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景点百科

“非通勤出行”占六成 《2021年成都市绿色交通运行特征研究报告》发布

  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2021年,成都人“最爱”的出行方式是什么?“5+1”城区的市民都在往哪里走?比起前几年,市民们使用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共享单车的特征变化是什么?      “5+1”城区与“7+1”城区的定义   11月11日晚,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了《2021年成都市绿色交通运行特征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了成都人2021年的出行总量、出行目的、出行效率、出行场景等。以上的问题,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      研究对象   出行总数据   出行总量:“12+2”城区出行总量持续上升,“5+1”和“7+1”占比各半   2021年,成都市“12+2”城区范围内日均出行总量约3611万人次,较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上升8.45%和2.63%。   “5+1”城区日均出行总量约1784万人次,占“12+2”城区范围内日均出行总量的49.4%,“7+1”城区日均出行总量占比为50.6%。      2019年-2021年   “12+2”城区日均出行总量变化   出行分布:“5+1”城区之间的联系持续加强,高新南区聚集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1年,“5+1”城区之间相互联系的日均出行总量约1314万人次。   在1314万人次/日出行量中,“5”城区与高新南区联系的日均出行总量占比为14.8%,较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上涨4.3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      2019年-2021年   “5+1”城区之间联系强度变化情况   出行目的:居民“非通勤出行”占比上升,出行目的更加丰富多元   2021年,“5+1”城区范围内居民的“消费娱乐出行”和“游憩休闲出行”等“非通勤出行”需求占全天出行总量的比例为60.6%,较2019年上涨4.2个百分点。      “5+1”城区出行目的占比变化情况   出行结构:受疫情影响,公交(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占比下降1.1个百分点,小汽车(含网约出租)占比上涨0.5个百分点      2019年-2021年   “5+1”城区出行方式结构变化情况   出行效率:绿色交通出行距离增加,但出行时耗下降,出行效率提升6.23%   2021年,市民绿色交通全天平均出行距离不断增加,但全天平均出行时耗稳步下降,表明“5+1”城区绿色交通出行效率得到提升。2021年绿色交通全天出行平均速度较2020年和2019年分别上涨12.8%和6.23%。      2019年-2021年绿色交通接驳换乘变化情况   出行方式数据   轨道交通:客流总量上升12%,运行效率上升5.4%,“轨道聚人”功能逐渐凸显   2021年,“5+1”城区范围内轨道交通年日均客流总量约为343.1万人次(505.1万乘次)。   居民选乘轨道交通平均出行距离为12.11公里,略高于2020年的11.98公里。但居民选乘轨道交通平均出行时耗由2020年的31.4分钟下降至30.8分钟,轨道交通整体运行效率较2020年提升5.4%。      2019年-2021年   居民选乘轨道交通平均出行距离和出行时耗   常规公交:进入“与轨道协同”的新平衡阶段,多模式公交线路“各司其职”   2021年,“5+1”城区范围内常规公交日均客流总量约为223万人次(274.14万乘次),较2020年下降约4.4%。   受轨道交通线路新增影响,2015年-2021年间常规公交日均客流量总量持续下降,2020年轨道交通日均客流量超过常规公交,“5+1”城区居民公共交通出行进入“轨道时代”。   近年来,常规公交日均客流总量的下降曲线斜率逐步趋缓,表明在“轨道时代”,常规公交客流进入“适应平衡”的新阶段。      2015年-2021年,“5+1”城区范围内   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日均客流量变化情况   共享单车:满足公交“最后一公里”接驳仍是主要目的,通勤、游憩骑行需求增加明显   2021年,“5+1”城区范围内共享单车接驳公共交通(含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日均骑行总量约为102.7万人次,较2020年略有上涨。相关数据表明,用于公共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接驳仍是居民选用共享单车的主要目的。   受疫情个人防护和公园城市建设影响,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在通勤和公园游憩出行中骑行共享单车,占共享单车日均骑行总量分别为21.4%和18.4%,较2020年均有所上涨。      2019年-2021年   共享单车“接驳”骑行特征变化   车行交通:路网整体拥堵情况有所缓解,但通勤时段部分进出城干道拥堵加剧   2021年,道路全天平均拥堵指数和通勤高峰时段拥堵指数分别为1.42和1.70,均低于2020年的1.45和1.72。   在通勤早高峰时期,部分联系“5+1”城区与“7+1”城区的进出城干道拥堵指数较2020年上升4.2%。      “12+2”城区范围内   路网通勤高峰时段拥堵指数   出行场景数据   通勤出行场景   总体情况:通勤出行总量上涨2.3%,通勤效率提升5.6%   出行结构:轨道交通主导地位持续提升,占比通勤总量比例增至22.4%      “5+1”城区通勤特征变化情况   商圈出行场景   总体情况:商圈消费出行总量上涨约10%,商圈客流吸引范围不断扩大   世界级商圈:轨道交通的直达服务,为世界级商圈注入更多人气活力   家门口商圈:社区巴士的覆盖服务,守护着社区“家门口”的人间烟火      2019年-2021年   各商圈客流吸引半径变化情况   公园出行场景   总体情况:环城生态公园成环引爆全民公园休闲热情,游憩总量上涨13%   大型公园:居民以小汽车出行为主,常规公交覆盖程度有待提升   小型公园:慢行为主导,同时社区巴士匹配满足着居民日常游憩的出行需求      2021年环城生态公园骑行流量分布   旅游出行场景   总体情况:游客出游总量增长93.81%,六成游客选乘小汽车前往景点   直达景点的轨道交通新线对景点热度提升效果较为明显      直达景点的轨道交通新线   助力沿线景点客流增加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