驾驶技术在过去三年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涌现出来。就量产方面来讲,高等级自动驾驶前装量产车正在进行中,很多在2023年、2024年SOP的车已经开始规划非常高等级的自动驾驶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快的趋势。”他说。
03
大湾区自动驾驶强势领跑
增速全球第一
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智能汽车领域市场份额占比已达到57%,国内智能汽车市场渗透率也已达到总量的26%,增速位居全球第一。2022年上半年,中国汽车高级别辅助驾驶搭载率快速爬升,前装搭载率达到26.64%。
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内自动驾驶发展“领头羊”,已经为全自动驾驶的到来打好了一定产业基础。
陈峰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如今在自动驾驶领域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较早布局自动驾驶领域,如今已经率先进入技术应用加速落地阶段。”
作为自动驾驶试点城市,广州在测试道路、测试规模和类型上范围不断扩大,并在行业监管与运营上日益规范,推动自动驾驶快速增长。
截至2022年6月30日,广州市发布开放测试道路202条,双向里程789公里,覆盖白云、海珠、番禺、黄埔、花都、南沙6个区域。截至2022年8月,广州市向11家企业的19款车型共201台测试车辆发放了测试牌照。
在行业监管上,广州率先搭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实时监管平台”,并在全国率先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运营。
深圳大力推进自动驾驶全面发展,《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规定在特区范围内销售、登记,完全自动驾驶可“无人”,但须在指定路段行驶。到2025年,深圳计划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营收到2000亿元,从政策、法规、应用、载体全面推动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政企协同深化自动驾驶产业布局,领跑全国。今年4月,广汽集团发布了“NEXT”计划,宣布将致力于打造从自主研发、生产到商业化运营全链条的L4出行生态,广汽集团旗下如祺出行构建全开放的L4级自动驾驶运营体系,推动可商业化的自动驾驶产品落地应用,在广州南沙开启有人驾驶车辆与无人驾驶车辆混合运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实现Robotaxi混合运营的出行平台。
根据《广州市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到2024年,广州初步建成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以自主可控为导向的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群,3级(含)以下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新车装配率超过50%,4级自动驾驶汽车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
到明年底,深圳推出“双百示范”工程,即100辆以上自动驾驶出租车和100辆智能网联公交车,打造全国首个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全城开放的示范城市。到2025年底,率先实现“一城千辆”,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采写】南方+记者 拱千舒
【策划】郭小戈 张志超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