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自驾游路线库

发展特色文化旅游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明确要求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强调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新时代黑龙江和东北全面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把发展特色文化旅游这篇大文章做深、做实、做精彩,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一、充分认识发展特色文化旅游重大意义   旅游讲特色、创精品,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十分注意对文化内涵的发掘。要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于旅游经济发展之中,使旅游成为宣传灿烂文明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窗口,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对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大意义。   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有力指导了我国新的发展实践。坚持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全面贯彻创新发展理念,要运用新兴技术发展具有现代科技特色的文化旅游,推动文旅产业迈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全面贯彻协调发展理念,要处理好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国内外协调关系,提升特色文化旅游在国家整体协调中的功能和贡献。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要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关注文旅开发和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注重低碳行为模式培育引导。全面贯彻开放发展理念,要通过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促进国与国之间民心相通、人员往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全面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要充分维护和保障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利益相关者发展权益,特别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切实保障项目所在地村民合理权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是落实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要从维护国家的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产业安全的高度,全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把发展特色文化旅游融入东北全面振兴发展战略,是基于研判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与优势所在提出的创新举措,有利于把文旅高质量发展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推进东北地区文旅区域合作、产业分工、客源组织、要素市场等方面形成新发展格局,推动区域间文化旅游大融合;有利于服务扩大内需战略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不断推出人民群众满意的优质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   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有效路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包含着文化的现代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需要全面立体的文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也包含着人的现代化,作为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旅游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特色文化旅游,需要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从人口规模巨大特征,认识大众旅游市场供给与需求多元匹配的规律要求;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特征,认识必须更好发挥旅游在一次分配、二次分配中的积极作用;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特征,认识文化旅游在满足“精神富有”上的更高要求;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特征,认识绿色旅游不仅仅是产品,更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路径;从和平发展道路特征,认识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的特殊意义,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性、持续性、历史性的过程,文化和旅游必然能够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要以更加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格局和历史方位中审视把握。要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特色文化旅游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文旅实践。   二、深入挖掘黑龙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时指出,这里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提供政策支持,坚持林下经济和旅游业两业并举,让北国边塞风光、冰雪资源为乡亲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推动黑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文化和旅游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深挖特色资源,转化比较优势,将资源禀赋切实转化成发展动能。   历史人文丰厚,文旅融合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高屋建瓴地凝练概括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五个特性,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黑龙江流域文化源远流长,是东北抗联征战的主战场,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地区之一,特有的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些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提供了丰厚滋养,形成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   生态环境绝佳,绿色旅游优势明显。黑龙江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有利于大力发展冰雪游、森林游、边境游、湿地游、避暑游等旅游产业以及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实现经济的生态化、生态的经济化,是黑龙江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贯彻落实举措,也是黑龙江经济振兴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黑龙江拥有相对完整的生态体系,大小兴安岭是东北天然生态屏障,12处湿地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4.47%,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绥芬河四大水系蜿蜒纵横,共同构成了春季踏青观鸟、夏季清凉清爽、秋季五花山色、冬季冰天雪地的原生态北国风光画卷。这些优良的生态资源,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阵地,是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绿色旅游的重要载体。   冰雪资源富集,赏冰乐雪底蕴厚重。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黑龙江区域发展的高瞻远瞩。“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既是战略标杆,也是民之所向。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论断为我们描绘了“冰雪经济”的蓝图,“冰雪即经济”。黑龙江作为中国冰雪旅游的肇兴地,素有“冰雪之冠”美誉,冰雪音乐、冰雪杂技、冰雪摄影、冰雪时尚等冰雪文化氛围浓厚;冰雪运动世界冠军242个,斩获冬奥金牌13枚;冰雪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健全,拥有多家知名冰雪企业品牌,拥有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全要素全链条,必须用经济的视角发展壮大冰雪产业,巩固传统优势,引领发展趋势,真正把“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沿边风情亮丽,对外开放前景广阔。“利天下之民者,莫大于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党和国家将边疆治理纳入国家治理总体方略和总体规划,为有效实施边疆治理和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黑龙江是我国对俄开放合作的最前沿,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考察黑龙江时指出,要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黑龙江省拥有2981.26公里长边境线和27个国家一类口岸,与俄罗斯远东地区5个州区毗邻,边境沿线散布着鄂伦春、赫哲等少数民族村落,传统习俗、风土人情和非遗文化独具魅力。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当好对俄经贸合作文旅交流“桥头堡”,努力提升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的国际影响力,切实把中俄文化交融元素打造成黑龙江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三、紧紧扭住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点   实干担当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既要坚定信心、决心、勇气,也要保持韧性、耐心、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的勉励和重托,对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的重要指示,要求我们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前提,聚焦冰雪经济、特色旅游、文化繁荣等重点领域,持续推动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文旅与经济共生共荣,谱写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打造冰雪经济新增长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寒地冰雪经济加快发展”,强调“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明确“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顶层设计思路,重点围绕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建设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和冰雪经济高地,打造“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先行区、后冬奥国际化冰雪经济示范区,引领和带动东北地区冰雪产业形成经济发展新优势新亮点。抢抓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落户哈尔滨和成功申办第九届亚冬会契机,全面打造世界级冰雪运动优质承载区和中国—上合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推进冰雪装备产业园区等重点冰雪项目建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冰雪经济发展新格局、培育冰雪产业新动能、培育以人民健康为主的冰雪运动发展体系,为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龙江冰雪力量。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黑龙江既有绿水青山、又有冰天雪地,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大力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得天独厚,这是推动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要深入挖掘生态和文旅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游、湿地游、草原游、边境游,鼓励自驾游、全域游,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和产品供给,开发更多旅游线路和产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健全配套服务体系,提升旅游服务标准;要充分发挥边境线长、边境口岸多、边境风光独特等优势,积极发展边境旅游,拓展东北亚跨境旅游市场,深化欧美、东南亚等全球合作交流,以旅游为纽带构建全方位向北开放新格局。另一方面,要守护生态多样性和原生态资源,保护好森林、江河、湖泊、冰雪等原生态风貌,决不搞破坏式开发、粗放型经营,使黑龙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丽。要创新培育绿色旅游,引导绿色旅游供给,培育绿色旅游业态,探索建立国际绿色旅游合作平台。要充分发挥四季分明优势和全国生态示范省的优良基础条件,推动打造康养旅游,培育发展康养旅游示范区、综合体、特色小镇,打造“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勇担新的文化使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形象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黑龙江省文化资源丰富,以文化赋能振兴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我们要牢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中西文化交融、创新创业文化等特色资源,努力培育新风尚、展示新形象。要深刻认识和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扛起“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任,保护和传承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要坚持守正创新,推进艺术精品创作,建立健全扶持优秀剧本创作、促进剧目创作演出机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百姓生活,筑牢文化自信根基;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多元文化业态,激发文化产业创新活力,加快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持续引导和扩大文旅消费,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王 寅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