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景点百科

重磅 | 2019年深圳市居民出行行为特征原来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壹   深圳人口发生了哪些变化?   1、人口密度稳步迈入2.0,原特区外仍然是人口增长的集中承载地。   近年来,深圳人口规模保持持续增长。基于手机信令数据估算,2019年末深圳全市管理服务人口约 1900至2000万人,原特区外管理服务人口占全市比例超过70%,整体呈现“西重东轻”的空间分布特征。      图1 深圳市2019年管理服务人口数量分布   数据来源:深圳交通中心大数据平台   管理服务人口密度高位增长,2019年全市人口密度超过2万/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的街道已经达到23个。随着全市越来越多的片区迈入高密度发展阶段,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引导市民绿色出行,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图2 深圳市2019年管理服务人口密度分布   数据来源:深圳交通中心大数据平台   2、二孩及以上家庭在有孩家庭中占比超过一半,从“一米的高度看城市”,成为打造全民友好出行体验的必然要求。   随着二孩政策全面放开,深圳家庭二孩率由2015年的29.1%快速上升至近年来约50%。家庭户的户均人数持续上升,2019年达到约2.8人/户。未来,家庭结伴出行和儿童、老年人的街道活动日益旺盛,对于街道空间的安全性、包容性等都提出更高要求。      图3 深圳市历年有孩家庭结构   数据来源:深圳统计年鉴      图4 深圳市历年家庭户户均人口数   数据来源:深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深圳市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深圳市2019年交通调查   3、作为国内最年轻的城市,充满着活力和面向未来的憧憬。   结合深圳市2015年人口普查和本次调查数据,2019年居民年龄结构中,20到40岁人口占比为60%。展望未来,深圳仍将保持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和旺盛的城市活力。      图5 深圳市2019年居民年龄结构   数据来源:深圳市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深圳市2019年交通调查   4、“钱袋子”更鼓了,人们的出行诉求正在由基本服务向便捷服务、品质服务转变。   相比2016年,2019年深圳居民学历在本科以上的比例由16%增至25%,个人年收入30万元以上的比例由5%增至15%。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提升带来了消费观念的转变,本次调查中,超过4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为更加优质的公交出行体验买单。      图6 深圳市2016年、2019年居民受教育程度   数据来源:深圳市2019年交通调查      图7 深圳市2016年、2019年人均年收入分布   数据来源:深圳市2019年交通调查   贰   城市交通每天承载了多少人员出行?   1、城市交通每天承载了多少人员出行?   随着人口持续増长,居民出行总量稳步増长,2019年深圳全市居民每日出行总量达3872万人次,其中机动化出行总量1845万人次,相比2016年机动化出行量增长约10%。      图8 深圳居民历年出行总量   数据来源:2016年深圳市居民出行调查、深圳市2019年交通调查   2、各类人群的出行频率有何不同?   2019年深圳居民平均每天出行2.24次。其中,家庭户出行强度达到2.32次/日,高于集体户的1.96次/日。集体户由于更多从事职住距离较近的第二产业,可以通过步行、自行车等方式上下班,因此非机动化出行率相对更高,达到1.40次/日。      图9 家庭户、集体户出行率   数据来源:深圳市2019年交通调查   机动化出行强度与收入水平显著相关。小汽车出行率在10到40万元/年的收入区间快速增长,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模式更加多元、空间范围不断拓展,对小汽车出行的依赖程度也不断提升。      图10 不同年收入群体的全方式、机动化、小汽车出行率   数据来源:深圳市2019年交通调查   由于职住特征、拥车比例等方面的差异,第二产业群体的机动化出行率明显低于第三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且战略新兴产业群体的小汽车出行需求更加旺盛。      图11 不同产业群体出行率   数据来源:深圳市2019年交通调查   3、常见的出行目的有哪些?   2019年深圳居民非通勤出行比例超过50%。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市民出行的目的更加多元,购物、吃饭、休闲娱乐等非通勤出行比例较十年前大幅增长,交通供需矛盾也从工作日高峰时段逐步向非高峰时段和周末、节假日蔓延。满足市民全时段、全目的出行需求,是深圳交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图12 深圳市2019年居民出行目的分布   数据来源:深圳市2019年交通调查   4、绿色出行,您参与了吗?   2019年深圳市绿色交通(包含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已超过78%。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连续成网,轨道线网与常规公交线网的重合由局部廊道向网络拓展。公共交通出行占全方式的比例显著提升,但常规公交占比小幅下滑,亟待加快推进轨道公交两网融合。对于中短距离出行而言,电动自行车更加灵活方便,在市民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13 深圳市2016年、2019年居民出行方式结构   数据来源:2016年深圳市居民出行调查、深圳市2019年交通调查   不同区域的交通出行结构差异化显著。公共交通在跨原二线关出行中发挥主体作用、占比超过60%,小汽车约占37%。在原特区外,第二产业群体较多,职住分布相对均衡,因此非机动化方式占比较高,超过70%。      图14深圳市不同区域的出行方式结构   数据来源:深圳市2019年交通调查。   “原特区外”指起终点都在原特区外 的出行,“原特区内”指起终点都在原特区内的出行,“跨原特区内外”指出行的起、终点,有一端位于原特区内,另一端位于原特区外。   公共交通分担率不断上升。2019年深圳居民机动化出行中公共交通分担率为48%。高峰时段机动化出行的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61%。   (按照2020年7月24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方案》,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中公共交通出行量不包含出租汽车)。      图15 深圳市2019年全时段、高峰期机动化出行方式结构   数据来源:深圳市2019年交通调查   5、如何避开出行高峰期?   常住人口出行早高峰为7到9点,出行量占全天比例为18%,晚高峰出现在18点前后,其中18到19点的出行占比为9%。   流动人口出行时间分布较为均匀,从早8点至晚20点,出行占比在5%到7%之间小幅波动。      图16常住人□、流动人口机动化出行时间分布   数据来源:深圳交通中心大数据平台   公共交通出行时间分布中,地铁早晚高峰最为显著,常规公交的高峰时段集聚程度略低于地铁。地铁早高峰8到9点出行占比达到15%,晚高峰18到19点占比为12%。常规公交早高峰相对提前,从7点开始、持续到9点,晚高峰同样在18点前后。出租车出行时间分布较为均匀、晚上9点后呈现夜高峰,其中22至23点占比最高,约为6%。      图17 公共交通出行时间分布   数据来源:深圳交通中心大数据平台   6、人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岗位内聚、人口外迁的趋势仍在延续。2019年,原特区内外的机动化发生量与吸引量之差已超过 200万人次/日,职住分离进一步加剧。      图18 各行政区机动化发生、吸引量   数据来源:深圳市2019年交通调查   向心交通联系持续增强,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间形成西、中、东三条机动化出行走廊。由宝安区-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组成的西部走廊呈现超强机动化联系,毗邻行政区之间机动化出行量达90万人次/日。其次,在中部、东部发展轴上,福田区-龙 华区、罗湖区-龙岗区、福田区-龙岗区等跨原二线关出行呈现较强联系,日均机动化出行量在50到70万人次之间。      图19 机动化出行分布   数据来源:深圳市2019年交通调查   7、市民每天出行距离有多远,需要花多长时间在路上?   机动化平均出行距离不断上升,达到10.7公里。其中,地铁平均出行距离最长,超过13公里,主要服务于跨组团的长距离出行。其次是小汽车,平均出行距离为11.2公里。      图20 历年机动化出行距离   数据来源:2016年深圳市居民出行调查、深圳市2019年交通调查      图21 各交通方式平均出行距离   数据来源:深圳市2019年交通调查   跨原二线关的公共交通平均出行时长超过60分钟,逼近国际公认的出行时间耐受极限。随着生产生活空间从城市不断向都市圈拓展,长距离出行效率更加需要得到时间的保障。亟需就轨道快线、公交快线网络规划建设等开展深入研究,强化公共交通在服务城市外围圈层长距离、跨组团出行中的竞争力,提升不同圈层市民获取就业机会和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公平性。      图22 城市不同区域的机动化出行时长   数据来源:深圳市2019年交通调查   “原特区外”指起终点都在原特区外的出行,“原特区内”指起终点都在原特区内的出行,“跨原特区内外”指出行的起、终点,有一端位于原特区内,另一端位于原特区外。   叁   结 语   近年来,深圳市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消费结构全面升级,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出行需求更加多元。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的扎实推进、深圳都市圈区域合作日益深化,现代信息技术驱动交通新业态不断涌现,上述发展特征将进一步升级。亟需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动深圳交通的高质量发展,以更安心的空间、更便捷的出行、更包容的服务、更卓越的体验以及更多元的交通方式选择,积极满足深圳市民和全球、全国访 客对未来交通出行的美好憧憬,打造“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城市范例。幸福就在这里,未来值得期待!   本文源自:深圳交通中心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