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周边周末游

景区成功案例分析:这三个景区是如何一步步做大做强的?

  来源:独好传播   旅游景区是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核心吸引物,是游客完成旅游体验活动的重要场所,它在整个旅游产业链条中具有核心动力作用。本文针对三大景区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对旅游景区建设的一些思考。   案例一   重庆市武隆天生三桥景区      针对这个世界遗产地景区不缺乏游客,却面临环境保护、遗产地保护等法律法规问题,围绕如何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加游客消费、扩大景区容量等开发难点,由清华同衡设计院承担,从规划设计到项目落地,一直到产品细节乃至观光电梯,都仔细布局开发,获得了市场的认同。其成功之处:一是聚焦亮点,突显遗产魅力;二是打造了一台演出,消灭暗点,丰富夜间活动;三是疏导热点,扩大景区容量。   本案例表明,开发世界遗产地旅游产品:一是从规划到落地都应十分慎重。在遗产地的开发项目做多了,可能就做错了;不做项目,游客又不来。处理这对矛盾需要开发智慧,既不能盲目开发,也不能因噎废食。二是开发的景区产品,既要符合国际潮流,又要结合中国国情,这为云南这个多民族省份具有民族特色,又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试点、遗产地景区等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提供了启示。   案例二   广东白水寨景区      该项目是位于广州近郊的4A级风景区,以落差428.5米的中国内地落差最大瀑布著称,备受珠三角市民青睐的生态休闲胜地。其成功之处:一是高水平策划与设计,突出标志景观吸引力;二是应对“蓝海”市场需求,开发多元产品;三是认真调查市场,找准区域市场空隙;四是着力旅游产业的上下整合,让旅行社输送客源。   该项目最早利用了一项关于该景区的游客问卷调查表明的缺乏吃、住等餐饮设施的研究报告,围绕吃住项目开始进行景区开发,具体做法有:   1   立足广州市民及大众旅游市场,围绕温泉、吃住进行多元产品打造和组合。   2   及时扩大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村民菜地观光与蔬菜采摘,开拓漂流项目。   3   联合旅行社,通过“广之旅”的进入合作开发,带动了景区发展。使游客从开发前不到10万人,达到现在的300多万人,成为一个都市周边市场火爆的休闲观光景区。   案例三   福建武夷山景区      武夷山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景区,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其成功之处:   一是深度挖掘遗产地景区品质。发挥山水人文集聚优势,与武夷山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珠联璧合后,景区面积达到570多平方公里,成为真山水、纯文化的自然生态优秀的人们向往的目的地景区。由于把山、水、景、文,融为一体,加上《印象大红袍》节目,进一步推动了游客、收入不断增长,成为遗产地景区发展的成功典范。   二是管理体制逐步规范,成为率先探索发展混合经济的景区。2000年实行政企分开,成立景区旅游集团公司,后成立拟上市的景区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占51%、新华都占35%、职工持股会占14%),公司成为一个多元股份的混合经济组织,其中还有职工持股会,为景区企业提供了股权多元化的借鉴。   三是景区产品联动性好,形成了景区景点、旅游交通、竹筏漂流、文艺演出、餐饮住宿、旅游商品配套体系。《印象武夷山》演出项目的投资成功,不仅解决夜晚没有娱乐节目问题,还增加了收入并在表演中宣传了景区景点,还营销了“大红袍”茶叶,带动了景区的各项收入,形成良性循环。   经过一番开发经验梳理,整体来看,上述典型案例在提高景区规划发展、产品开发、品牌营销、管理服务的能力水平等方面对于相关景区都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在发展规划上,应更加重视对规划机构的选择和对景区市场策划及项目规划工作   以上案例在规划设计上,充分重视选择知名的有实力的规划机构做规划和方案设计,他们往往选择了“被证明是会生孩子的”机构来进行规划设计,否则规划用不成,还浪费时间、浪费投资。   比如武夷山景区原来在2004年就请了一个规划团队做了一个智能化管理系统,但一直未能运行,直到2010年才在建设部专家的建议之下,请了一家做过黄山、九寨沟景区智能化系统的规划机构重新进行改善和投入,才正常派上用处。同时,也要有高角度、有宽视野,并结合实际“接地气”进行景区市场策划、项目发展规划,才能推进发展。   二、在产品开发上,应更加重视突出景区资源特色和扩大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以上景区产品开发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突出了景区资源特色与市场的对接,不断扩大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福建的武夷山景区就是结合历史以来的美丽山水、文化资源打造出来顶级旅游产品,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国内外游客。   天津古文化街上的“名流茶馆”才有200个座位,但表演十分精彩,座无虚位,其相声表演成为特色旅游产品深受市场欢迎。这个“名流茶馆”演出节目、演出方式和剧场规模,都值得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景区、丽江黎明景区等学习,打造一台台小场地、精品化的山歌民谣演出节目、娱乐演艺节目。   三、在品牌营销上,应更加重视培育景区产品的品牌吸引力   品牌是一种向往的力量,比一般意义的营销更加有力,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旅游者“以偏概全”的认知。   比如,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山东是“好客山东”,天津是“天天乐道、津津有味”,福建是“清新福建”等。这些说明,这个现实世界是由认知决定,旅游品牌宣传、营销十分重要,必须达到“心向往之”的程度。   同时,在品牌认知上,对一个事物首先要有整体性概念,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理解它。在景区或其他旅游产品宣传、营销中,不要总讲产品是如何的好,而要注意讲游客最感兴趣的东西。具体方法一般是先整体再细节,才能使产品形成对游客的吸引力。成功品牌的共同特点是能够“打动人心”,让品牌影响力潜意识地进入人们内心,形成佛学上讲的“藏识”(或叫“阿赖耶”)。这种“藏识”可以在没有意识参与情况下运作,让人在不知的情况下作许多计划和决策,我们认为,广告或品牌可以储存、调动“藏识”,因此品牌营销要特别重视之。   四、在管理服务上,应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提升景区服务水平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旅游业是直接面对“人”的服务性工作,它与工业生产等实物型生产部门不一样。旅游产品体现为游客十分关注的旅游体验、服务质量、景区游历和美好记忆,旅游企业和从业者必须以此为核心,以顾客为导向,提供相应的人性化的优质服务,才能形成景区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   武夷山从顾客需求出发,设计出人性化的产品、线路,让其旅游业产值和影响力不断扩大。2013年武夷山景区收入达到4亿多,其中门票收入1.5亿,竹筏1.5亿,观光车1亿多,《印象大红袍》每年更新节目,2013年演出年收入8000万元。   五、在人才配置上,应更加建立使用和激励景区人才的机制   人才是景区开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国有企业不缺乏人才、不缺乏资金、不缺乏优质发展资源,缺乏的主要是使用人才、配置资源、盘活资产的体制机制。云南旅游景区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要求,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树立人才发展导向,职业经理人改革意识,通过薪酬和各种待遇创新,探索建立使用和激励景区人才的机制。   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思考   思路决定出路,思维方式决定发展方式。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要运用“五化”的思维方式:   一是全球化,就是要开拓境外市场,吸引国内外游客入境旅游;要争取用“走出去”方式到省外国外掌控景区资源或者输出景区管理经验技术,经营托管外部景区的开发和经营;要打造国际水准的、市场欢迎的景区产品。   二是市场化,就是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讲究成本效益综合比较,以市场化理念经营景区,创造市场接受、游客“心向往之”的各类景区旅游产品。   三是品牌化,就是要结合云南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结合世界遗产地景区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等项目,突出旅游产业链条功能,打造出旅游精品,放大“七彩云南”、“云南世博”等云南旅游的品牌价值。   四是证券化,就是要积极研究资本市场发展趋势,运用投资融资手段,实施资本运作,聚焦股权结构、治理方式以及投资回报等事项开展运作。   五是本土化,就是既要立足云南是少数民族省份和市场经济不发达的特点,充分挖掘开发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彩性的特质,又要有开放意识、国际眼光开发景区,妥善处理好景区与社区居民的利益关系,探索旅游扶贫、旅游带动、旅游与社区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等方式,发展具有云南特色、国际水准的景区景点。   研究景区发展和成熟的时间期限问题   经验表明,一个景区的发展和成熟,至少需要10年左右的投入、经营、管理功夫,才能够逐步形成自己特色,形成自己目标市场。   云南各景区及待开发景点都要通过改革探索,加大旅游投资总量,优化旅游投资结构,努力用3—5年时间打造出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重要景区,同时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都要运用投资、兼并、重组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景区数量,切实掌握一批作为旅游产业核心资源的景区资源;适时通过实体化运作,转化为具有投资功能和掌控景区资源的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大平台。   研究景区发展的投融资规律问题   景区投资发展要把握好景区的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节奏、投资效率四个关键问题,提高景区项目投资的综合发展能力;还要把握好宏观层面和企业层面景区投资的相关程序问题,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投资项目分析;通过景区创新融资方式和为企业创造融资条件,增强景区企业的融资能力。   同时,要认识到旅游景区投资回报和投资效率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景区投资不宜急于求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冷静、专注、专业、品质,才是景区投资及其回报的正确投资心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研究景区知名度与产品配比的关系问题   一般规律认为,景区知名度显现的“热点”较低,热起来很快,冷下去也很快。倘若某个景区由于遗产地的批准一时声名鹊起,而又没有相应产品跟上,一旦顾客不满意以后,会很快进入低谷,这样再让它知名度提升,再深受顾客追捧的难度就大了。因此,应在景区开发中及时配置出符合实际、体现文化遗产特征,或自然遗产特征,或休闲度假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   研究景区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问题   要根据现实情况,景区企业与地方政府打交道过程中,学会因时因地,因情况变化,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社区关系。企业只有服从政府的各类规章和管理规范,才能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各个景区公司要积极探索建立与地方政府的良好关系。   探索景区门票经济改革和景区盈利模式问题   从发展趋势看,告别门票经济是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第一步,今后的收入将从门票转向卖旅游产品、卖特色体验、卖旅游服务。2014年9月1日至10月1日,武夷山景区试行“一元门票”,对于改革门票经济是一种先导性探索,应该引起各个景区企业的高度关注,结合实际提前研究和配置景区营利性经营项目的开发布局,投入能够尽快形成收入的景区旅游产品,构建景区新型盈利模式,促进景区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