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出行攻略

LONG文章 | 从自然之景到城市风光,龙美术馆呈现百年“风景”

  与中国山水画不同,“风景”作为西方绘画中的主要题材之一,直到十七世纪的荷兰绘画中才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绘画题材。   8月10日,“风景”展在龙美术馆(西岸馆)西楼展厅对外开放,展览由龙美术馆馆长王薇策划,呈现了近200件从1920年代至今的风景画作品,从自然之景到城市之景,从写生描摹到对光与色彩的研究;当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类似风景,在同一面墙上沙龙式陈列,让人感受创作的生动美妙。   “风景”展厅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4,摄影:shaunley   走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刘海粟、陈秋草、林达川、钱延康、陈钧德、余友涵等艺术家创作的上海外滩、徐家汇教堂等老建筑,虽然这些风景被一再表现,但在不同艺术家,甚至同一位艺术家的不同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当这些作品被聚在一起,亦是中国油画百年的缩影。   刘海粟(中国,1896-1994),《苏州河》,1957年,布面油彩,72×104 厘米   林达川(中国,1912-1985),《上海街景》,1950年,布面油彩 ,56.5×76.5 厘米   陈钧德(中国,1937-2019),《上海徐家汇教堂》,1995年,布面油彩,100×80 厘米   此次展览最早的作品是汪亚尘创作于1920年的《放鹤亭》,汪亚尘生于1894年,是浙江杭州人。1915年曾与陈抱一等人组建中国第一个画会组织“东方画会”。1916年赴日本就读于东京美术学校,归国后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兼任新华师范学校校长。1947年赴美国,举办画展,并开设中国绘画班授徒,1980年辗转回上海定居。   汪亚尘(中国,1894-1983),《放鹤亭》,1920年,布面油彩,52.5×65.5 厘米   放鹤亭位于杭州孤山西麓,为纪念宋代隐逸诗人林和靖而建。1915年重建,亭外广植梅花,为湖上赏梅胜地。1920年代,汪亚尘在杭州创作了一组有关名胜古迹的风景油画,这幅《放鹤亭》便是其中之一。上海大东书局早年印行的《汪亚尘油画集》中选用此画,并有精彩评述:“用深沉含灰味的暗绿色彩,衬出红色的孤山放鹤亭,并不是单为古迹的说明。但看用笔的爽捷与作者内心对自然的深入,就非寻常画家所能及。”   时隔百年再看这件作品,能感受到早年在日本的经验,对汪亚尘油画产生的影响,而溯其本源,是欧洲的浪漫主义和印象派。   但展览并非以时间为线索,而是将相似的风景并置。从上海街景到陈逸飞等笔下的水乡,再到江南,汪亚尘的《放鹤亭》便归于江南风景之中,其边上是庞薰琹1979年创作的《文峰塔》。   厐薰琹(中国,1906-1985),《文峰塔》,1979年,布面油画,80×80 厘米   庞薰琹(1906年-1985年)是我国现代艺术的先驱者,1931年与张弦、倪贻德发起成立“决澜社”。展览展出的《文峰塔》是其晚期作品,描绘的是南通的《文峰塔》,画中的文峰塔以温润古朴的形象占画面偏右绝大部分比重,近景为塔院建筑局部,建筑相互叠压,结构复杂但透露出严谨的秩序感。画面写实主义与写意风格交织,造型上并不严格遵循西方透视法原理,屋檐结构不完全精准,稚拙中带有中国画写意的特点,特别是文峰塔塔檐的飞角处理手法,为画面增添一抹禅意。   “风景”展厅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4   潘玉良(中国,1895-1977),《巴黎湖景》,1940年,布面油彩,45.5×81.5 厘米   展览过半作品来自中国油画先驱,其中包括潘玉良、秦宣夫、吕斯百、方君璧、方人定、王济远、徐咏青等,其中也有不少逐渐被历史遮蔽但近来因个案研究被重新关注的艺术家,比如关紫兰、李铁夫、谭华牧等。   关紫兰(中国,1903-1985),《一九二九年西湖》,1929年,布面油彩,43×56 厘米   谭华牧(中国,1895-1976),《教堂边的花园》,1940年代,纸本水彩,18.5×25 厘米   其中,1869年生于广东江门市鹤山县的李铁夫是第一位出国学习西方艺术的中国人。他晚清时期赴北美洲谋生与学艺。1887至1891年,分别在英属加拿大阿灵顿美术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他曾追随美国艺术家威廉·切斯、萨金特等人学习,对油画写实造型和表现有深入研究。留学期间,他还积极跟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他归国担任华南美协会副主席,并成为了华东美院(广州美院前身)解放后的第一任油画系主任,并对教学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与精力。只是可惜,短短两年之后便离世而去。遗憾的是,他错过了第一代油画家们掀起的艺术启蒙大潮,又错过了新中国后对后辈画家们的言传身教。临死前,他将自己珍藏的全部作品都捐给了广州美院。今年广东美术馆新馆开馆展中,展出了大量李铁夫写实主义的作品,而此次龙美术馆的展览中的《遥望瀑布》是其较为难得的风景绘画,也是其中西合璧的自觉尝试。   李铁夫(中国,1869-1952),《遥望瀑布》,1930年代,布面油彩,76×64 厘米   从上海出发到欧洲是众多中国油画家的求索之路,展览中有一面墙展出了刘海粟欧游期间的《雪霁(卢森堡)》《巴黎圣心院》,吴冠中的《冬天的树》、罗中立的《卢森堡雪景》等,从冬景中能感受到不同时代艺术家的不同表达。同样的宗其香、周春芽、闫冰所画重庆,让人看到一处风景在不同艺术家笔下的不同表达。   “风景”展厅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4   刘海粟(中国,1896-1994),《巴黎圣心院》,1931年,布面油彩,73×60 厘米   吴冠中(中国,1919-2010),《爱晚亭秋意》,1977年,布面油彩,94×55 厘米   沿着楼梯登上展厅二楼,石窟、寺庙等宗教风格建筑,中国香港的水岸风景,动物等自然风光将依次出现。其中《海景——香港维多利亚港》,艺术家余本以写实的艺术手法,再现了1950年代香港维多利亚港频繁的海上交通和渔民劳动的景象。   “风景”展厅现场,展览中石窟、寺庙等宗教建筑作品,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4   张安治(中国,1911-1990),《云冈大佛》,1954年,纸本水彩,38.5×29.5 厘米   费以复(中国,1913-1982),《九华山》,20世纪,布面油彩,68×50.5 厘米   余本(中国,1905-1995),《海景——香港维多利亚港》,1953年,布面油彩(三联),182×126 厘米,182×116 厘米,182×144 厘米   展览也呈现了何多苓、张雷平、高伟刚、黄兴宇、李青、高露迪等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让人看到风景画在时代中的变化。   “这次很高兴充分梳理了‘风景画’这个重要的绘画题材。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风景和城市风景为系列,让各地风景在展厅中铺展而开,使观众有机会在错落有致的空间中欣赏风景绘画。特别有意思的是,我在布展中加入了人物的雕塑,让展厅变得生动活跃。正如我们观众在作品前观看风景,可以从中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它们是风景的艺术,也是艺术的风景。”龙美术馆馆长、展览策展人王薇在开幕式上介绍。   “风景”展厅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4,摄影:shaunley   注:“风景”展将持续至10月20日   本文经授权转载于澎湃新闻网   原标题:《LONG文章 | 从自然之景到城市风光,龙美术馆呈现百年“风景”》   阅读原文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