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经典/主题线路

黑龙江:冰封雪飘如诗画 文体赋能暖寒冬

  寒冬腊月,冰雪的降临给沉寂的黑土地带来无限生机。2021年元旦假期,不少游客专程来到黑龙江,在冰天雪地中迎接2021年的到来。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和“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确立,我国冰雪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黑龙江冰雪资源富集,作为中国最早开发冰雪、运营冰雪的省份,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传统固化的思维中突破,从解放思想中突围,化地理环境劣势为发展优势,充分利用冰天雪地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赛事、冰雪娱乐、冰雪装备、冰雪教育、冰雪节庆等,加快把“冷资源”催生为“热经济”。   文艺赋能 冰雪有了生命色彩   冬日的黑龙江,江河冰封、雪落大地。凿取雕琢,配之五彩霓虹,制成冰灯、雪雕,原本冷硬的冰雪便有了生命的色彩,绚烂起来。   入夜,从天空俯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炫彩的灯光,恢弘的冰雕建筑,仿佛童话世界的水晶宫殿一般。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孔庆滨介绍,今冬冰雪大世界最大的亮点是“一带一路”冰雪胜景,展现沿线17个国家的人文风情、文化内涵,同时凸显哈尔滨整体文化特质。开园当日,冰雪大世界就吸引近2万人共享冰雪奇观。   与冰雪大世界一街之隔的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上,冰雪被打造成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其中主雪塑《华夏神龙》长116米,高33米,由百余名雕刻师历时9天打造而成,炯炯有神的眼睛、飞卷的龙须,造型灵动、栩栩如生,寓意祝福民族振兴、人民安居乐业。来自重庆的游客尹杰一家人在雪雕前合影留念,尹杰高兴地说:“头一次看到这么多雪、这么精美的雪雕,简直是冰雪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非常震撼。”   黑龙江作为冰雪艺术发源地,给冰雪赋予创意文化的灵魂。从1963年第一届冰灯游园会的举办到2021年第三十七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拉开帷幕,跨越历史时空,原本冬季捕鱼的照明工具演变成黑龙江独特的文化符号,诠释着黑龙江人不畏严寒、娱乐冰雪的坚强和智慧。   2009年,冰灯被列入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于寒冬却消于阳春,水与火竟能相容,是物质而不能久存,非物质而年年再生,初为水而终于水,无骨却能成形,生命全在过程,堪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绝妙最独一无二之形式。”黑龙江冰灯冰雕技艺传承人艾辉说。   在黑龙江,冰雪不仅被雕刻家幻化成美景,还被收录在画家笔下,衍生出以表现冰雪大自然为主体的冰雪画派。“我的家乡在黑龙江肇东一个小村子。冬季,大地被冰雪覆盖,树上结满了树挂,房顶上也盖着绵软厚重的积雪,阳光照在地上、树上、房顶,晶莹闪耀、熠熠生辉,神奇而壮美。那时我就感叹,如果能将这美好的景象画下来该多好。”冰雪画创始人于志学表示,冰雪之美是他创作的动力之源。   古人表现雪景的典型画法为“留白”,即用水和墨调剂后在白色宣纸上绘画时留下空白处以示雪景。于志学认为“留白法”不足以完美表现北国大冰大雪的壮美景象。早在20世纪70年代,于志学秉承“继承不是重复,一切在于创造”的理念,以独特的矾墨语言和技法,开辟了中国画表现技法的新境界,提出“墨有韵、白有光”的中国水墨画审美内涵,创立了冰雪山水画独特的画法体系。这些独特的绘画技法将中国传统的用笔、用墨和宣纸等材料的表现境界进一步拓展,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阐发了“冷逸之美”等冰雪美学的核心思想,不仅填补了传统中国水墨画不能直接展现冰雪的空白,更让黑龙江冰雪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文旅融合 特色活动尽情体验   冬至大如年,数九过寒冬。2020年12月21日,在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市冬至文化节现场,上千名市民和游客聚集在初心广场,尽情享受本地民俗文化盛宴。铁锅炖江鱼、煮水饺、蒸豆包……来自广东的游客王晓琪品尝过一道道极具东北地方特色的美食后,又开始体验泼水成冰带来的奇妙乐趣。随着主持人的口令,热水从200余人组成的北字形方阵中统一泼出,一时间空中冰雾弥漫,划出一道道弧形美景。“来之前在网上看过很多人玩,真实感受下,非常过瘾,场面太壮观了。”王晓琪感叹。   点燃圣火、祭湖醒网、拖网拉鱼……2020年12月26日,在大庆市连环湖,一场热火朝天的冬捕正在进行。“鱼把头”及渔工们守在大网边,随着机械轮盘的转动,千米大网从冰湖内被徐徐拉起,冰面上也逐渐泛起水汽。鲢鱼、鳙鱼、鲤鱼……一条条大鱼在渔网中翻腾跳跃,大的有三四十斤,最小的也在五斤以上,冰湖腾鱼的壮观景象,让在场观者直呼过瘾,纷纷同鱼儿合影拍照,讨个“年年有余”的好彩头。   以前,每到冬季,大雪封门,影响生产生活,冰雪对于黑龙江人来说是灾害,是发展短板。如今,随着冰雪旅游的发展,黑龙江省不断挖掘黑土地特有的地域民俗文化、培育冬季文艺演出市场。哈尔滨采冰节、五大连池冬捕节、逊克雾凇节、伊春冰雪欢乐季……一项项文旅活动搅热了寒冬,不仅为黑龙江冰雪注入更多新内涵,也使越来越多的黑龙江人转变思想观念,重新认识冰雪、乐享冰雪、经营冰雪。   地处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的雪乡景区热闹非凡,雪韵大街上,游人走进雪乡剧场、雪乡文化展览馆等场馆,了解当地文化特点、地域特色、林区建设的历史发展进程。民俗木刻楞景观房、棒槌山寨……雪乡景区于吃住行中还原林区生产生活原貌,再现雪乡特色民俗文化。周长贵是当地居民,经营着一家家庭旅馆,生意红火,收入可观。在周长贵眼里,冰雪已经从稀松平常的自然之物变成了难得而宝贵的资源。“习近平总书记说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我体会太深了,现在年年冬天最盼的就是下雪,这里很多林场职工靠着冰雪过上了好日子”。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内,游客不仅能观赏异域建筑,还能享受视听盛宴,伴着弦乐曲《我爱你,塞北的雪》的演奏,听众浸身其中。   文体注力 线上线下动起来   在佳木斯市草帽村,晚饭后,村民杨丽娟打开手机准备听县里文化馆声乐教师的培训课。杨丽娟爱好唱歌,经常参加村里演出,希望能在专业老师指导下提升自己。“早些年,冬天农村没啥活动,天寒地冻的也不爱出门,不少人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唠闲嗑。现在随着文化活动的开展,村民都成文艺人啦。”   冬季天气寒冷,以往由于活动少,加之场地受限,住在农村的居民喜欢躲在家里“猫冬”。为营造文化暖冬,丰富各地群众文化生活,黑龙江省开展“冰天雪地美好生活”系列群众文化活动。2021年,全省各地将举行2万余场线上线下群众性演出、展览、培训,包括大型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结网络对子、种冰雪文化”培训等多个板块。   冰尜竞速、趣味冰壶、雪地足球、雪地穿越、雪仗对抗、速度滑冰、冰球赛……近年来,黑龙江省各地加大场地设施投入,开展系列冰雪体育活动,丰富群众冬季文化生活。   黑龙江是我国冰雪运动的大省和强省,随着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黑龙江省在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大力促进冰雪运动大众化。从2016年起,黑龙江省将每年的12月20日设立为“黑龙江省全民冰雪活动日”,鼓励国有冰雪体育场馆、设施有序向群众免费开放。   “动作要连贯”“要注意双脚节奏的变化”“腿要支撑住”……2020年12月18日,在哈尔滨第三中学冰上课堂,速度滑冰冬奥会冠军张虹给学生们进行现场指导,“虹基金体育教育进百校”活动于当天正式启动。据了解,由冬奥会冠军张虹发起的“虹基金”,于2020年9月20日在哈尔滨成立。“我们计划在黑龙江举办冰雪运动进校园,设置冬季运动课程、奥运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活动,还将筹办省级大众冰雪系列赛事,促进大众对奥运文化的了解,带动更多人了解冰雪知识、掌握冰雪技能、参与冰雪运动。”张虹表示。   “黑龙江省连续5年开展的‘赏冰乐雪’系列活动,累计带动和影响全国7000余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有效推动了群众冬季运动的普及,将我省打造成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核心区。”黑龙江省体育局局长陈哲说,“未来我们要多角度丰富创新冰雪体育产品,促进冰雪体育与文化、旅游、健康融合发展。”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