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透”无锡|透过数据看无锡市交通特征(一)——居民出行篇
为掌握无锡交通出行特征规律,提高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无锡市自然资源规划局于2020年启动综合交通模型建设工作,旨在构建一个智囊型数据模型应用平台,持续为城市交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量化的分析评估支撑。
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是模型建设的核心工作。本次采集了23项统计数据/资料、11项大数据和5项交通调查数据,于2021年完成数据融合分析校核,形成了居民出行、流动人口出行、对外客运、公共交通、道路交通、货运交通等多项专题数据库,为交通模型构建和多项规划建设决策提供了扎实的支撑。
本篇主要从出行总量、活动轨迹、出行方式、出行时耗等方面剖析无锡居民出行的行为特征。
◈ 居民日出行超千万次
无锡市区居民工作日平均出行次数为2.66次/人·日,市区日均出行总量约为1053万人次。 无锡交通系统每日承载了超千万人次的居民出行,主城区出行密度较高。
△居民出行密度分布图
◈ 多样而恋家的活动轨迹
无锡居民的活动轨迹呈现多样性。本次从4万人的调查样本共提取了900种活动链,对活动类型(工作、上学、购物、文娱等)进行归并后,仍有上百种活动链模式,排名前30的活动链频率分布如下:
△居民工作日活动链频率分布图(部分)
注:图表中活动类别字母含义H(家)、W(工作地)、S(购物娱乐)、C(接送人)、B(商务出行)、O(其他)
典型活动轨迹占比较高。居民一日活动轨迹中,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家-工作-家”、“家-生活购物-家”和“家-上学-家”,分别占到总体活动轨迹的38%、34%和8%,体现了“勤劳、顾家”的锡式文化特征。
各行政区中, 锡山区通勤出行比例最高,基家通勤和基家上学比例分别达到41%和8%。 梁溪区基于家的非通勤出行比例最高,达到出行总量的50%。各区非基家出行比例基本相当,在7%~10%之间。
△各区域出行目的结构
◈ 偏爱绿色出行
市区居民超过三分之二的出行采用绿色交通(含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非机动车、步行、私家车是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分别占到居民出行的31%、29%和26%。
△无锡市区居民出行方式构成
注:一次出行中的常规公交及地铁换乘不重复计数。
分目的出行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商务/公务出行近90%采用机动化的出行方式,且私家车比例高达70%;接送人、生活购物则以步行和非机动车为主;上班出行非机动车和私家车比例均高于平均水平,合计占到出行总量的77%。
◈ 幸福出行在路上
无锡居民平均出行距离约5.2公里,平均出行时耗约26分钟。
居民工作通勤出行平均距离约为6.7公里,平均出行时耗28分钟,近70%的通勤出行时耗在30分钟以内。与一线城市具有相当比例60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相比,无锡居民通勤出行可谓“幸福感满满”。
△居民各目的平均出行距离
△通勤出行时耗频率分布图
◈ 早晚高峰出行为主
居民出行时间分布在一日内呈现两个高峰,超过一半的出行集中在早晚高峰,且早高峰相比晚高峰更为集中。其中,就学出行在所有出行中高峰峰值最高,早高峰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无锡人的“夜生活”开始和结束均比较早,在19:00-21:00出现一个小高峰后,迅速下降至2%以下。
△无锡市各目的的出行时间分布
下 期 预 告
本次调查成果对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无锡交通运行特征,提升城市交通决策管理水平奠定了扎实的数据基础。下期我局将从职住关系、出行联系等方面进行无锡市交通空间结构特征专题分析,敬请期待。
来源:无锡自然资源和规划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