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保贷产品优势有哪些?
私家车在中国曾经是禁区,它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被视为资本主义的象征,从最初的限制到文革时完全消失。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私人购车才出现松动。而在更遥远的年代,中国人对私人轿车并不陌生。那时候,外国汽车的广告就挂在城市的街头,满大街跑的汽车几乎都是进口来的洋货。
1901年,一个匈牙利人将两辆美国轿车带进上海,而直到第二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才批准这两辆外国车上路。也是1901年,袁世凯花重金送给了慈禧太后一辆敞篷座驾,该车被公认为“中国第一车”。
跟上海的态度不同,几年以后,晚清政府批准了一场从北京到巴黎的汽车拉力赛。随行的一位记者写到:“我感到纳闷的是,北京人似乎对汽车这种西方的新玩意儿没有太大的兴趣,简直可以说是无动于衷。就连顽皮的小男孩也不愿向汽车多看一眼。”
汽车是洋人的发明。晚清时期,行驶在中国街头的轿车,外国使馆和租界的居多,也有一部分是达官贵人的。比如,当时的醇王府就购置了一台汽车,铁道宣抚使盛宣怀也购置了一台福特车。此时中国开始陆续地进口外国汽车,但在数量上却十分有限。
民国被称为“世界汽车的博物馆”。各种汽车广告见诸报端,如福特汽车、通用汽车等。上海是最时髦的城市,到1912年已经有汽车140辆了。而就在这一年,工部局设置了从1到500的私家车号,并以此开始给汽车上牌照。
民国十一年,一辆二手的福特轿车在北京的成交价为8000大洋,对于年薪20大洋的低收入阶层而言,买一辆二手轿车比如今买一套房子还要困难的多。
在民国年间,能买得起汽车的,无外乎达官显贵、富豪商贾。到193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38484辆,但却没有一辆国产汽车。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限制,私家车由最初的限制到文革时完全消失,街上的轿车几乎都是公务用车。但中国在这一时期建立起了自己的汽车工业。1958年初,我国第一辆小轿车——“东风”牌轿车诞生。
1958年8月,“”成功设计并制造出了国内的第一款高级轿车——“红旗”。1959年第一批红旗72型轿车参加了国庆游行和阅兵,并成为了中央部委领导的公务用车。
在中国,即使是官车,也严格按等级实行配给。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国产汽车17万辆,其中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
1980年代,丰田皇冠等日本轿车通过合法进口与走私渠道涌进国门,并于1985年达到顶峰。两三年间,耗用的外汇相当于此前30年中国汽车工业总投资的两倍多。
轿车的大规模生产迫在眉睫,面对当时资金和技术的严重短缺,1982年,邓小平批示“轿车可以合资”。1985年前后,北京吉普、上海、广州标致等三个有尝试性质的合资企业开始建立。
1990年代初,一汽大众、神龙两个大型合资企业先后上马,形成了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神龙以及天津夏利、北京吉普、广州标致“三大三小”格局。
1986年的11月,上海诞生了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私家车车主。这个被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沪AZ牌照0001号被挂在一辆凯迪拉克小轿车的前面。轿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1990年代中期,全国社会集团购买力的70%用在公车的消费上。从1989年起,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呼吁打破禁区,鼓励轿车私有化。那时的出租车是一种微型面包车,俗称“面的”。
菲亚特126P是改革开放以后进入国内普通家庭和出租车市场的第一批轿车。1996年10月,温州最后一辆 “菲亚特”出租车(浙C/T2812)最后一次营运,取而代之的是、红旗、富康等轿车。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0年,全国私车保有量为82万辆,其中只有24万辆是载客汽车。
1994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个《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鼓励个人购买汽车。尽管目前这一政策已经废止,但这对突破私家车禁区具有重大观念上的变革意义。
进入新千年,“鼓励汽车私人消费”的方针被写进了党中央的“十五规划”的决议中。自此,历时近50年的官车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发达国家主要汽车厂商纷纷进入中国,同时也带动了国产汽车的成熟发展,中国也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到了2014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4亿,仅次于美国。
办理车贷可选择正规汽车金融平台——新恒泰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推出新产品——恒保贷,既能一站式满足贷车所有需求,更能提供专业、安全的汽车金融服务。
简
1.无需签字,资料少,全程电子化;
2.15万以下仅需2证1卡
快
1.征信快,全天候审核;
2.审核快,半小时出结果;
3.放款快,见保放
高
贷款额高,最快一小时放款
低
首付低、利息低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