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自驾游路线库

旅游景区新出发:从风景到场景,重申定位抓核心

  (来源:中陆必得旅游规划)      如今,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生活的刚性需求和常态化的生活方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人民对旅行的向往,这是旅游业的信心和力量所在。但同时,旅游业也应重新审视旅游资源与市场,向未来出发。   游客对当地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深度体验,对旅游休闲资源的再定义,深化了旅游景区的内涵,拓展了旅游景区的外延。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将旅游景区带到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重构场景化导向的现代旅游业发展体系   城市、乡村和旅游景区能否吸引游客到访,能否提供给游客更高的满意度和更多的获得感,并不取决于它挂上什么标牌,而是取决于有没有高品质的生活场景。回归日常生活场景,以民生视角思考旅游,是理论研究者、产业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应该坚持也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随着游客广泛进入目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旅游景区乃至旅游产业的边界正处于消失和重构的进程中,由需求侧来定义旅游景区将成为不可逆的趋势。为适应新发展阶段的变化,旅游景区要更加强调游客视角,目的地建设要更加重视需求导向和市场思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旅游发展理念,从风景到场景,建设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      ▲图片来源 | 网络   传统景区要强化场景营造和内容创造,旅游目的地要加强文化引领和科技赋能。   文化要回到生活现场,科技要见人、见物、见未来,满足游客的当代需求,并通过资本和商业的结合而创造全新的生活场景和消费内容。最美的风景是人,最好的旅行是人的连接。那种蓝天白云、高山大川的空镜头,配上播音腔的历史解说,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年轻一代游客的需要,他们不会无休止地追忆逝去的繁华和苦难,也不会无条件地接受既定的旅游线路、项目和产品。当前,经由数字化而来的平等、自由和无限的可能,正在深刻改变包括旅游休闲在内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也为建设现代旅游业体系、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动能。   引入社群经济和社区分享的商业模式,推动旅游景区、度假区及目的地分类发展、分层创新。   品质化和多样性是大众旅游全面发展新阶段的市场特征,分类与分层并重则是旅游景区和目的地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既要关注自然和人文类景区开发,也要重视高水平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更要关注存量资产优化,推动小微型文化、休闲和旅游项目融入社区和景区。如老舍茶馆这样的文化项目可以融入购物中心和休闲街区,三华李度假区这样的轻度假、泛休闲业态可以融入乡村建设,并成为旅游投资新空间和产业运营新模式。      ▲图片来源 | 网络   重申旅游景区定位的开发运营思路   文旅项目开发在于定位,定位在于市场,而非只看资源。同一资源在不同市场发展阶段,其开发方向、战略和路径是不一样的。基于市场、依托资源、融入文化的产品才是有市场的。产品需要主题,主题决定IP及产品特色、核心吸引力,并进一步圈定受众群体,确定旅游区功能布局、建筑风格,甚至运营推广模式。   01 定位理论与景区定位   定位理论,号称第三次生产力革命,1969年由美国管理学家杰克·特劳特发明。定位就是强调如何让自身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而心智是指人们对已知事物的沉淀和储存,通过生物反应而实现动因的一种能力总和。说得通俗点,给景区做定位,需要记住这样十句话:   1. 定位是寻找游客心智之窗的一套有组织的体系。   2. 任何景区都能够运用定位理论在旅游市场中领先一步。   3. 定位不是围绕旅游产品进行的,而是围绕潜在游客的心智进行的。   4. 不要试图去改变游客的心智。   5. 一旦游客在心中拥有了一个词,你就得利用它,否则就会失去它。   6. 成为旅游界某个细分领域的第一,是进入游客心智的捷径。   7. 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唯一希望,是要有选择性地集中于狭窄的目标细分市场。   8. 把焦点集中于潜在游客而非产品,有助于你大幅提高传播效率。   9. 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   10. 警惕旅游景区在开发运营中不知不觉破坏自身定位的行为。   上述关于定位的基本理论体系,已经说明了旅游景区的很多问题。我们经常在谈景区特色,也总是在谈景区IP打造,其实特色和IP就是景区本身的定位。   坚守自己,坚守景区本身所有,从历史和地理角度(即时间和空间角度),把自身所拥有的针对某一特定市场或人群做到极致,景区就一定会获得成功。试想,我们所了解的那些台湾的、江浙的旅游景区或者特色民宿等,只要做得好的,哪一个不是做到了精准定位,哪一个不是把自身所有发挥到了极致?      ▲图片来源 | 网络   02 景区定位的实现路径   旅游景区靠什么来进行定位?这也是一直困扰景区投资者的问题。似乎很多的景区投资者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视而不见,即便是策划团队苦心将他们自己的“食材”做成“珍馐”端到他们面前,他们也不为之所动并且无法辨别真伪。反而,拿来主义成了许多投机者屡试不爽的“良药”,省去了自己百炼成钢所需要花费的心血和热情。   一般来说,一个精准的景区定位,往往来自于如下十个方面:   ● 景区自然资源   ● 景区人文资源   ● 老板个人资源   ● 企业战略布局   ● 市场投资主体   ● 市场环境氛围   ● 行业景气程度   ● 项目区域沿革   ● 资源整合程度   ● 其他诱导因素   经实践与总结,旅游景区定位一般要在以下十个方面着重下功夫:   ● 战略定位——为旅游景区寻找方向   ● 目标定位——为旅游景区寻找未来   ● 主题定位——为旅游景区寻找灵魂   ● 市场定位——为旅游景区寻找客源   ● 形象定位——为旅游景区寻找气场   ● 管理定位——为旅游景区寻找模式   ● 服务定位——为旅游景区寻找软体   ● 产品定位——为旅游景区寻找卖点   ● 人员定位——为旅游景区寻找主人   ● 营销定位——为旅游景区寻找出路   由此可见,旅游景区定位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它的内容非常丰富,一旦做了最顶层的定位设计,那么后续的其他定位都要依托顶层而进行延伸,它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      ▲图片来源 | 网络   有些景区投资者不懂景区定位的具体意思,但也明白定位的重要性,然而却不知如何去做景区定位。   简单来说,做好旅游景区定位,需要唱好“五部曲”:   1. 深度剖析自己。深度剖析景区自身有什么,什么是景区的核心吸引物。   2. 客观评价对手。确定景区的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里。   3. 寻找差别优势。避开竞争对手在顾客心智中的强势,或是利用其强势中蕴含的弱点,进而确立自身品牌的优势地位。   4. 锁定核心优势。为旅游景区的这一定位寻求一个可靠的证明,即“信任状”。   5. 无限放大优势。将这一定位从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进行无限放大,并且环环相扣,最后融入到旅游景区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营销上要确保拥有足够多的渠道,以将这一特殊定位植入到潜在游客的心智之中。   如此一来,旅游景区必将形成自身特色,也将会在市场上获得潜在游客的青睐。      ▲图片来源 | 网络   资料来源丨瑞德博国际 清大文产品牌部   声明丨图片基于CC0协议授权/仅供参考学习/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