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景点百科

交通运输碳排放及绿色发展现状

  原创 HGFI 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 收录于合集 #绿色产业研究 18个   文章字数:2253 阅读时长:20分钟   文丨姜波   交通运输领域是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与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领域之一,降低空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搞好交通运输的绿色低碳发展,是双碳目标下的国家长期战略。   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概况   据估算,交通领域作为最大温室气体与空气污染物排放源之一,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5%,并保持持续增长。   在我国,能源供应、工业、建筑和交通运输是四大重点碳排放行业,其中,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量大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0%。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私人汽车的进一步普及,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也快速增加。国际能源署(IEA)统计数据显示,1990-2021年,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量从9400万吨增至9.6亿吨左右,增长9倍。   按照欧美发达国家发展历程来看,完成工业化后,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一般会占到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1/3左右。预计,随着人均GDP的不断增长,我国交通领域的碳排放会保持较大的增长压力。   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特点   交通运输领域不同运输方式的碳排放总量差异明显,其中公路运输碳排放量最大,碳减排压力也最大。   从排放总量来看,公路运输碳排放总量绝对领先。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公路运输是交通领域碳排放的重点,碳排放量占交通领域碳排放总量的87%,水路运输和民航运输排放量占比相近,为6%左右,铁路运输碳排放量占比最低,不到1%。公路运输中,重型货车和乘用车排放量占比排名靠前的两位,占比分别为54%、33%。   从单位周转量能耗来看,公路运输单位能耗位居首位。有研究显示,我国铁路、水路和公路运输单位周转量能耗比约为1∶0.7∶5.2,碳排放比约为1∶1.3∶10.9。   总体来看,相较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面临着更大的减排压力。   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现状   我国交通运输统计口径通常分为公路、铁路、水路、民航及管道五类,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全年我国货物运输总量515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231744亿吨公里。   表1 2022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占比   可以看出,公路、水路运输是货物运输的主力,占货物运输总量的72%、17%,占货物运输周转量的30%、52%。其中,公路以散货中、短途为主,水路以大宗货物长途为主。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56亿人次,比上年下降32.7%。旅客运输周转量12921亿人公里,下降34.6%。   表2 2022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可以看出,旅客运输总量上,铁路和公路为主,占比分别为29.9%、63.5%;旅客周转量上,铁路和民航为主,占比分别为50.9%、30.3%,公路排第三,占比为18.6%。公路以中短途旅客为主。   交通运输领域绿色发展   针对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特点,《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提出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主要从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和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入手。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27号)进一步提出,交通运输发展模式更可持续。交通运输领域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形成,铁路、水运承担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比例稳步上升,绿色出行比例明显提高,清洁低碳运输工具广泛应用,单位周转量能源消耗明显降低,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建设比例显著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持续提高,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从调结构、清洁化、低能耗、绿色化四个方面不断推进交通运输领域节能降碳,尤其是公路领域的碳排放。   根据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特点和交通运输市场格局来看,公路运输是未来碳减排的最重要领域,公路运输领域主要碳排放又主要集中在重型货车和乘用车两种类型上,占比分别为54%、33%。乘用车领域,我国新能源车市场规模世界第一,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重型货车领域,甲醇燃料重型货车也逐步具备商业竞争力。   在城市货运配送领域,2017年12月26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的通知》(交办运〔2017〕191号),开展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截至目前,交通运输部共开展了三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工作,将77座城市纳入示范工作,命名天津市等16个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较好地实现了降低城市地区货物运输的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的目标。   原标题:《交通运输碳排放及绿色发展现状》   阅读原文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