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景点百科

百年回望:党的群众路线演进及其经验启示

  作者:张秀阁(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两个一百年目标”交汇时期党情国情,对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阐述。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在党的全部活动中的系统运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在党的百年历程中发挥了独特的历史性作用。梳理群众路线的演进历程,总结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对于夺取新的伟大胜利,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百年演进   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党的群众路线始终贯穿其中。我们党不仅在指导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历史充分证明,能否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只要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能够无往而不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特别注重坚持群众路线,使革命力量由小变大、由弱变强。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强调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广大的群众中去,都必须是不离开群众的,这对建党初期工农运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因为深入到了广大工农群众之中,我们党才能够掀起来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在中央苏区时期,我们党把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落到实处。毛泽东同志指出,要从群众生活的细微之处着手,解决群众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他强调,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更加完善,在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更加成熟,从而使我们党成为全民族反侵略战争的中流砥柱。1943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概括:“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表明党的群众路线在理论上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科学的思想体系。党的七大把“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确立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同时党章把党的群众路线定位为“根本的政治路线”和“根本的组织路线”。正是我们党对群众路线进行了成熟的概括,并转化为全党的自觉行动,我们才能够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我们党执政后,群众路线作为党的革命传统和政治优势,继续得到坚持和发展。党的八大通过党的章程首次写入“群众路线”,进一步提高了群众路线的重要地位。在党的八大《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邓小平分析了群众路线面临的两种严重情况:一是官僚主义,二是宗派主义。他提出党必须经常进行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斗争,经常警戒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对于各级组织如何贯彻群众路线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论述表明我们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在群众工作的实践中作出了新的探索。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得到恢复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群众路线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恢复。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群众的实践智慧,将“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我们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不断深化,并体现在党的指导思想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了群众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并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全局出发,把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放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把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群众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形成了新格局。   人心就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群众工作,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我们党开展的第一次全党集中学习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我们党开展的第一次全党集中学习教育,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目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各种学习教育,使党员干部把群众路线真正装到心里去,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这些重要论述,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时代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进一步升华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深刻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总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独特创造,使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形态具有无限的生命活力。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的任务、特点及要求,代表、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过程。   二、群众路线百年演进的经验启示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从弱小走向强大,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第一,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奋斗历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的科学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新性发展。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对群众路线的内涵、意义、践行路径等作出了新的论述,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   第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政治优势。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得到检验的经验总结,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必然逻辑,反映了党对自身建设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党对国家治理认识的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特别是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最厚重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党的使命之所在、价值之所在、生命之所在。   第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马克.塞尔登在《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一书中,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延安道路”的基本经验归结为群众路线和民众动员。回顾党成立100年来的发展历程,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党的群众路线得到有效执行,党所领导的事业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并得以顺利发展。党100年的光辉历史,就是一部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和带领群众,共同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懈奋斗不断胜利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密切联系群众,这就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战胜各种困难的制胜法宝。   第四,群众路线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金钥匙。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阐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明确提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因此,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建构的人民立场,即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通过完善制度,保证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保证人民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全面贯彻群众路线的制度保障。可见,国家治理体系的实践正是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才能展现出如此巨大的制度优势,才能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从而进一步坚定人民群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信心。   【本文是2020年度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人民观研究”(项目编号:TJKS20XSX-021)之阶段性成果。】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