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自驾游路线库

英国“1066乡村”的文化旅游生意经

  原标题:英国“1066乡村”的文化旅游生意经         黑斯廷斯小镇渔港历史上用来存放捕鱼工具的木屋。 林卫光摄/光明图片      作为经验丰富的旅游大国,英国善于对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元素进行保护和开发,既赋予人们最佳的旅游体验,同时也推动英伦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在英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元素始终被认为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灵魂。文化旅游不仅在伦敦、爱丁堡这些历史名城备受重视,在一些乡村地区也同样得到推崇。   为了更好地了解英国乡村地区利用文化发展旅游的宝贵经验,记者近日走访了位于英国东南海岸的“1066乡村”地区,近距离感受到该地区如何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打好“文化牌”,通过历史保护和文化创新,吸引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年龄段的游客,以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这个一度走向衰退的沿海地区涅槃重生。采访过程中,记者接触到了众多活跃在当地旅游业中的个体经营者,他们对“1066乡村”充满热情,为该地区旅游事业的发展注入了不可或缺的活力。   1.改写英国历史进程的地方   “1066乡村”地区位于英国东南海岸的东萨塞克斯郡以内,是一片大约三四百平方公里的沿海乡村区域,该地区主要包括黑斯廷斯和巴特尔等几个知名小镇,也有一个受到世界各国游客喜爱的叫作拉伊的中世纪村庄。   该地区距离伦敦大约100公里,从伦敦出发沿着A21号公路驶入这一地区之后,一个个精致的小村庄和一望无际的绿色农场就会不断映入眼帘。驾车行驶在“1066乡村”,就如同在一幅精美的画卷中穿行。与该地区相邻的肯特郡因风光秀美而被称为“英格兰后花园”,而该地区的田园景色与肯特郡相比并不逊色。   “1066乡村”并非一个行政意义的区域名称,而是因为历史原因而形成这样一个习惯性叫法的地理概念。顾名思义,该地区的得名来自英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场战役——1066年黑斯廷斯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英格兰军队被来自法国西部的诺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法国史称吉约姆二世)击败,英国历史进程从此改写。   研究当地历史多年的杰夫·霍勤森告诉记者:“这场被写入英国历史教材的战役不仅在英国无人不知,即使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这些英语世界国家也广为人知。”他说,这场战役之所以对英国历史来说如此重要,一是因为这是英国最后一次在本土被外来力量征服;二是战争的结果为英国带来了外来文化,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的历史发展方向。   记者的采访从位于“1066乡村”地区核心位置的巴特尔小镇开始。这个小镇的名字在英语里是“战役”的意思,其实它就是黑斯廷斯战场的确切所在地。取胜之后,威廉下令在战斗发生地点兴建一所大型修道院,以让后人记住自己的战绩和历史贡献,修道院的名字被命名为巴特尔修道院。大批僧侣随后到来,带动了修道院周边区域的发展,巴特尔小镇也就逐渐产生和扩展起来。小镇至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   “1066乡村”的旅游发展主打“文化牌”,以1066战役为主要故事吸引游客,战役所在地巴特尔小镇的保护和开发自然受到该地区的高度重视。因为历史变迁,巴特尔修道院在威廉时代兴建的建筑现在只剩一些断壁残垣,但是后来在13世纪重新修建的建筑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修道院的旁边就是当年的战场,战场旁观光小径沿途有一系列解说牌,详细向游客介绍战役的具体过程。   巴特尔修道院的保护和开发早已交给英国最大的古迹保护组织“英格兰遗产”组织负责。年轻美丽的娜塔莎·威廉现在是“英格兰遗产”组织在巴特尔修道院的负责人,在这里已经工作长达9年,深知修道院的保护在发展当地旅游经济中的作用。   她告诉记者,很多到英国南方海边度假的游客,都会特意拿出一两天时间,来巴特尔修道院和古战场看一看,加深自己对这段给英国命运带来深远影响的历史的认识。她说,“英格兰遗产”组织近年来又投入资金,在修道院建筑内设立专门展览,并拍摄了关于战役的历史纪录片,以“更好地讲述1066年战役的故事”。   2.渔港内体验渔业文化   “1066年的战役是我们发展文化旅游的主线,但是这并非我们唯一的文化牌,我们这里还有传统的渔业文化,也有宝贵的建筑文化。”“1066乡村”旅游市场部工作人员简·伊利斯这样告诉记者。   在黑斯廷斯小镇的渔港,记者看到大量细高形状的黑色木屋。简·伊利斯解释说,黑斯廷斯早在威廉入侵英国之前,就已经有发达的渔业,这是一个有着悠久渔业文化的海滨小镇。渔港的这些黑色木屋年龄不等,有着100多年或者几百年的历史,它们其实是渔民用来存放渔网和其他捕鱼工具的储藏室。现在,当地政府出于历史文化保护的目的,已经将这些木屋列入受保护建筑名单,这意味着任何人都不能拆除或者改变这些木屋。伊利斯说,这些木屋现在已经是黑斯廷斯小镇传统渔业文化的象征,很多来“1066乡村”地区参观的游客都会特意来看看这些外观独特的建筑。   为了保护和传播当地渔业文化,2001年,黑斯廷斯小镇对渔港内的一座建于1854年的教堂进行改造,设立“渔民博物馆”,博物馆内展出了大量历史悠久的捕鱼工具,介绍当地渔业文化的历史。博物馆中心位置还摆放着一艘传统渔船,游客可以登船参观了解渔船结构和传统的捕鱼工作流程。   黑斯廷斯在保护当地渔业历史文化的同时,也重视渔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近年来,由于欧盟渔业政策的一些限制以及受到欧盟捕鱼配额的影响,当地渔业面临一定的困难。为了确保渔业文化的传承,“黑斯廷斯渔民保护协会”做了大量工作。该协会主席保罗·乔伊告诉记者,一些当地年轻人曾经尝试从事渔业工作,但是不高的收入和辛苦的工作让很多人最终放弃。针对这种情况,“黑斯廷斯渔民保护协会”广泛动员各界社会力量,不断为当地渔民寻求资金扶持,同时在与欧盟国家的渔业纠纷中维护当地渔民权益。保罗·乔伊介绍,当地渔民都使用长度在10米以下的渔船,遵循环境友好的捕鱼原则,确保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地政府保护政策帮助下,黑斯廷斯渔港尽管已有1000多年历史,但是至今仍然充满活力,游客在这里可以全面体验到当地传统的渔业文化,不仅可以参观渔船,也可以在众多海鲜摊位买到最新鲜的水产,还可以在渔港内不同价位的餐厅吃到美食。   索尼·艾略特是渔港区内一家海鲜店铺的老板,他的家族已经在这里经营150多年。40多年前,他接下家族生意,扎根渔港,不仅出售新鲜水产,也加工和出售各种熏鱼。他对记者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很高兴能为家乡经济的发展和渔业文化的保护贡献力量。“这是一个活力四射的渔港!”索尼自豪地说。   3.文化创新引来年轻游客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西班牙国内独裁统治的结束,英国游客更加看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气候和物价,开始“冷落”英国南部沿海地区,选择前往南欧度假。随着大量廉价航空公司的出现,英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旅游业雪上加霜,“1066乡村”地区也未能幸免,一度陷入衰退。   为了摆脱困境,“1066乡村”地区从本世纪初开始积极探索,寻求出路。该地区决定在文化创新上下功夫,除了打好传统的历史文化牌,还大力推动画廊、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推动旅游业的绝地重生。在实践中,“1066乡村”在文化创新中开辟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旅游发展道路,这个在传统上主要受到老年人喜欢的旅游区,现在开始吸引英国和世界各地的年轻游客。   简·伊利斯向记者介绍,该地区近年来特别注重画廊等文化展览场所的建设,让游客能够得到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在黑斯廷斯小镇的渔港附近,杰伍德画廊在2012年应运而生,展出现代和当代英国艺术作品,深受游客的喜爱。在当地一个叫作贝克斯希尔的海滨小镇,被列入英国一级保护建筑的“德拉沃尔展馆”,近年来也加大工作力度注重引入知名度高的艺术家前来展览。展馆负责人斯图特·德鲁告诉记者,展馆近年来在展览设计上,注重迎合年轻人的口味,以此给“1066乡村”地区的旅游业带来新的客源。   走进黑斯廷斯小镇的“索斯公园”,记者对当地政府发展旅游的创新力度和前卫思路由衷赞叹。“索斯公园”的前身是一个室内地下游泳池,在2016年被改造成小轮自行车场馆。场馆负责人马特·布朗介绍,“索斯公园”尽管位于一个英国小镇,但它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室内地下小轮车场馆,在业内知名度很高。他介绍,小轮车是深受世界各国年轻人喜欢的运动,分为小轮车竞速赛和以技巧为主的自由式小轮车比赛。2008年北京奥运上,小轮车竞速赛正式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自由式小轮车将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马特·布朗表示,“索斯公园”除了日常对公众开放之外,每年还组织6场大的赛事,其中最主要的国际大赛被命名为“黑斯廷斯战役”,每年9月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顶级选手参赛。赛事的举办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周边区域的旅馆房间每次都全部订空,当地餐饮业也从中受益很大。   4.“回归乡村就是回归我的文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1066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除了当地政府层面的推动外,也与一些对这个地区充满热情的旅游从业者们密不可分。   瑞贝卡·吉尔迪对“1066乡村”充满感情,她说:“这里才是真正英国生活方式的代表,伦敦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太大!”为了传播她心目中的“地道英国生活方式”,瑞贝卡在当地组织英国传统茶文化课程,向外国游客推广传统文化。瑞贝卡创业仅仅四年,却已经接待了数以万计的外国游客,其中,仅中国游客就已经有800人左右。瑞贝卡介绍,自己的中国学生中大多都是18岁到21岁的年轻人,他们对英国的茶具、饮茶方式、礼仪充满兴趣。   农场商店经营者苏珊娜·海威特出生在当地,年轻时离开家乡,先后在伦敦、迪拜等大城市生活。苏珊娜的丈夫克莱格也曾经为多家金融企业工作。几年前,苏珊娜和丈夫决定告别都市,回归家乡,在A21号公路旁买下一片地,兴建属于自己的农场商店。苏珊娜告诉记者,他的家族在当地有苹果园,多年前就在当地销售苹果,自己回乡创立一家农场商店,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家族事业的传承。   苏珊娜说自己在“1066乡村”地区长大,她深爱自己的家乡,“回归家乡就是回归我的文化”。苏珊娜的农场商店现在在当地已经知名度很高,很多从伦敦来的游客都会顺路进来参观,这里已经成为外地人了解当地饮食文化的一个窗口。   与落叶归根的苏珊娜不同,在这里经营民宿的凯伦·特维斯特是地道的“外来户”。凯伦在伦敦经营发廊20多年,生意兴隆。2017年,她卖掉在伦敦的房产,在黑斯廷斯小镇的中央街道购置一栋三层房子,开始经营民宿。“1066乡村”地区没有连锁酒店,民宿业相对更为发达。凯伦的民宿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房间一尘不染、宽敞舒适,凯伦在每个房间放了草帽,给一些怕晒的游客使用,当地海鸥较多,她还贴心地准备了耳塞,让一些不习惯海鸥声音的住客能安静入睡。凯伦告诉记者,她来到“1066乡村”,既是看好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也是喜欢这里人们之间相互熟悉亲密的“社区感”。   简·伊利斯说,类似凯伦·特维斯特这样创业者的到来,给“1066乡村”地区“注入了新的能量、带来了新的理念”,让该地区旅游业持续保持着活力。(林卫光)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