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家车历史:你必须是“老”才知道这些车
第一辆出现在国家土地上的汽车。
1901年,一个美国人把两辆美国车带进上海租界,获得租务工业部批准合法上路,从此开启了中国人的“汽车骑行史”。
但由于解放前中国饱受战乱之苦,经济发展受到其他国家的牵制,中国没有自己的汽车工业,普通人也没有机会涉足汽车。
解放后第一辆“国产汽车”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只有汽车实用和维修行业,没有制造业。1953年初,中国第车厂在长春建成。三年后的1956年,一汽自主生产的解放牌卡车下线,中国终于告别了没有汽车制造业的历史。
但鉴于当时国内的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几乎所有的国产车都是用于工业、军事和政治用途,普通人想要拥有自己的汽车还是不现实的。
第一辆“私家车”
1986年,中国第一个“私家车主”在上海诞生,这个传说中的“沪A Z0001”自然成为中国第一个私家车车牌。
这是汽车第一次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虽然他的主人不同寻常(据说此人是当时嘉兴首富),但对于中国私家车的发展和意义不言而喻。
首款进口民用车:“大头鞋”126P P。
从80年代开始以易货贸易的形式从波兰进口,80年代末停止进口。是国内第一款进入普通家庭和出租车市场的车模,最早售价9000多元,受到众多车迷和家庭的青睐。但由于当时中国“万元户”少的现实,它成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一部历史。
当时126P的活跃范围主要在我国南方,尤其是江浙沪地区。很多出租车都是这种可爱的车,比如浙江温州。当时出租车只有菲亚特的时候,叫“坐菲亚特”,可见当时对人的影响。
首批合资车企:诞生“老三家”
1985年前后,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势头越来越猛,中国对私家车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由于当时国内车企资金和技术的双重短缺,政府决定采取与外资企业合作的策略。北京吉普、、广州都诞生于这个时期。
、
与90年代的“老三”相比,这三个合资品牌是最老的,虽然有两个早已不在人世。
新的“汽车王国”
截至2017年3月,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3亿辆,其中汽车2亿辆,驾驶人3.28亿人,是目前第二大国。
更神奇的是,与其他国家新车消费水平趋于稳定甚至更弱的趋势不同,中国新车市场仍未饱和。简单来说,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美国只是时间问题。
虽然中国汽车保有量很大,但鉴于中国人口众多,目前人均汽车保有量只能算中等水平,中国私家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