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景点百科

腾讯悄然杀入“出行服务”市场

     本报记者 李静 北京报道   在百度、高德、美团之后,腾讯也亲自加入了出行大市场的战局。   近日,在微信九宫格内的“交通出行”中,腾讯正在测试一个全新的打车功能“出行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出行服务进行线上叫车,目前该功能排在微信“交通出行”板块的第一位。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腾讯出行服务功能还处于灰色测试阶段,主要依托微信生态,开放性接入合规的出行服务商,与出行服务商一道为用户提供聚合出行服务,并非腾讯亲自做打车服务。   对于相关采访,截至《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稿时,未获得来自腾讯的回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腾讯出行服务开启内测没过多久,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就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撤销了原智慧空间产品部和交通平台产品部,新成立了地图产品部和数字孪生产品部。其中,新成立的地图产品部主要负责面向C端用户的腾讯地图和出行等业务;数字孪生产品部主要负责搭建面向B端的生产空间、道路、园区和建筑等领域的数字孪生底座和应用产品。   以聚合平台入局网约车市场   在微信九宫格内的“交通出行”中,第一个就是“出行服务”,腾讯出行服务的首页正是最近正在测试的打车服务,用户输入上车地点和下车地点即可呼叫网约车。   根据“腾讯出行服务”公众号显示,腾讯旗下出行服务平台主要提供加油、油卡充值、违章查缴、洗车、保养、公交地铁等多种出行服务。7月12日晚,“腾讯出行服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旗下打车服务已于3月上线,目前已覆盖全国100多座城市。同时,腾讯出行对用户提供补贴,其中新用户最高优惠为两张8元券,老客户最高优惠为5元常规券。   据了解,此前,腾讯出行服务曾在广东部分地区与“如祺出行”合作,推出打车服务。此次,腾讯出行服务接入的打车服务商明显增多,且能够打车的城市也在增多。目前,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多个一二线城市的用户已可使用该服务。   腾讯出行服务的打车功能目前采用的是聚合模式,已经接入曹操出行、阳光出行、首汽约车、T3出行等多个打车平台,提供经济型、优选型、舒适型三种服务。目前在北京地区,有曹操出行、阳光出行、首汽约车提供出行服务;在武汉地区,有曹操出行、阳光出行、T3出行、万顺叫车、首汽约车提供服务,用户可以勾选多个服务商同时呼叫网约车服务。   以聚合模式进入网约车市场的,腾讯并不是第一个。近期,华为也对外宣布推出聚合模式的打车快应用“Petal出行”,目前“Petal出行”也处于众测阶段,在华为应用市场尚未上架。而更早的网约车聚合平台还有阿里旗下的高德地图、百度旗下的百度地图、美团等。   对于采用聚合平台模式,百度地图方面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2016年之后,网约车市场呈现‘一超’格局,大型运力供给相对固定,但中小运力相对分散,司乘交易效率较低。聚合中小运力,可以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快、更好的叫车体验。”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工业品、制造业和汽车业务主席刘湘平对记者指出,网约车行业有三个抓手:第一是运力提供,有多少个司机在这个平台,平台怎么去管理这些司机;第二是算法平台,如何用技术手段匹配运力供给,做出相应的路线规划;第三是用户端的流量。   早期的网约车竞争中,这三个抓手各大网约车平台都在做。随着拥有流量的聚合平台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小平台出现,战略方向更加专注于运力提供,甚至可以将部分算法交给聚合平台。流量则可以依托各大聚合平台,包括美团、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   对网约车聚合平台来说,聚合模式不需要介入重资产的运力提供端,只是负责流量和算法,是一种轻资产的运营模式。对运力提供商来说,多接入一个聚合平台意味着多了一个流量渠道。   例如,在北京地区,曹操出行、首汽约车、阳光出行除了接入到腾讯出行中,同时也接入了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美团的打车服务中。   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国共有277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3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453.0万本、车辆运输证183.7万本,环比分别增长3.1%、4.3%。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6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63568.5万单,环比上升20.7%。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对记者表示:“从6月份的数据来看,平均每天就有两千多万个出行订单。腾讯和华为入局出行市场,主要是因为大家认识到网约车市场本身体量非常大,并且市场还在不断地延展。”   To C同时兼顾To B   从流量的角度来看,微信坐拥超10亿的用户量,是一个巨大的流量池,腾讯出行以此为抓手进入网约车市场有较大的流量优势。   纪雪洪认为,腾讯进入出行市场对行业里面的玩家会有一定的冲击。“腾讯有强大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同时消费者信任且熟知腾讯,加上腾讯本身的支付体系非常完整,所以我认为腾讯出行有非常大的机会。”   但对网约车平台来说,除了流量之外,运力提供也非常重要。如果用户在某一个平台打不到车,自然就会转战其他平台。   记者以相同的出发点和目的地进行搜索,目前腾讯出行在北京地区接入了3家运力服务商,有7种车型可以提供经济型、优选型、舒适型3种服务;高德地图在北京地区接入10家运力服务商,有48种车型提供特价车、经济型、出租车、优享型、品质专车、六座商务、豪华型7种服务;百度地图在北京地区接入了6家运力服务商,有18种车型可提供快车、出租车、专车、七座车和豪华车5种服务;美团在北京地区接入了5家运力服务商,共有18种车型提供经济型、舒适型、六座商务和豪华型4种服务。   对比可以发现,目前腾讯出行打车接入的运力服务商相比其他聚合平台还较少,接入的服务车型也较少。由于目前腾讯出行的打车服务还处于测试阶段,未来是否会接入更多的运力服务商和服务车型,仍有待观察。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就在腾讯出行服务开启内测后不久,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进行了组织架构的调整,撤销了原智慧空间产品部和交通平台产品部,新成立了地图产品部和数字孪生产品部。其中,新成立的地图产品部主要负责面向C端用户的腾讯地图和出行等业务。   纪雪洪对记者指出:“腾讯出行服务数据一方面可以服务于C端的地图产品部,另一方面底层技术也能服务于B端的数字孪生产品部。”   从组织架构上也可以看出,此番新成立的腾讯地图产品部和数字孪生产品部均隶属于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是腾讯于2018年成立的,是负责To B业务的部门。   地图服务除了能提供出行服务之外,在产业上也有非常多的应用。在去年年底的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发布了“腾讯智驾地图”,将普通导航地图、高精地图、ADAS地图合并到了一张地图上。在智能驾驶快速普及的今天,腾讯智驾地图能让人车共驾变得更加流畅,并一定程度上减少过程中人工接手的频次。   据悉,腾讯智驾地图原定于今年第二季度批量搭载新车上市,但因上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车企本身的生产节奏,目前智驾地图项目仍在正常推进中,预计在今年下半年会搭载新车量产上市。   此外,在今年2月,造车新势力蔚来披露了和腾讯的高精地图合作计划,将合作研发高精地图,集成到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的数据闭环的框架中。   地图除了可以应用到大出行产业之外,背后的定位技术、地理信息、导航技术等还可以应用到农林牧副渔等多种产业领域。   武汉久违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国家测绘乙级资质的公司,利用北斗通信卫星和地面通信打造了北斗物联技术框架,构建了一些北斗行业应用,目前已经应用到电力、能源、城市轨道、林业、水利、海洋等多个领域。   武汉久违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陈超对记者举例解释道:“例如我们开发的地质灾害应急测绘信息管理平台,融合了北斗的数据、GIS地图(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道路交通数据、车辆数据、应急物资空间数据作为基础支持数据,当有灾害发生时,再结合现场状况数据,包括气象、地灾数据及现场实时音频数据,利用AI、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结合应急处理方案可以提供救援处置和路径规划,指导有关方面开展应急工作。”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