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自驾游路线库

查攻略、做任务……一些年轻人为何热衷“打卡式旅游”

  “打卡式旅游”已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所谓“打卡式旅游”,就是以到达旅游景点为目的,在不同景点之间快速穿梭,进行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并拍下图片、视频发到网上,随时记录旅游过程。有人觉得,“打卡式旅游”流于形式,旅游体验感不足,也有人觉得旅游只要开心就好,“打卡”也能带来成就感。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1.1%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不少人热衷“打卡式旅游”。57.1%的受访者觉得“打卡式旅游”只为获得别人关注,旅游体验单一,42.4%的受访者觉得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看更多的景点。   受访者中,00后占2.0%,90后占31.8%,80后占47.2%,70后占14.8%,60后占3.7%。男性占46.7%,女性占53.3%。   81.1%受访者表示身边不少人热衷“打卡式旅游”   85后蔡阳(化名)是个旅行博主,在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她和朋友一起去了云南旅行。“我旅行时喜欢慢节奏地游山玩水,这样可以有更多时间感受旅游地的文化和魅力。”蔡阳认为,“打卡式旅游”像是一种快餐文化,“我身边也有人喜欢‘打卡式旅游’,感觉他们的旅游更像是在赶任务,到了一个景点匆忙看看,拍个照就赶往下一个”。   调查中,81.1%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不少人热衷“打卡式旅游”,其中22.2%的受访者表示有很多,58.9%的受访者觉得比较多。   在大连上学的袁婧觉得,热衷“打卡式旅游”的人,把旅游当作一种炫耀,所以会很在意自己在朋友圈发的照片。“不过这样旅游,很有可能到头来根本不记得自己究竟去了哪里,回来翻看发在朋友圈里的照片,可能都会觉得有些陌生了”。   调查显示,喜欢“打卡式旅游”的受访者占30.7%,60.7%的受访者喜欢深度旅游。交互分析发现,00后中喜欢“打卡式旅游”的人最多(42.5%),然后是90后(33.7%)。   57.1%的受访者觉得“打卡式旅游”只为获得别人关注,旅游体验不好,55.5%的受访者觉得这样的旅行浮于表面,没法深度感受景区魅力。   也有不少受访者对“打卡式旅游”表示认同,42.4%的受访者觉得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看更多的景点,39.4%的受访者觉得可以发掘和分享更多新奇的旅游景点。   “拍照‘打卡’也是一种记录的方式,只不过现在有很多社交平台,让人们有机会把旅行照片分享给大家。”在北京上学的95后安梦(化名)觉得,“打卡式旅游”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我也会把别人分享的好吃、好玩的地方,列为自己的旅行目的地,去过以后再拍照分享出去”。   广州某高校学生许鹏觉得,“打卡式旅游”是一种比较新的旅游方式,有的时候一些景点之所以让人愿意去打卡,就是因为新奇有趣。   袁婧觉得,景区文化缺乏“灵魂”是“打卡式旅游”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有的地方为了发展旅游业,打造了很多景点,但是没什么意思。比如有的地方因为拍了某个影视剧,带火了一些景点,但这些景点和其他地方的其实没什么两样。还有一些在网络上火爆的景点,可能就是入口设计得好,其实里面没什么好玩的,不值得大家花时间浏览”。   “现在一些热门景点,在假期里都是人满为患的状态,让人很难放慢脚步悠闲地旅游。”安梦说。   对于“打卡式旅游”出现的原因,62.1%的受访者归因于生活节奏快,休闲放松时间有限;60.3%的受访者归因于景点拥挤,没有办法深度游;42.1%的受访者归因于更多新奇的景点被发掘,值得打卡;37.0%的受访者归因于景区开发不足,不能吸引游客深度游。   73.0%受访者觉得旅行时应放慢脚步,感受旅游的乐趣   数据显示,64.0%的受访者认为旅行重要的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63.4%的受访者觉得是欣赏风光、感受自然美,61.4%的受访者觉得是休闲放松、舒缓压力。其他还有:融入当地、体验风土人情(51.4%),拍好看的照片、保存旅游记忆(36.8%),尝试新鲜事物、挑战自我(31.5%)以及分享旅游见闻、告诉别人所见所闻(21.8%)等。   “旅行在于释放压力,所以要选择让自己舒服的方式。‘打卡游’也好,深度游也好,关键在于是不是在这个过程获得了快乐。” 许鹏觉得,旅游方式不重要,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   袁婧觉得,要想让大家有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应该有更多高质量的景点。   提升旅游体验,73.0%的受访者建议尽可能放慢脚步,感受旅游的乐趣;61.3%的受访者建议合理地规划景区建设,开发有特点的景点;61.2%的受访者建议出发前做攻略,规划好行程;43.2%的受访者建议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让游客更愿意在景区中停留。   相比于旅行时的速度,蔡阳更加在意旅行的质量。“我觉得旅行的过程是最有意思的,虽然我也会在每次旅行结束后,整理照片发到微博上,但不会在旅行时只顾着看相机镜头,而忘记全身心地感受景点的魅力。”蔡阳认为,旅行时就应该好好看看美景,品尝当地的美食,在街头走一走,感受当地人的生活,让自己短暂地远离生活的喧嚣和烦恼。   “每次要出门前,我都会上网搜索别人的旅行日记、攻略,这让我对即将去的地方更加憧憬和期待。”安梦觉得,如果按照攻略去一个个景点“打卡”,有一种成就感,即使一些景点没有预期中那么好,也不会觉得失落,会当作旅途中的另一种体验。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山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