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经典/主题线路

2021 年中国旅游市场分析报告

  文|迈点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旅游业逐步恢复,旅游企业生产经营向好,旅游业投资保持恢复势头。在疫情控制向好的大背景下,复苏仍是行业的主题,2021年,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进程加快;国内旅游市场有序恢复,假日旅游有力带动全年旅游消费;局部地区旅游热度不断攀升,其中西北旅游成为区域旅游经济中的一大亮点;我国人均出游花费不断增长,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增速较快。   一、 国内旅游市场数据分析,国内旅游人次   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新冠疫情影响旅游业的第二年。国内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成果,伴随疫苗普及,虽然存在局部地区疫情反弹压力,整体呈现有效控制态势,旅游市场稳企复苏。2020年首年受突发疫情影响,旅游业呈断崖式下降,2021年相比上年旅游业有所恢复,但是还未恢复到疫情之前。从国内游客人次来看,2020年,国内旅游人数28.7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减少30.22亿人次,同比下降52.1%;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32.4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3.67亿人次,同比增长12.8%,恢复到2019年的54.0%。   从各季度国内旅游人数情况来看,国内旅游呈现分季度降幅收窄趋势,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同比2020年来说,旅游业恢复情况更好一点,2021年下半年国内疫情零星散发,且首次出现奥密克戎,让原本旅游业旺季的暑期因疫暂停,第四季度为旅游业的淡季,国内旅游人数相比其他季度更少。   从城乡划分来看,城镇居民是我国国内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其中,2021年城镇居民出游23.42亿人次,较上年增加2.77亿人次,同比增长13.4%,占旅游总人次的72.15%;农村居民出游9.04亿人次,较上年增加0.9亿人次,同比增长11.1%,占旅游总人次的27.85%。   国内旅游收入   2020年,国内旅游收入2.2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5万亿元,同比下降61.1%;2021年,国内旅游收入2.9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69万亿元,同比增长31.0%,恢复到2019年的51.0%。   其中,2021年城镇居民旅游消费2.36万亿元,较上年增加0.56万亿元,同比增长31.6%,占旅游总收入的81.2%;农村居民旅游消费0.55万亿元,较上年增加0.12万亿元,同比增长28.4%,占旅游总收入的18.8%。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村居民的出游率和旅游消费在稳步提升,是国内旅游发展的重要潜在市场。   从国内旅游人数及收入同比增速来看,2019年以前,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速高于国内旅游人数同比增速,2020年,出现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速低于国内旅游人数同比增速,主要原因是疫情爆发初期,几乎全国停工停业,经济下行压力空前加大,但是下半年随着疫情影响渐消,居民压制已久的出行需求有望逐渐释放,出现“人多钱少”情形,2021年又恢复至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速高于国内旅游人数同比增速,说明2021年国内旅游市场有序复苏,但旅游经济的回弹幅度低于预期。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作用,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大小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观察的重要指标。自2016年以来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例逐年攀升,2019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6.72%,较2018年增长了0.23%,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滑明显,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2.19%,较2019年减少了4.53%,2021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2.55%,较2020年增长0.36%,国内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成果,伴随疫苗普及,虽然存在局部地区疫情反弹压力,整体呈现有效控制态势,旅游市场稳企复苏。   人均旅游消费   2020年,国内人均每次出游花费774.14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8.8%;2021年,国内人均每次旅游消费899.2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5.14元,同比增长16.2%。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每次旅游消费1009.57元,较上年增加139.32元,同比增长16.0%;农村居民人均每次旅游消费613.56元,较上年增加83.09元,同比增长15.7%。   部分地区旅游市场情况   北京: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2.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8.8%;实现旅游总收入4166.2亿元,增长43.0%。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5亿人次,增长38.9%,国内旅游总收入4138.5亿元,增长43.7%;接待入境游客24.5万人次,下降28.2%,国际旅游收入4.3亿美元,下降10.4%。   江苏: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7.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9.6%;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1672.7亿元,增长41.5%。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61.9万人次,下降19.7%。其中,外国人39.8万人次,下降23%;港澳台同胞22.1万人次,下降12.9%。旅游外汇收入11.4亿美元,下降31%。国内旅游快速增长。接待国内游客7.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9.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593.9亿元,增长42.5%。   山东:2021年接待游客7.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8278.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6%和37.5%。国家A级景区1193家,其中,5A级景区13家。星级饭店492家,旅行社2729家。文旅促进消费取得新成效,发放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券1.5亿元,新增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6个、第二批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试点市3个,国家级文旅消费试点市达到7个。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7个,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60个、景区化村庄285个。   青海:2021年,该省接待游客3973.42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349.9亿元,同比增长20.7%。同时,该省新增3A级以上景区32家、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乡镇3家、重点村5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45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5家、旅游休闲街区17家、全域旅游示范区4家,20名乡村旅游能人获国家支持。推出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让游客在丰富活动中感悟红色文化。   河南:2021年,河南省游客接待量达7.9亿人次,恢复到2019年的8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79亿元,恢复到2019年的63%。其中,新项目新业态增强发展动能,“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银基动物王国、冰雪大酒店等精彩亮相,成为河南文化和旅游新名片。中国节日“奇妙游”火爆出圈。   吉林:吉林省全年接待游客2.11亿人次,同比增长37.55%,恢复到2019年的85.33%;实现旅游收入3274.83亿元,同比增长29.54%,恢复到2019年的67.14%;恢复幅度分别高于全国18个和14个百分点。   上海:全年接待国际旅游入境者103.29万人次,比上年减少19.7%。其中,入境外国人56.67万人次,减少31.7%;港、澳同胞19.16万人次,增长25.0%;台湾同胞27.46万人次,减少9.3%。在国际旅游入境者中,过夜旅游者102.69万人次,减少1.4%。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9382.21万人次,增长24.5%,其中外省市来沪旅游者14228.28万人次,增长20.2%。全年入境旅游外汇收入35.85亿美元,减少5.0%;国内旅游收入3536.53亿元,增长25.9%。   二、2021年国内节假日旅游统计情况   2021年清明、五一小长假旅游热度攀升。2021年清明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02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4.6%,恢复至疫前同期的94.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71.68亿元,同比增长228.9%,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6.7%;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从OTA数据来看,以旅游为出行目的酒店预订量大幅上升。目前清明假期国内机票预订量已经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同比去年增长4.5倍,成都、上海、三亚成为酒店热度最高前三城市。今年五一假期连休5天落地,携程机票搜索量迅速攀升,4月30日-5月5日酒店订单较2019年订单量增长53%。小长假天数增加带动旅游出行消费边际效应大增,国内游预计呈现上涨态势。从出行方式来看,清明、五一期间自驾游、中短途游仍是消费者出行热门选择;从细分市场来看,私家团、高星酒店等高品质产品逐渐成为消费者出行首选。   2021年国庆小长假旅游热度较上半年有所下降。受天气和局部地区疫情反复影响,2021年国庆假期中远程旅行需求未能充分释放,旅游客流仍主要集中在省内,以短途游为主。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10月1日至7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减少 1.5%,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0.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890.61亿元,同比减少4.7%,恢复至疫前同期的 59.9%。据文旅部报道,国庆期间,49.1%的游客选择省内跨市游,比去年提升 4.1%;88.3%的游客出游距离在300公里以内:选择自驾出行游客达到了55.8%,比去年提升10.0%;游览城市周边乡村、郊区公园的游客比例分别为28.9%、25.8%,分别比去年提升4.6%、5.7%。   以国庆假期为例,从各省接待游客以及旅游收入来看,四川省一马当先,黄金周期间接待游客6782.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9.04亿元,按可比口径比较,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9.95%和95.97%,较2020年同期分别增长29.85%和21.41%。此外,江苏、江西国庆假期旅游收入均超400亿元;河南、贵州紧随其后,位于“300亿元梯队”;浙江、广西、上海、广东排序稍后,位于“200亿元梯队”;另有辽宁、云南、北京、吉林、甘肃5省份国庆旅游收入超100亿元。按游客接待量统计,四川、河南、江西国庆期间均接待游客超6500万人次,合计约2.00亿人次,占国内旅游出游总人次的比例达38.83%!贵州、广东、江苏、广西也是“游人如织”,游客接待量均在3000万人次以上;浙江、辽宁、云南、上海、甘肃、吉林、福建7省份游客接待量均超千万。   以国庆假期为例,从具体景区客流情况来看:1)自然景观类景区:10月1日至7日、峨眉山风景区、乐山大佛风景区等客流基本恢复至疼前同期水平,黄山风景区、杭州西湖景区等客流恢复至疫前同期的七成左右。张家界各重点景区客流恢复至疫前同期的四至五成。2)演艺类景区:宋城演艺国庆7天各大千古情等主秀演出229场,恢复至疫前同期八成以上: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其中散客占比83%:营业收入约1亿元,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5%,其中源自散客的收入已基本恢复至疫前同期水平。3)环球影城:环球影城对旅游的带动作用显著,国庆期间,北京外来消费增长超15%。国庆期间,北京环球度假区延长营业时间、增加演出频次,平均单日入园人数超2.5万人次,其中外省市购票游客约占五成:同时,北京市文旅局推出10条“环球度假区+”主题游线路,放大环球度假区溢出效应。据银联大数据显示,外来游客在京商品消费金额增长16.3%,住宿、文化娱乐类消费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7.5%和18.6%。   三、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   疫情进入第三年,疫情依然是左右旅游业复苏的关键因素,今年的旅游业开局并不乐观,但是旅游消费和休闲度假等弹性需求将会进一步的释放。中国旅游研究院出游意愿专项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居民旅游意愿为85.32%,同比增长3.15%。这意味着旅游需求的基本面还在,并稳步恢复至疫前水平。受流动性管控政策影响,近程与本地游需求进一步增长。从搜索量、预定量、关注度等先行指标来看,高品质的微旅行、宅度假和文化消费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高频低价仍是主流需求。近程、散客、休闲、体验成为主体,研学、自驾、旅游专列、宿营等产品需求旺盛。   近期,世界旅游组织表示,预计2024年全球旅游业才能完全恢复至疫情暴发以前的水平。而此前,该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宣称,全球旅游业最有可能在 2023 年之前恢复到大流行前的水平。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 2022年国内旅游人数39.8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8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27%,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近七成。预计2022年出入境旅游人数将同比增长2成,恢复至2019年的25%左右。长期来看疫情倒逼行业内部洗牌,减少供给,疫情基本受控后需求恢复作用下行业景气度有望加速上升。疫情仍将是新一年里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最大变数,但复苏向上的进程不会停止,创新发展的势头不会减弱。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