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五闯IPO:顺风车收入占95%,毛利率三连降;每单均价66元司机被抽一成
出品 | 搜狐财经
作者 | 张莹
近日,嘀嗒出行于2020年10月、2021年4月、2023年2月和2023年8月先后4次递表失效后,开启了第五次IPO之旅。
2021年至2023年,嘀嗒出行的收入分别为7.81亿元、5.69亿元、8.15亿元;经调整利润净额(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2.38亿元、0.85亿元及2.26亿元。
其中,2023年顺风车平台服务为嘀嗒出行贡献了95%收入。嘀嗒出行曾在中国顺风车行业占据绝对领先地位,但其市场份额已于2022年被哈啰出行超越。
2月6日,中国证监会网站发布关于嘀嗒出行公司(嘀嗒出行)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嘀嗒出行拟发行不超过1.94亿股普通股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2023年顺风车平台服务收入占比增长至95%
嘀嗒出行在招股书中将其业务划为了三大板块,分别为顺风车平台服务、智能出租车服务、广告及其他服务。但实际上嘀嗒出行超90%的营收均由顺风车平台业务贡献。
2021年至2023年,嘀嗒出行的收入分别为7.81亿元、5.69亿元、8.15亿元。其中,提供顺风车平台服务的收入分别为6.95亿元、5.15亿元、7.74亿元,收入占比从89%提高至95%。
2021年至2023年,智能出租车服务及广告及其他服务的收入、收入占比均逐年下滑。二者合计占收入的比重从11%逐年下滑至5%。
顺风车平台服务下,嘀嗒出行的收入主要来自向在平台提供顺风车搭乘的私家车车主收取服务费。
此前,服务费通常包括最低起步价及基于预期行程距离按分级基准计算的预定固定金额,且不论行程距离均有一定上限。2023年2月,服务费于变更为车费的固定百分比。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收取服务费的百分比约为10.5%,在不同城市及不同情况下可能略有不同。
2021年至2023年,嘀嗒出行顺风车平台服务的平均服务费率分别为9.0%、8.5%及9.0%。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嘀嗒出行拥有约15.6百万名认证私家车车主。
嘀嗒出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提供顺风车平台服务有着堪比医美的毛利率。不过最近三年,其顺风车平台服务的毛利率正逐年下滑,但依然保持在75%以上。
2020年至2023年,嘀嗒出行提供顺风车平台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86.7%、85.4%、79.5%、75.9%。与此同时,其总体毛利率也从2021年的80.9%下降至2023年的74.3%。
对于2023年的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嘀嗒出行指出,是加强了技术基础设施及安全措施,导致运营及维护服务费增加,且于2023年,嘀嗒就顺风车平台服务与一家聚合平台进行了新合作,导致支付予聚合平台的服务费增加,这共同导致同年我们的第三方服务成本增加。
此外,嘀嗒的保险成本增加相对较快,主要是由于嘀嗒出行促成的顺风车搭乘次数增加及承保上限高于同城出行的城际出行比例增加。
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3年,嘀嗒出行经调整利润净额(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2.38亿元、0.85亿元及2.26亿元。
2022年市场份额被哈啰出行超越
2021年至2023年,嘀嗒出行分别促成约1.3亿次、0.94亿次及1.3亿次的顺风车搭乘,同年交易总额分别约为78亿元、61亿元以及86亿元。其中,2022年顺风车搭乘次数同比减少,主要是因为COVID-19疫情在多个地方区域性复发。
近三年,嘀嗒出行平均每单的交易额约为59.8元、64.3元、66.3元,逐年递增。
根据招股书,嘀嗒出行赖以生存的顺风车平台业务已经被超越。
招股书显示,排名第一的公司A是一家专业的出行平台,为用户提供出行工具和服务,包括共享单车、代步车、电池更换及顺风车服务。排名第三的公司B为一站式出行及生活服务平台,亦为于美国场外粉单市场上市的公众公司。
据推测及媒体报道,公司A应为哈啰出行,公司B为滴滴。
若按2019年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目前嘀嗒出行占据了66.5%的市场份额。到了2021年,嘀嗒出行市场份额虽有所下降,但仍以38.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招股书显示,嘀嗒出行2022年的市场份额排名已降至32.5%,排名第二。
按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2022年排名第一的哈啰出行市场份额达到42.5%,超过嘀嗒出行10个百分点。滴滴则以19.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也就是说,顺风车行业94.3%的市场份额由哈啰出行、嘀嗒出行、滴滴三家企业瓜分。
如按2022年交易总额计,嘀嗒出行同样在中国顺风车市场中排名第二,以61亿元交易额占据31.8%市场份额。哈啰、滴滴的交易总额分别为80亿元、35亿元,市场份额分别为41.7%、18.4%。
安全一直是顺风车市场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2018年,滴滴顺风车业务发生两起恶性安全事件。2018年8月,滴滴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经过一年多的下线整改后,滴滴顺风车在2019年11月20日才恢复运营。
滴滴恢复顺风车业务对嘀嗒出行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招股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由于滴滴于2019年12月正式重新推出其顺风车平台服务,其市场份额按交易总额计由2020年的10.8%增加至2021年的19.6%,对嘀嗒出行在中国顺风车市场的市场份额造成影响。
嘀嗒出行预计,竞争将会持续,该竞争既有可能来自已经有一定规模并享有较多资源或其他战略优势的现有竞争对手,亦有可能来自新进入市场的竞争对手,其中一些竞争对手将来有可能 会成为业内重要参与者。
嘀嗒司机奖励与乘客奖励比例持平
网约车市场时常因抽成比例高引发外界讨论。
嘀嗒招股书显示,主要网约车平台的平均抽成比例高达28%。且不同网约车平台的抽成比例相差较大。嘀嗒招股书列举的3家平台,最高抽成31%,最低抽成23%,相差8个百分点。
不同于网约车,主要顺风车平台之间的抽成比例相差不大,且低于网约车平台。
数据显示,2022年主要顺风车平台的平均抽成比例为9.8%。嘀嗒出行在2022年的抽成比例为9.6%,并在2023年2月起抽成比例变更为约10%。
在司机及乘客的奖励方面,嘀嗒出行与哈啰、滴滴略有不同。
哈啰为司机提供的补贴占其2022年每笔订单交易总额的1.4%,滴滴为司机提供的补贴为2022年每笔订单交易总额的1.2%。
相较而言,嘀嗒为司机提供的补贴占其2022年每笔订单交易总额的1%,低于哈啰及滴滴。
在乘客方,哈啰、滴滴为乘客提供的补贴分别占其2022年每笔订单交易总额的0.7%、0.9%。嘀嗒为乘客提供的补贴比例则高于哈啰及滴滴,为1.0%。
对此,嘀嗒在招股书中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哈啰及滴滴倾向于优先考虑对司机的激励措施,以提高订单应答率。相较之下,2022年嘀嗒对司机及乘客的奖励均占其每笔订单交易总额的1.0%,反映了嘀嗒采取平衡的措施鼓励私家车车主及乘客双方的参与。
下一篇:巴黎的必去景点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