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景点百科

二、文物建筑类博物馆与狭义遗址博物馆的异同

  提要:遗址博物馆是博物馆家族中的一个重要类型,然而在我国尚无公认的定义,在实际应用中比较混乱。其实遗址博物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遗址博物馆是用以保护和研究人类历史所遗留的非移动性文化遗产和自然界的遗迹,狭义遗址博物馆指依托考古遗址建立的博物馆。比较典型的是文物古建类的博物馆,属广义遗址博物馆,却非狭义博物馆。研究博物馆的类型区分,可以更科学地把握某一类型博物馆的特点与规律,进而有针对性的发挥分类指导的作用。   关键词:遗址博物馆广义狭义考古文物古建   遗址博物馆是博物馆家族中的一个重要类型。自我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于1958年建立后,我国博物馆工作者对此领域的研究就此开始,遗址博物馆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在国民生活中发挥中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究竟什么是遗址,什么是遗址博物馆?目前在我国尚无统一的定义。其实遗址博物馆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辨析二者的异同,关系到不同类型博物馆的分类指导。   一、遗址、遗址博物馆的广义与狭义概念   遗址博物馆是博物馆家族中一个重要类型。自我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于1958年建立后,我国博物馆工作者对此领域的研究就此开始。遗址博物馆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在国民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究竟什么是遗址,什么是遗址博物馆?目前在我国尚无统一的定义。   《辞海》将“遗址”词条释为:“指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城堡、村落、住室、作坊和寺庙等基址。”正如孙霄先生所说,这种定义难以涵盖属自然科学范畴的古生物遗留下来的基址。《现代汉语词典》对“遗址”的解释则为“毁坏的年代较久的建筑物所在的地方”,按照这种说法不论是古代的、还是近现代的,无论是人类的还是自然界的,都可称为遗址。郭向东先生也认为,遗址博物馆的“遗址”不同于考古学意义上的“遗址”,它是泛称,泛指一切人类或自然遗存所在的地方。相较而言,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比较准确:遗址是指“人类和自然界遗留下来的非移动性文化载体”,从考古学角度,遗址“可细分为城堡废址、宫殿址、村址、居址、作坊址、寺庙址等,还包括当时的一些经济性的建筑遗存,如山地矿穴、采石坑、窖穴、仓库、水渠、水井、窑址等;防卫性的设施如壕沟、栅栏、围墙、边塞烽燧、长城、界壕及屯戌遗址也属此类”。   吴永琪、李淑萍、张文立为遗址博物馆定义为:在古文化遗址上建立起的针对该遗址文化进行保护、研究、陈列的专门性博物馆就叫遗址博物馆。认为遗址博物馆可以分为自然的、历史的、科技的三类。《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包括以后几批名单的通知,其分类是:(一)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二)石窟寺(三)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四)石刻及其他(五)古遗址(六)古墓葬。其中(一)、(五)分别为革命遗址和古遗址,说明在实际应用中,遗址按时间的先后至少可以分为这两类,因此若在定义中将遗址限定为古文化遗址,显然是不全面的,因而也是不够科学的。   郭向东先生认为遗址博物馆可划分为历史类和自然类两种类型,从前述分析可见,这显然没有问题。他认为历史类遗址博物馆又可分为历史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博物馆(即笔者所称的狭义博物馆),但他同时指出,一部分名人故居、纪念馆也属于遗址博物馆,显然名人故居、纪念馆等难以涵盖在他所划分的历史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博物馆之列,因而这种分类方式也是欠周全的。   孙霄将遗址博物馆定义为“遗址博物馆是用以保护和研究人类历史所遗留的非移动性文化遗产和自然界的遗迹。其中包括城堡、村落、住室、作坊、寺庙、陵园以及有纪念性的旧址和古生物化石现场等。并以收藏和陈列遗址出土物为主,使之对公民进行科学、历史、文化知识传播的宣传教育机构。”笔者认为,这是相对准确的广义的遗址博物馆的概念。   应该说遗址在不同的讨论和应用中,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内涵,以上所讨论的是广义的遗址。广义的遗址可以说包罗万象,古建筑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即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成立于1993年。协会的业务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沿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古迹”概念,指在历史、艺术、科学、建筑或人类学方面具有价值的一切建筑物和建筑群,以及其环境和有关固定陈设、附属物等。其中包括历史的雕刻、题记、壁画、石窟,及其他各种具有考古意义的、不可移动的纪念物。“遗址”概念,指在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具有价值,并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的地下或水下人类文化遗存、地上残址或景观,包括人工作品和人与自然的共同产物。此处遗址指地下、水下遗存或者地上残址,因而是狭义的遗址概念。   在狭义的遗址概念中,文物建筑是排除在遗址之外的,遗址与考古密切相关,有的学者认为“遗址”可理解为“特定区域内考古遗迹及相关物的总和”。   狭义的遗址概念应用也是很广泛的。2005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在中国西安的第十五届大会通过的《西安宣言》,古建筑、古遗址二者往往并列提出;《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中列出的分类:(一)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二)石窟寺(三)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四)石刻及其他(五)古遗址(六)古墓葬,其中革命遗址、古遗址都是狭义的遗址概念;无独有偶,2008年《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暂不实行全部免费开放;中国博物馆协会下各专业委员会设有史前遗址、考古与遗址专委会。   崔光海先生在《中国遗址博物馆建筑研究初探》认为,遗址博物馆是指“在遗址保护区划内,以遗址保护为前提,以遗址价值展示为目的,对文化和自然遗址本体及(或)其附属的可移动文物进行保护、研究、收藏和展示的专门机构”。张男先生在《遗址博物馆建筑研究》认为,遗址博物馆是指“建立在遗址之上或遗址区范围内的以保护遗址、研究遗址和展示遗址为其主要任务的博物馆”。前国家文物局局长,现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据后二者认为遗址博物馆是指“依托考古遗址,以发掘、保护、研究、展示为主要功能的专题博物馆”。单院长定义的显然属于狭义的遗址博物馆。   区分遗址与遗址博物馆的广义和狭义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直接关系到遗址博物馆数量的统计;其次,关系到博物馆的分类,进而关系到不同类型博物馆的分类指导。《中国博物馆学基础》指出,博物馆类型的研究和区分,对博物馆事业建设和博物馆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它们各项具体业务活动中,也决定了它们的社会职能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同时不同类型的博物馆的组织管理、人才构成、经费来源和使用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别。所以,研究博物馆的类型区分,可以更科学地把握某一类型博物馆的特点与规律,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各类型博物馆的专业方向,切合实际地制定各类型博物馆的工作方针。分类细致有助于同类性质的博物馆相互借鉴,博采众长,共同提高。   恭王府属于文物建筑类,在广义的遗址博物馆范畴内,却不属于狭义的遗址博物馆。   北京文物局官方网站北京文博目前公布北京地区的博物馆为151家,其中免费开放的为68家。按照2008年《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暂不实行全部免费开放,因此,北京地区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为83家,约占总数的55%,占据全市博物馆的半壁江山之多,因此对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有必要给予充分的关注。   在该网站,北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名下列有周口店遗址、琉璃河遗址、圆明园遗址、金中都水关遗址、景山、十字寺遗址、元大都城墙遗址,古建筑下列有66处,著名的如故宫、天坛、北海、颐和园等均在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景山与天坛、北海的情况非常类似,而二者却分列不同的名目,说明了古建筑、遗址的界限模糊,以致容易混淆。   1.狭义遗址博物馆   北京市有以下遗址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口店遗址分遗址区和博物馆两部分。遗址区有著名的猿人洞、新洞、山顶洞等多个化石地点。自发掘以来,共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发掘出土代表40多个“北京人”的化石遗骸,10多万件石器,近200种动物化石及大量的用火遗迹等,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类化石宝库和古人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年代学、环境学及岩溶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基地;博物馆包含七个展厅,藏有大量珍贵的文化遗物、动物化石、石器,以图文并茂的展示形式向观众诠释了周口店遗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馆内还有三维动画、模拟发掘、动手制作、磨制骨针、模型装架等特色科普互动项目。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西周燕都遗址因其发现地被称为琉璃河遗址。琉璃河遗址是迄今西周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处城址、宫殿区和诸侯墓地同时并存的遗址,出土的大量带“匽侯”铭文的器物,证明了这里就是三千多年前燕国的都城所在地。博物馆坐落在西周燕都遗址的东城墙外。展出文物数百件,有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漆木器和甲骨等,尤以四座原址保留的墓葬和车马坑为特色。   金中都水关遗址上半部建筑已经不存,现存的是基础底部,保持较完整。遗址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进行了考古清理和发掘,是目前唯一一处经过正式考古发掘的辽金时期的水利设施。为将遗址永久保存下来在此基础上建立辽金城垣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集中收藏、展示辽金两代历史文化的遗址型博物馆。   十字寺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唯一比较完整的景教寺院遗址,殿宇已毁坏,其遗物尚有寺庙地基,汉白玉石碑两通等。   元大都城墙遗址现存遗迹为当时之北城墙东段,建有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   从以上北京市的古遗址文物保护单位可看出,遗址基本上是指与考古发掘相关的狭义的遗址,遗址利用有博物馆和公园两个方向:如果遗址出土有文物,多建立博物馆进行展示、保护、研究及利用。如果遗址没有文物,多建立公园对外开放。对于遗址来说,保护是第一位的,如周口店遗址质量环境方针中,保护为主列为首,管理理念中“加强保护”同样列于首位。   遗址博物馆的本质属性在于不可移动性,不像其他博物馆,馆址的选择比较自由。吴永琪等先生认为,遗址博物馆的这种特性,还决定了博物馆特点中以下几个重要方面。第一,它的展品是断代的、专题的、相对单一的。作为历史性的博物馆来说,遗址博物馆的展品是断代的、专题的。第二,它的展品、藏品是不可替代的。遗址博物馆的收藏品、展出品其绝对的多数是遗址出土的,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第三,遗址是观众参观的主体。一般来说,遗址博物馆中,遗址及遗址中的文物才是观众参观的主体。秦俑博物馆中,观众进馆后绝大多数是直奔主题,即先到一、二、三号俑坑展厅中去看,观众进入了遗址,便直觉地进入了一个特殊的与遗址相近的时空中,看完遗址,然后有时间才去看陈列室。第四,遗址博物馆的藏品的保护和管理不仅在库房,更重要的是在遗址中。因为大多数的藏品在遗址内,而不在库房内。除了对遗址内的藏品要加以保护外,还要对遗址本身认真保护。因为,遗址本身也是人类文化的遗存,它既是藏品的载体,同时自身也是藏品,是遗址博物馆赖之存在的基础,没有了遗址,这个博物馆也便无以存在了。第五,正是由于遗址的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不可替代性,观众参观的主体性以及文物和遗址保护的特殊性,使遗址博物馆的科学研究、宣传讲解、陈列设计、建筑布局等,包括博物馆内的其他工作如保卫、管理、服务等,也必须围绕遗址博物馆的特点来设计和安排自己的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这些与其他非遗址性的博物馆都是很不相同的。   2.文物古建类博物馆   吴永琪先生概括的以上遗址博物馆的特点,确切地说应该是狭义遗址博物馆的特点。很多文物古建类的博物馆不具备上述特点。为了保护文物古建而建立的博物馆,由于时代变迁、世事变化等原因,有些没有藏品或藏品不丰,或者其他原因,不得不改变古建的原有功能,而借建立博物馆之机,赋予其全新的内涵。理智先生认为,遗址博物馆必须以所依据的遗址为主要展出对象,才是名符其实的。利用古建筑为馆址建立的地方历史博物馆,是不宜列人遗址博物馆的。其实正是因为没有对遗址博物馆进行广义和狭义区分才造成的。   下面以北京市文物局下属的博物馆为例进行说明:旧首都博物馆建立在孔庙与国子监之内,后来首都博物馆从旧址搬离,新馆位于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除了旧址面积局促难以容纳丰富的功能,难以展现首都形象之外,我想,首都博物馆和孔庙与国子监的文化内涵双重定位的冲突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在北京先农坛建立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虽然也在开展先农坛历史文化展,但博物馆主题却是几不相干的古代建筑;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在真觉寺(俗称五塔寺)的旧址上建立,是以石刻分类的露天博物馆。五塔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毁于清末。目前原寺内的多层院落早已无存,只有中轴线上尚存的金刚宝座。这是同类型塔中历史最久、雕刻最为精美的大型石质塔。应该说在其旧址建立石刻博物馆,与石质塔在内涵上还是比较吻合的;北京艺术博物馆坐落于明清古刹万寿寺内,万寿寺是明清两代皇家的家庙;德胜门箭楼是明清北京内城保存至今的两座箭楼之一,在此成立了北京古代钱币博物馆;北京文博交流馆于1992年在智化寺文物保管所的基础上成立,智化寺由明英宗太监王振所建。在北京市文物局下属的17家博物馆中,以上5家博物馆赋予了文物古建全新的内涵,近1/3,这个比例是不低的。   富有文物的文物古建类博物馆与狭义遗址博物馆表现的藏品特征也是不完全一致的。如故宫博物院,藏有历朝历代的珍稀藏品180万件,而并非局限于某个年代,有些藏品与其他博物馆雷同,并非完全不可替代。   除了藏品之外,文物古建类博物馆多利用现存的古建筑作为馆舍,与遗址博物馆在原地或遗址保护区范围内新建是截然不同的。古建筑作为馆舍,作为展厅,会受到文物保护的限制,二者存在一定的冲突,需要妥善地加以解决:古建筑要求保持其真实性、完整性,内部结构不能随意改变,甚至不能在墙上钉一颗钉子,而展厅则有温湿度、光照、观众参观舒适度等其他要求。   探讨文物古建类博物馆与狭义遗址博物馆的不同,旨在引起行业主管部门以及从业者的重视,尽早精细分类研究,以便集聚行业合力,促进共同发展。目前探讨狭义的遗址博物馆的论文较多,而文物古建类的成果较少。事实上,孙霄先生已在《遗址类型研究》中,在历史类遗址中按照原物质形态进行了划分,如住所类分为洞穴、半地穴、干栏、府第等居址,我认为是有必要的。   3.文物古建类博物馆与狭义的遗址博物馆的相同点是什么呢?   首先,文物古建与遗址都具有不可移动性、不可再生性。   其次,保护的对象一致。古建类博物馆除了需要保护藏品,更重要的是保护古建,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与遗址博物馆要保护好遗址本身如出一辙。   第三,参观的对象一致。虽然有些文物古建博物馆赋予了全新的功能,但古建却是最大的实物展品。这与遗址本身即是最大的实物展品是一致的。吴永琪先生说,遗址博物馆不但同一般博物馆一样拥有文物,而且还拥有文物出土的遗址,文物直接在遗址上展览,使观众在遗址中更具有深切的历史感,更容易受到环境的感染而见景生情。所以其社会功能的发挥更直观、更显著。正如单霁翔院长所说,这是任何新建的博物馆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新建的博物馆中,虽然也可以通过陈列展览的组合布置使人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但毕竟是人为营造。而历史建筑旧址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进行必要的总体环境设计,可以创造出真实可信的历史环境。   第四,遗址博物馆的文化特质首先表现在对遗址历史文化信息的解读与反映。作为可移动文物的原生载体和不可移动文物本体,遗址本身就代表了根植于特定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中的,产生、繁荣最后又沉寂于此的一定时间和空间内人类活动的全部。其历史遗存中蕴藏的丰富考古信息、遗产地的民间生活、传统习俗、艺术甚至宗教文化底蕴、以及遗址本体及其周围环境所呈现的空间形态特点等等,都能够给设计者以强有力的启示和影响。所以与其他类型建筑相比较,遗址博物馆天然地会带有历史的和地域的双重文化色彩。古建类博物馆也同样具有这一文化特质。   4.文物古建类博物馆的名称   再看国际社会是如何冠名广义和狭义遗址博物馆的呢?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主持下,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ntenationalCouncilonMonumentsandSites(ICOMOS))从国际博物馆协会分离出来,成为古迹遗址保护和修复领域唯一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目前国际博协各专业委员会中有历史建筑博物馆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tteeforHistoricHouseMuseums,缩写DEMHIST),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该委员会的主题为“古建筑博物馆与宫殿保护中的原真性。”集中探讨古建筑保护与展示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即原真性与模拟性等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的Site可与我国博物馆界定义的广义遗址博物馆的概念相当,只要在原地点的皆可称之为site,而HistoricHouseMuseums从字面与含义上看,则显然与文物古建博物馆相当,至于名称叫古建筑博物馆还是叫历史建筑博物馆抑或旧址,则需视我国是否对此类建筑予以统一的命名而定了。   前国家文物局局长、现故宫博物馆院长单霁翔先生在其专著《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关于广义博物馆的思考》,在旧址博物馆里以恭王府、故宫等作为展示建筑旧址文化面貌的案例,他用旧址博物馆这一名称指代文物建筑,以与遗址博物馆相区分,笔者认为这不失为一个办法。   (作者郝黎,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教育传播部研究馆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学术观点】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