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周边周末游

小县城的皇家古刹为何能安然屹立千年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版图上,曾长期被北方游牧民族统治的东北及内蒙古地区,早在公元1020年建造了一座融合中华民族诸多文化内涵的旷世杰作,更为神奇的是,历经千年风雨,今天的她仍完美如初独立于世,这就是位于辽宁义县的辽代皇家寺院奉国寺。   千年古刹为何未被战火毁灭?木构建筑为何能千年不朽、屹立不倒?如此大体量、大面积、艺术水平高超的泥塑彩绘、壁画缘何出现在一千年前的山海关外辽西谷地?带着许许多多的疑问,记者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走进奉国寺。   揭开“千年国宝”的神秘面纱   奉国寺始建于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存有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彩绘泥塑造像群,历经辽、金、元、明、清,至今整整一千年仍保存完好。1961年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位于山海关外,锦州之北,北倚闾山、南望渤海,大凌河横贯东西。义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的历史建制,可上溯到战国时代的燕国辽西郡,在西汉时期设置为交黎县,东汉以后改称昌黎。辽宋时期,这里是辽中京道的宜州。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改宜州为义州,属北京道。明代改州治为卫城,属辽东指挥使司。清代废卫城,恢复义州。入民国后,义州于民国2年改为义县,沿用至今。   “一座伟大的建筑,往往就是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化象征。义县奉国寺大殿就是这样一座蕴含了中华民族诸多文化内涵的旷世杰作。”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如此评价。   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一代宗师》曾在海内外斩获多项大奖,此片正是取景于奉国寺。电影开篇的背景用的是奉国寺的壁画,片中有一组镜头,摄影机从大殿上的七尊佛像前缓缓扫过,那种令人眩晕的艺术之美,以及恢宏气魄直抵观众的内心。   可以说,凡第一次来到奉国寺的人,无不被其庄严、恢宏、壮美的气度所震撼。   北方初夏的清晨,阳光柔和地照向这片黛瓦红墙。记者一行来到奉国寺,进入山门,奉国寺大殿的身姿豁然展现,它的全部轮廓牢牢吸引住观者的视线。宏伟的大殿,与观者隔着漫长笔直的甬路、内山门、牌楼、天王殿和层层的绿树,仿佛一位隔着层层面纱的美人,让人愈发想近前一探究竟。   步下台阶,走上甬路,道路两侧绿树成阵、庭院开阔。漫长甬路的尽头,内山门前静卧两只石狮,使用本地特有的一种深褐石料,看起来像是铁铸的一般。沿建筑中轴线穿过层层空间,进入礼仪之门后,奉国寺大殿呈现在面前,其气宇轩昂,殿堂深邃,雄踞于高台之上,在月台上左右钟鼓二亭的对比衬托之下,愈加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震撼。   这座单体面积1800平方米,中国现存最大的九开间大殿——大雄殿。其形制为五脊单檐庑殿式,筑于高3米的台基之上,面阔九间,长55米,进深五间,宽33米,含月台高达24米。   走近大殿,最先看见殿内阳光照射的部分,历尽沧桑斑驳的地面、森森而立的殿柱与碑碣。进入高大的殿门,仿佛置身于艺术殿堂。抬眼望去,雕塑群高大、庄严、生动;木构梁架上的彩绘,色彩艳丽,美轮美奂。   义县文物局局长王飞告诉记者,奉国寺是中国古代保存至今,最为宏大和最为完整的单檐木构建筑,殿内存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彩绘泥塑造像群,它的价值体现在建筑、木构梁架上的绘画、雕塑、石刻、壁画等多方面。   据王飞介绍,大雄殿内遗存的建筑彩绘约4000平方米,主要绘于大雄殿梁架及斗拱内侧及内槽斗拱上,全部为辽代原作。这批彩绘不仅年代早,而且数量多,保存完整,艺术价值极高。彩绘内容包括飞天42幅,莲(荷)花、牡丹、海石榴等若干幅,其中,飞天在我国古代建筑彩绘中极为罕见,在建筑艺术史和美术史上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物鉴赏家杨仁恺先生在《中国书画》一书中评价辽代彩绘时指出“奉国寺大雄殿梁架上彩绘依然保存很好,光彩夺目,其中的飞天造型特佳,犹存唐代风标,甚为稀见。”   王飞说,奉国寺大殿出檐深远,气势宏伟,庄严肃穆,与南方建筑比较夸张的飞檐转角相比,奉国寺大殿屋檐更为平缓,体现出北方辽代粗犷而厚重的风格特点。   广袤的辽西腹地为何建有皇家寺院   谈到奉国寺,有必要先回顾一下兴建这座建筑的历史背景,那就是雄踞中国北方两个多世纪的由契丹人建立的大辽国。魏晋之前,契丹人已经居住在今天的内蒙古、辽西一带,与中原政权屡有战争冲突。不过,也就是在常年的部族冲突中,契丹人逐渐吸收了汉文化的影响。据《辽史》记载,契丹人早就宣称他们是黄帝或炎帝的后裔,与汉族等其他中原民族一样是炎黄子孙。他们至少在唐代末年开始就以汉化为重要国策,有意愿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   公元907年,唐代结束,中原大地开始进入“五代十国”的割据时期。也就是这一年,史称辽太祖的耶律阿保机被拥立为契丹国主。   那么,这座距今整整千年的辽国皇家寺院为何选址义县小城?历史学家和考古界专家对此有多种说法,这也是学术界多年来一直争论的话题。但其中公认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奉国寺为辽国第六位皇帝——圣宗皇帝耶律隆绪,为缅怀母亲萧绰(字燕燕,人称萧太后)所建。   萧绰即是在戏剧舞台上为后人所熟知的萧太后,为辽景宗的皇后、辽“四朝老臣”北府宰相萧思温的第三女,历史上是辽国非常有才略、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当时,因景宗皇帝体弱多病,有时无法上朝。即史载为:“及即位,婴风疾,多不视朝。”因此,处理朝中军政大事,多由皇后萧绰代理。这就是《契丹国志》卷六所记载的“刑赏政事,用兵追讨,皆皇后决之,帝卧床榻间,拱手而已”。   辽乾享四年(公元982年)九月二十四日,景宗皇帝逝世,他的儿子耶律隆绪即位,即圣宗。萧绰被尊封为“承天皇太后”。统和二十七年(公元1009年),萧绰归政于辽圣宗,不再摄政。同年十二月,病逝于行宫,享年五十七岁。   义县,辽称宜州,居辽中京(大定府,遗址位于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之东,正是承天太后萧绰的出生地,也是其家族封地,又是皇帝册封的皇族头下州(城)的风水宝地,更是辽国皇帝朝拜五大镇山之一的北镇医巫闾山(辽陵祖陵)的必经之地,在当时具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政治意义。因此,圣宗皇帝才会选址于白狼水(今大凌河)、闾山西麓的宜州城外风水要穴,建造规模如此宏大的奉国寺。   解开奉国寺历经劫难仍安好的谜团   人类的历史,书写于史书,也书写于建筑。法国诗人、社会学家色伽兰曾说:“西方的历史是用石头写就的。”那么,中国则是用木头书写了历史。经过历年的考察研究,可以确认建造于中唐至北宋末年(含同时期的辽代)的木构建筑,迄今不过六十余处,其中义县奉国寺大雄殿尤以震撼人心魄的大体量、大气势雄冠千古。   历经千载,奉国寺不可思议地经历了几次历史上的劫难,而雄姿依然。   一劫——金灭辽战争。二劫——元灭金战争。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碑刻记载:“……兵起,辽金遗刹,一炬列殆尽,独奉国寺孑然而在……”三劫——元代大地震。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武平(今宁城)发生强烈地震,地震波及奉国寺,周边房屋均坍塌,而奉国寺殿宇仍巍然屹立。四劫——辽沈战役义县攻坚战。1948年10月1日,奉国寺大雄殿殿顶被一枚炸弹击穿,炮弹落在佛祖释迦牟尼佛双手之中,有惊无险的是炮弹没能爆炸,只是损伤了佛像右手(1950年,原辽西省拨专款派文物专家刘谦对其修复)。神奇的是另有两枚炸弹落在寺院中也成了哑弹。   对于一座千年古刹来说,历经千年依旧保护得如此完整,堪称奇迹。王飞说,金国灭辽国打得十分惨烈,此后在元灭金的残酷战争中,疆域内上千座寺院遭灾难性破坏,在这种政权更迭的无数次战争中,奉国寺却屡屡意外地保留了下来,至今都是解不开的谜团。也许正是奉国寺偏居关外一隅,远离城市而使她能躲过战火的焚毁,得以保全。至于元代大地震中,奉国寺为何也未伤及毫毛,主要是木构榫卯建筑的构造特点起了作用。大雄殿是以木结构的柱、斗拱、梁、坊组成的框架,由巨大的木柱支撑起屋脊,木柱实际上是平置在石柱础上,而非埋于地下,当地震来临时,木柱与石柱础之间可以错位,起到了化解地震波的作用,木柱在晃动之后又可以归位,使整体建筑安然无损。木构建筑中运用的这种力学原理,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奉国寺管理所所长康海鹰告诉记者,整个大雄殿1800平方米,只用了48根巨大木柱,墙里28根,殿里20根。历经千年木柱不腐不朽不倒,这和当时的设计构造有很大的关系。奉国寺的建造充分体现了古代人建造技术的科学性和精湛技艺,比如大殿下面的月台是用夯土堆成的,大殿的木柱立于石柱础上,避免了木柱埋进土壤致腐朽的破坏性。而木柱的选材皆为成长千年的挺拔油松,至今还有松油涌出,这种木材的“生命力”很是神奇,既能防蛀防潮湿,又不易风化腐朽。   修复和保护让千年古寺走向不朽   在大雄殿内,记者见到了正在对文物进行修复的多名工作人员。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研究员马琳燕告诉记者,奉国寺整个建筑连同大雄殿内保存的辽代彩塑、彩绘等艺术品,因岁月的流逝而自然风化、破损严重,彩塑造像身上的颜料起甲、龟裂、酥碱、脱落趋势明显,浮尘也对其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按照国家文物局的安排,从去年开始对这里的文物有计划地开始修复,目前一期工程主要对殿内的彩绘泥塑造像进行修复。   正在现场进行施工的陕西省文物保护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洪说,文物修复是一项非常细致且耗时很长的工程,要做到慎之又慎,不能有一点马虎,而且文物修复最好使用原材质、原工艺。文物是什么样,我们就尽可能用同样的东西来修复。   据王飞介绍,历朝历代对奉国寺都有过维修和保护。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奉国寺的维修项目不断,保护现状明显改观。从1950年开始,国家就相继修复了战争中损坏的大雄殿屋顶、彩绘泥塑造像断臂等。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奉国寺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使保护工作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1984年至1989年,国家文物局设计施工,对奉国寺的维修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王飞说,这次维修共耗资五百万元,针对梁架立柱走闪,个别木构件损坏,进行修补墩接,修旧如旧。更换修补残破的椽子、望板和瓦顶;加固柱、梁、坊和斗拱;重新砌筑了四周檐墙;加固了山墙上壁画,揭取明代坎窗下面壁画;加固修缮了月台等。   历尽千年,在不断地修复和保护中,奉国寺至今仍散发着不朽的历史文化艺术光辉,以它突出的特色和完美的遗存,使辉煌的中华文化艺术,通过建筑、雕塑、彩绘等艺术形式展现给世人。   离开奉国寺时,已近黄昏,夕阳在大雄殿铅灰色的巨大屋顶上,涂抹出金黄色的光芒,使这座千年古寺显得愈加的庄严和神秘。(张非非 赵洪南)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