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出行攻略

安全最“粽”要!这份出行安全提示请收好

  端午假期来啦!   2023年端午节   6月22日至24日放假共3天   外出游玩人次大幅增长   叠加高温汛期   防范出游风险不可忽视   这份假期安全提示请收好!   01   外出游玩提前做好行程规划   提前规划,做好预约,错峰出行;关注相关专业部门的旅行提示。   若有身体不适,尤其是老人、孕产妇和患有慢性病等特殊人群,建议请专业医生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出行。   若自驾游需提前做好出行攻略,避免疲劳驾驶。   02   外出注意饮食卫生安全   旅途中饮食需谨慎,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做好手卫生。应到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正规餐馆就餐。倡导“公勺公筷”“分餐制”等健康生活方式。   野外就餐最好携带有密封包装的食品;打开包装后的食品应尽快吃完,不食用腐败变质及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和饮品。   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   03   注意防暑降温   根据天气情况,调整出行计划,避免一天中气温最高时间段进行户外活动。   外出时采取必要的防晒措施,建议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穿着透气、散热的棉、麻等面料衣服。   04   防踩踏   发现有大批人群朝自己过来,应尽量避开,躲在一旁,或蹲在附近的墙角下,等人群离开。   一旦进入人群,不要在人流中停下;不要逆人流行进,否则易被推倒;不要贸然提鞋、弯腰捡东西、系鞋带,要保持镇定并稳住重心防止摔倒。   人群异常拥挤时,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前,以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   一旦摔倒,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侧躺在地;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设法靠近墙角。看到别人摔倒,不再前行,大声呼救,告诉后面的人不要靠近。   05   防溺水   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   万一溺水如何自救   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呼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溺水状态不同 急救措施也不同   如果溺水者清醒,安慰陪伴,注意保暖,必要时去医院观察。   如果溺水者昏迷,但有呼吸,胸腹部有上下起伏运动,将溺水者侧卧,开放气道,清理口鼻异物,等待急救车到来。   如果呼叫溺水者无反应,5—10秒内胸腹部没有上下起伏运动,则心脏骤停已经发生。马上开始心肺复苏,先+给予5次人工呼吸,随后30次胸外按压。继续以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持续施救一直到患者有了反应和呼吸,或急救人员到达。   窒息缺氧是溺水者心脏骤停的关键原因,应优先人工呼吸,再胸外按压。   06   防高风险旅游项目   玻璃栈道、漂流、水上运动、滑雪滑冰、热气球、高空跳伞、蹦极、攀岩、潜水等一大批充满刺激和挑战的高风险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尤其是年轻游客的喜爱。与一般性旅游项目相比,高风险旅游项目专业性强、风险程度高,易因天气、环境、设施和操作等因素影响而发生各种安全事故。   认真了解高风险旅游项目经营者的资质、安全措施及项目的安全要求,不选择存在安全隐患的项目。   参与活动前仔细阅读项目相关提示,量力而行。自身身体条件、年龄等不适合项目要求,或管理人员建议不宜参加的,不要参与项目活动。   参与项目活动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听从工作人员指挥,不擅自行动,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举动。   如遇突发状况,服从现场指挥,及时拨打当地急救和应急电话。   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增强保险意识,尽量选择购买能够承保所参与项目的旅游保险产品。   境外出游,慎重选择热气球、深潜、全地形车等高风险旅游项目。自由活动期间,切勿参加非法旅游项目。   07   汛期避险   假期正值汛期,外出游玩可能遭遇暴雨、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应这样注意防范。      08   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需注意   随着景点人流骤增,火患也随之增加!享受端午假期的同时,也要注意消防安全。   先注意观察安全出口的位置和疏散通道、安全门,牢记箭头指示的疏散方向。   不要随意将未熄灭的烟头等易引起火灾的物品扔在垃圾桶、绿化带或过道上。   遇到火灾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电话。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如果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遇到事故时,应根据工作人员引导进行疏散,不要相互拥挤,以免发生挤压踩踏事故。   09   行车注意事项   检查车辆安全。出行前,要全面掌握车辆状况,检查好轮胎气压是否正常、车灯是否明亮、电控系统是否存在故障、油箱汽油是否充足、备用工具箱、驾驶证、车辆维修手册是否都携带。   请勿疲劳驾驶。任何时候都要对疲劳驾驶说“不”,行车过程中,司机最好每4个小时休息一次。   拒绝酒后驾车。酒后驾车十分危险,由于酒精有麻痹作用,会导致人的手、脚触觉降低,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和方向盘。同时,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也会降低,无法正确判断车距和速度,容易引发车祸。   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就是“生命带”,规范使用安全带,发生交通事故时,可以减轻伤害。   行车勿玩手机。开车看手机,司机的视野会变窄,对外围视觉的感知能力会降低,对驾车形成较大阻碍。同时,开车看手机,对车速的控制、车辆的通行、车距的把控,都有较大影响。   合理安排行程路线。出行及返程高峰车辆增多,易导致交通拥堵,建议大家尽量错峰出行,避开拥堵路段。如遇高速公路车多缓行时,请排队按顺序通行,不要违法占用应急车道,以免影响救援车辆通行。   10   乘坐公共交通注意事项   上车后要全面熟悉列车消防设施和通道,清楚自己所处位置,知晓列车乘警联系方式,做到意外发生时“求救有门”。自觉提高消防意识。如果发现自己所在车厢存在安全隐患,要积极向列车工作人员反映。   乘车中如发生火灾,千万不要惊慌,更不要堵塞车厢通道,要积极配合列车工作人员开展扑救火灾、运转伤员等工作。   不乘坐超员的列车,并按照规定使用列车上的各种设备。乘坐高铁动车时严禁吸烟(包括洗手间),如吸烟将引发列车降速和临时停车,违法行为人将被处以治安拘留、罚款等措施。   如遇列车出现急刹、晃动、颠簸或向一侧倾倒时,做好防护措施,不要乱跑,双手抱头,屈肘护好头,当心可能掉下来的行李;面朝车头的乘客,趴到前面的椅背上;背朝车头的乘客,屈膝抬腿护住胸腹;挨着桌子的乘客蹲到桌子下面,防止撞击;厕所里的乘客,背朝车头、靠墙、抱头屈膝坐在地上。   车厢中的紧急逃生窗(带红圈的玻璃窗)旁边配备了安全锤,发生意外时,可使用安全锤敲击紧急逃生窗红色圆圈提示位置,将窗户击碎后快速疏散。   无论你选择哪种方式过节   安全都是第一位的!   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   收藏这份假期安全出游提示   让我们一起高高兴兴出游去   平平安安回家来!   本文综合应急管理部、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监制丨陆毅   制片人丨郑弘 文雅   总编丨张慧彬   记者丨徐之昊 王波涛   编辑丨王鹤翔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