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份调研检测报告见证武汉商学院与东湖双向奔赴
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景区。春兰、夏荷、秋桂、冬梅,四季景观别致。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东湖年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成为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江城明珠。
2014年,武汉商学院与东湖“邂逅”,通过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第三方评估、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深度参与东湖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开启了一段长达11年双向奔赴的浪漫之旅。
“我们对东湖,绝对是真爱!”通识教育学院高静教授说,11年来,武汉商学院东湖项目团队成员为东湖风景区提供了1300余份调研检测报告,参加项目的师生超过万人,发现问题8000余处,助力提升东湖的旅游服务质量与生态保护水平。
2014年,时任旅游管理学院负责人的高静教授在武汉市委党校中青班学习,在完成一个月的理论学习后,高静被分到东湖风景区旅游管理局挂职。“当时,东湖风景区是5A级景区复核的关键期,任务艰巨。”高静挂职后,马上进入工作专班,与东湖团队共同解决复核中的问题,勇于迎接挑战。一个月的时间,高静走遍了东湖风景区的角角落落,深深领略到东湖的诗意、东湖的美。“这样美好的一个地方,让我觉得有责任、有义务把她保护好,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东湖。”挂职结束后,高静将自己对东湖建设的一些想法与东湖风景区旅游管理局沟通后,得到对方的大力支持。自此,武汉商学院与东湖正式结缘。
高静团队全面开启了对东湖风景区的调研,2014年撰写并提交《东湖风景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可行性调研报告》,该报告获评武汉市委组织部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并获武汉市产学研项目支持,成功助力东湖风景区于当2016年2月顺利创建成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团队成员张姝说:“通过持续的监测与改进,东湖风景区在管理和景观上均取得了显著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更好了,来东湖的游客更多了。”
11年来,1300余份的调研检测报告成为高静团队东湖足迹的见证。高静介绍,1300余份检测报告是根据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要求,对其行政管辖内共计9家旅游景区按《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进行检测的,检测内容包括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等项目,共计1000分。“要求很严格,东湖作为5A级旅游景区,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要达到950分才算合格。”高静说。
同时,我校文旅产业研究中心对应景区数量和设施,组建了测评小组,招募检测志愿者。志愿者从我校旅游类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中招募,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实地暗访形式,深入景区全面考察,对照国家标准打分,对存在的问题拍照留存资料,汇总分析后提交图文结合的测评简报。
测评报告里,景区标识系统常态化更新、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游览线路优化等等,都得到东湖风景区的认可,并逐一落地,促进东湖旅游经济指标良性发展。
“10多年来,参加这个项目的师生超过万余人,寒来暑往,从不间断,东湖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我们的足迹。从某种层面上甚至可以说,东湖的每一块石头都认识我们。”高静说,在学校为东湖提供服务的同时,东湖也成为师生们的实践课堂。通识教育学院承担“东湖文化挖掘与推广”项目,将触角深入东湖文化深度研究,撰写专著《文话东湖》,获评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旅游管理学院组织学生到东湖磨山景区开展实践课堂,通过导游示范、团建活动及调研,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如今,我校与东湖风景区的缘分正在延续,两期东湖绿道检测项目已经顺利完成,第三期的合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我们与东湖风景区旅游管理局携手的新项目:绿道露营区建设与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已经成功立项。
“朱德元帅曾说过‘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我们坚信,在东湖人的不懈努力下,在武汉商学院师生的持续助力下,东湖从武汉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名湖,人民乐园,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现实。”高静说。
(编辑 张思渊)
(图片 通识教育学院)



下一篇:挪威自驾游详细路线介绍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