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经典/主题线路

景区提质见实效 “诗与远方”更美好

  “十年来,文化和旅游部主动适应游客旅游消费多样化需求,推动旅游景区提质增效升级。5A级旅游景区数量由2012年的144家增加到2021年的306家,中高等级景区比例大幅提升。”今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如是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和旅游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全国旅游景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持续丰富产品,用心塑造品牌,全面提升服务,推动旅游景区健康可持续发展。据统计,2012年至2019年,景区游客接待量由29.26亿人次增至64.75亿人次,年旅游收入从2898.93亿元增至5065.97亿元。   产品业态不断丰富   十年来,全国A级旅游景区数量从6042家增至14332家,业态从传统观光型延伸至演艺旅游、夜间旅游、营地旅游、研学旅游等,各类景区主动顺应旅游消费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趋势,持续释放资源潜力。   在深化产业融合、推动产品创新方面,旅游景区取得了明显成效。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乌镇古镇旅游区积极打造多元业态,从单一的观光型景区发展成为文化型古镇旅游景区。新疆那拉提景区持续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引入低空项目、影视文化等业态和产品,不断满足市民游客多元需求。   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各地景区各显其能。依托地域文化、区域特色、民俗风情,通过实景演出、独立剧场、文艺表演等形式,打造“印象”“千古情”“又见”等系列演艺项目,推出“魅力湘西”“宏村阿菊”等演艺类旅游产品,满足了游客对充实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   为开发夜间市场,不少景区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创作,举办主题灯会、音乐节、光影秀等节事活动。如“故宫上元夜”“大唐不夜城”等,通过创新“夜景”“夜演”等模式,为旅游景区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为适应自驾与自助旅游市场新需求,一些旅游景区打造房车营地、帐篷营地、自驾营地,丰富了产品体系,拓展了发展路径。   十年间,国际知名主题公园的引进和本土品牌主题公园的快速发展值得关注。如上海迪士尼、北京环球影城、乐高主题公园等国际品牌相继进入中国,深圳华侨城、欢乐谷、海昌海洋公园、融创乐园等本土品牌持续扩展运营,带动了周边住宿业、餐饮业与城市休闲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了城市消费新热点。   “近年来,旅游景区类型更加丰富,产品供给体系更加多元。如一些红色旅游景区,通过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成为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的生动课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谷慧敏建议,未来,应继续挖掘旅游景区内涵,提高景区管理水平,加强融合型旅游景区人才培养,全面适应旅游创新发展需要。   服务品质优化提升   为规范旅游景区发展,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措施。2012年,《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印发,形成以国家标准为基础的A级旅游景区评定体系;2015年,一家5A级旅游景区被摘牌,“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的机制逐步成熟;2018年,《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 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出台。   十年来,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景区服务提升最初主要从提升景观入手,突出软硬结合、内外结合。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化,景区服务提升逐渐向文化品位升级、服务品质优化、设施品类更新、旅游品牌塑造等过渡。”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洋洋表示。   突破景区“门票经济”的局限,既是景区提档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景区回馈社会、更好发挥景区公共资源潜能与价值的必然要求。一些具备条件的旅游景区在这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以杭州西湖为例,自推行无门票制度以来,实现游客人数和综合旅游收入成倍增长。在国有景区带动下,景区对门票经济依赖度持续下降,供给结构优化和总需求稳步扩大的良性循环逐渐形成。   十年来,旅游景区在完善设施配套和服务供给方面持续发力,智慧旅游技术和设施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管理能效,更给游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停车场分区管理、旅游厕所革命也受到了游客的好评。故宫等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文物信息的快捷获取、360度全场景体验等。一些旅游景区依托AR、VR、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推出旅游地空间、旅游景观、旅游演艺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带动景区服务与体验升级。长沙橘子洲景区推出了智慧厕所小程序,游客扫描二维码即可快速了解厕所信息。   宋洋洋建议,面向未来,旅游服务应主动适应如下趋势:一是服务主体多元化,二是服务交互间接化,三是服务过程简约化,四是服务内容融合化,五是服务需求全景化,六是服务时机主动化。   带动效应持续凸显   “收入逐年增加,村子越来越好”“从吃饱、穿暖,到吃好、穿好、住好,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十年来,一个景区带富一群人、带火一座城的例子有很多,旅游景区的综合带动作用愈发显现。据统计,2012年至2019年,全国旅游景区就业规模稳步扩大,直接就业人数从84万人增长至162万人。   基于旅游景区对地方发展的显著综合带动能力,各地纷纷将旅游景区建设视为旅游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统计显示,全国A级旅游景区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覆盖面由2012年2101个县级行政单元增至2020年的2626个,525个县级行政单元实现A级旅游景区零的突破,覆盖率由73.67%提升至92.33%。   缩小东西差距,是改善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旅游资源潜力快速释放,旅游景区年均增长13.14%,到2020年,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比例达35.15%。   “旅游景区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湖南十八洞村、贵州遵义花茂村等一批贫困乡村通过旅游景区建设助力脱贫致富、就业增收。”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副院长蒋依依认为,旅游景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日渐显现,促进了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体制机制协同,形成了巨大市场潜力与流动空间。   当前,旅游景区建设已经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旅游景区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成为旅游景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和“加速器”。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担负起传承优秀文化、构建国家记忆、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使命,为人民群众提供感受美丽风景、体验旅游美好生活的重要空间。(魏彪)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