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自驾游路线库

北京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特征分析

  北京市居民公共交通   出行特征分析      导语   为研究北京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现状,本文从出行概况、时间特征、空间特征3个方面分析了北京市公共交通(含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出行特征。文中指标计算以2018年8月共31天的IC卡刷卡数据为样本,并以全市平均刷卡率进行了统一扩样。   全文约2000字,附图13张,阅读约需7分钟。   01   公交出行概况   1.1出行规模:工作日平均3位市民中就有1人乘坐公交出行   普通工作日,全市公交出行人数约为610万人/日,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0%;周末约为440万人/日,周末出行人数占工作日的72%。   2018年8月公交出行人数逐日统计如图1,其中黄色为工作日,绿色为周末。每日公交出行人数周变规律明显,工作日中周五出行人数最多,周六出行人数略多于周日。      图 1 北京公共交通日出行人数   每日公交出行乘客中,五成乘客只乘地面公交,三成乘客只乘轨道交通,二成乘客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联乘。工作日公交出行的610万人中,仅乘坐地面公交的约为303万人,占49.7%;仅乘地铁的约为182万人,占29.8%;公交地铁联乘的乘客约125万人,占20.5%。      图 2 北京公交不同方式出行人数(工作日)   1.2出行次数:工作日八成公交乘客每日出行1-2次   注:为统计出行次数,首先进行了换乘的识别,并将换乘前后的两次或多次乘车合并为一个行程,记为一次出行。本文中出行次数、出行时间分布均基于行程统计。   北京市公交乘客日出行次数分布如图3,超过80%的乘客每日公交出行1-2次。每日出行1次的乘客在工作日和周末的占比分别为30.7%、36.8%;出行2次的乘客在工作日和周末占比分别为55.8%、48.5%;出行3次及以上的乘客在工作日和周末占比分别为13.5%、14.7%。周末每天出行2次的人数显著少于工作日,这主要是由于周末通勤出行需求减少导致的。      图 3 日出行次数概率分布   02   出行时间特征   2.1 出行时耗:公交乘客平均每人每天在公交车或地铁上度过65分钟   工作日公交乘客平均每人每天乘车时间为65分钟(不含候车时间)。约有50万人本月工作日平均乘车时间超过3小时/日,占全月公交出行总人数的3%。      图 4 北京市居民公交日均乘车时间   累积概率分布   2.2 出行时间:工作日上午7:50和下午18:15为上车高峰时点,上午8:45和下午18:45为下车高峰时点   全日公共交通上车时间分布如图5。可见,早高峰上车时间呈正态分布,工作日峰值出现在7:50,周末峰值出现在8:15。晚高峰上车时间呈现多个峰值,最高的三个峰值出现在17:15、17:45、18:15,较主流下班时间(17:00、17:30、18:00)分别延后15分钟。此外在16时至22时间,每小时都有两个局部高峰出现。      图 5 北京市公共交通上车(进站)时间分布   相较于上车时间,下车时间分布更为集中,早高峰下车时间峰值点出现在8:15、8:45,较主流上班时间(8:30、9:00)分别提前15分钟。此外在9:15和9:45有两个小高峰出现。      图 6 北京市公共交通下车(出站)时间分布   2.3 出行时间-时耗联合分布   典型工作日公共交通出行时间-时耗联合分布如图7、图8。高峰时段的长时耗出行多于平峰时段,以15-45分钟的行程居多;平峰时段以20分钟以内的行程居多。      图 7工作日公交出发时间-时耗   联合分布三维图   不同时耗的行程晚高峰出现时间相近,但早高峰出现时间不同,时耗越长的行程早高峰出发时间越早。      图 8工作日公交出发时间-时耗   联合分布平面图   典型周末的出行时间-时耗联合分布如图9,相较于工作日,周末的短时耗出行比例更高,单次出行时耗多在30分钟以内。      图 9 周末公交出发时间-时耗   联合分布平面图   03   出行空间特征   以早高峰一小时(7点至8点)为例,分析了北京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空间分布特征。   3.1 出行热度:早高峰8个最热上车点,“回天”地区居榜首   早高峰时段,北京市公共交通客流登量(公交上车量、地铁进站量)空间分布如图10。回龙观、龙泽、苹果园、八宝山、六里桥、角门西、宋家庄、十里河区域为早高峰主要上客点。      图 10 北京市早高峰公共交通客流登量分布   早高峰公共交通客流降量(公交下车量、地铁出站量)空间分布如图11。西二旗、中关村、西直门、东直门、西单、东单、国贸、六里桥区域为早高峰主要落客点。      图 11北京市早高峰公共交通客流降量分布   六里桥区域早高峰上下客需求均较大,主要是该区域换乘客流较多导致的。下文的分析中也证实,六里桥及附近的北京西站区域是地面公交主要换乘节点。   3.2 换乘节点:六里桥、北京西站、四惠区域地面公交换乘多;1号线、2号线、10号线、13号线周边地面公交接驳需求大   早高峰各公交站点(同名站点合并统计)换乘量如图12,动物园、六里桥、北京西站、草桥、大北窑、四惠、三元桥区域为地面公交主要换乘点。      图 12 北京市早高峰地面公交换乘量分布   早高峰各地铁站点(同名站点合并统计)与地面公交的接驳量如图13,回龙观、西直门、海淀五路居、苹果园、八宝山、玉泉路、刘家窑、劲松为早高峰轨道与公交主要接驳点。      图 13 北京市早高峰公交轨道接驳量分布   结语   本文从出行规模、出行强度、时空分布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北京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特征,可为相关决策与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后续将从特征精细化程度、多类数据源的融合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化与完善。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