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景点百科

城市更新“路线图”明确 完善城市更新顶层设计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5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城市更新行动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民生福祉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打造经济新业态的重要环节。《意见》明确了城市更新行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支撑保障举措,勾画出未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路线图”。   中指研究院研究总监吴建钦表示,随着我国城市更新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的引领下,城市更新在稳增长、扩内需、惠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多维度开展城市更新   自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城市更新”以来,我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2024年,全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意见》为城市更新行动提出了新目标,明确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城市更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安全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服务效能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经济业态更加丰富,文化遗产有效保护,风貌特色更加彰显,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为实现这一目标,《意见》提出了八项主要任务,包括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等内容。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意见》提出的城市更新主要任务次序鲜明,由小到大分别包括了既有建筑、老旧小区、完整社区、城市功能、基础设施、生态系统等,脉络清晰。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在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等方面,将“业态升级”“植入新业态新功能”等内容列为“关键词”。   事实上,目前已有城市通过城市更新为老旧城区注入新活力,在存量空间中创造增量价值。   在苏州市姑苏区的十全街,自2024年起通过步行改善、文化赋能的空间改造,打造以人为本的古城保护更新街区。更新改造后,街道流量、经营时长、商户收入显著提升,周末高峰时期人流量翻3倍以上,街道夜间活力延长2小时,店铺客流量和营业额提升30%、部分增长50%以上。   “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改造能够补齐生活消费短板,创新消费场景,有望推动城市文旅业发展,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好、更便捷。”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城市更新在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将成为提振消费、做强国内大循环的抓手之一。   全方位进行支撑保障   在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的过程中,构建城市更新制度框架、为城市更新提供各类要素支持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当前,各地正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全方位查找城市短板问题,确定城市更新重点任务。310多个城市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普遍形成“城市更新规划—单元(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实施体系,部分城市强化精细化城市设计引导。   “近年来,城市更新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难点、堵点,需要顶层设计推动各地创新政策机制。”吴建钦表示,《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完善用地政策、建立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等六项支撑保障措施,全方位开展系统性保障,将有利于打通城市更新开展过程中的堵点。   《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   在李宇嘉看来,城市更新“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这首先要求各地“无体检,不更新”,根据体检发现问题,缺什么补什么。通过健全规划体系和更新机制,能够确保城市更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   《意见》还提出,完善用地政策。具体而言,包括“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和用途依法合理转换”“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鼓励国有土地使用权人按程序自行或以转让、入股、联营等方式更新改造低效用地”等举措。   工业园区化身生态科技园、老旧厂房变身文旅酒店……这些“华丽转身”的背后,都涉及用地规划的调整。   以北京市怀柔区金隅兴发老厂房改造科研楼项目为例,其在改造过程中创新用地政策,项目地块由工业用地调整为研发设计用地,国有企业通过协议出让方式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并实施改造。   “城市更新中补短板、消除隐患、完整社区建设等,都需要增量空间,这就需要用地保障。”李宇嘉认为,这是支撑保障方面的重点。   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   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资金保障是关键。   《意见》在加强支撑保障部分,明确提出“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包括“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支持力度,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支持”“中央财政要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推进相关资金整合和统筹使用,在债务风险可控前提下,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符合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予以支持,严禁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等具体举措。   目前,中央及地方财政已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大力支持。   从中央财政支持角度看,今年4月初,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提出“中央财政继续支持部分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并明确了补助标准和支持范围。   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角度看,专项债券中已有部分资金投向棚户区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5月18日,项目资金用途包括“棚户区改造”的规模今年已达到18247.57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19163.70亿元。   除财政投入外,《意见》还提出,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城市更新,强化信贷支持。完善市场化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资产证券化产品、公司信用类债券等。   李宇嘉认为,《意见》强调“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更新积极性”“鼓励产权所有人自主更新,支持企业盘活闲置低效存量资产”。在物业产权归属明晰的情况下,调动产权人改造的积极性,按照产权人的需求推进改造,解决痛点,改造效果才能得到提升。   吴建钦表示,下阶段,各部门及各地有望进一步出台更多细化的支持性政策,合力推动我国城市更新进入多效益统筹、多模式创新、多机制支持、多要素保障、多主体参与的高质量发展期。   (文/张芗逸 韩昱)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