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出行攻略

跟着文学去旅行缘何受欢迎

  五月的荆楚大地,文学给许多游客带来别样风景。在武汉,《夜上黄鹤楼》国潮夜宴场场爆满,霓裳巡游与赛博国乐碰撞出火花,“梦回太白”对诗互动让人们诗情澎湃。在屈原故里秭归,吟诵大会诵出“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千年回响。   如果说影视化让文学地标“可见”,而科技赋能则拓展了沉浸式体验的维度。夜幕低垂,武汉黄鹤楼化为巨幕,灯光编织出仙鹤翩跹的空灵之境,历代文人赞美黄鹤楼的诗句巧妙融入光影之中。“五一”假期前3天,这座1800年历史的黄鹤楼共接待游客超13万人次。而在三国赤壁古战场,沉浸式演艺与科技的结合让《三国演义》的经典战役实景再现。《赤壁·借东风》大型实景剧运用全息投影、光影特效等科技手段,将古战场的恢宏场景立体呈现,游客仿若置身于金戈铁马的激烈战场。赤壁大战陈列馆创新运用VR、全息投影、数字互动等技术,为游客打造出“虚拟穿越赤壁之战”的震撼体验。这些创新实践让千年文脉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与此同时,在江苏,茅盾文学奖作品《北上》的影视化改编及文旅联动激活了大运河的文化基因。《北上》以京杭大运河为叙事空间,通过1901年意大利人“小波罗”的寻亲之旅与2014年运河申遗两条时空线索,交织出运河百年的沧桑巨变与民族记忆。小说展现了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同名电视剧热播后,带火了取景地昆山巴城老街、淮安花街等运河沿线的文旅。游客漫步在青石板街道、石拱桥、运河码头,仿佛置身于小说中的世界,实现了从文学想象到现实场景的跨越。   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巴城老街挤满了八方而来的游客,巴城老街客流量达12.7万人次,同比增长273.5%。而《北上》剧中一句“长鱼面暖胃又暖心”,直接带动淮安河下古镇长鱼面店销量提升超3倍。游客还可以扮演剧中角色,乘花船沿运河游览,在精准复刻的剧中场景感受运河文化魅力。这种“文学导览”模式,成功将静态的历史遗存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现场。   今年“五一”假期,各地文旅盛景再次印证:当文学经典从纸页走向山水,深层的文化记忆便被重新唤醒。文学作为文旅“催化剂”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激活文化记忆、唤醒情感共鸣和铸就精神价值。   许多旅游目的地拥有厚重历史,但因为缺乏生动的叙事表达,而成了静态展陈。而文学作品将沉睡的文化记忆重新唤醒,赋予其可感知的温度与生命力。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提出了“记忆之场”理论,指出民族记忆需要物质载体和仪式实践才能得以延续。文学作品正是这样一种特殊的“记忆之场”,它通过叙事重构将抽象的历史转化为具象的体验。   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就是典型例证,小说以盛唐长安为背景,凭借紧凑的情节与严谨的考据,再现了千年古都的市井烟火与盛唐气象。同名影视剧热播后,“长安”不再只是历史教科书上的名词,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文化符号。当地文旅部门以小说中的文化场景为蓝本,打造出闻名全国的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五一”假期,西安主题街区再掀旅游高潮,游客手持纸扇身着唐装,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区,在飞檐斗拱间欣赏《霓裳羽衣舞》的曼妙姿态,在繁华坊市聆听胡琴与琵琶的悠扬合奏;长安十二味的市井小吃和琳琅满目的美食瞬间将游客带回“贵人御馔,尽供胡食”的盛唐场景。当文字叙事转化为身临其境的体验,历史由此焕发新生,游客成为记忆的参与者。   旅行的本质是寻求差异化的体验,但真正打动人心的,往往是情感上的归属感。人文主义地理学家段义孚的“恋地情结”理论指出,人类会对特定地理环境产生情感依附。而文学正是这种情感的编码器和放大器,文学作品通过细腻的叙事和生动的人物塑造,将抽象的地理空间转化为饱含情感意义的“地方”。正如鲁迅的《故乡》《孔乙己》等作品,让绍兴的乌篷船、咸亨酒店、百草园不再是普通的地标,而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游客寻访鲁迅故里,实则是寻找“闰土”“孔乙己”生活过的痕迹——那方戏台是否演过社戏?那条石板路是否走过鲁迅?文学通过意象的重复与情感的累积,使物理空间获得诗意的维度。当读者踏入作家笔下的场景时,实际是进行一种“诗性空间”的验证与朝圣。这种情感联结,让旅游从“看风景”升华为“寻故事”,而文学正是最动人的脚本。   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成为跨越时空的旅行指南,是因为这些作品完成了一场深刻的精神赋魅——将冰冷的物理空间幻化为充满生命张力的意义空间,使寻常的山水草木焕发出独特的精神品格。这种神奇的点化就是精神的洗礼:崔颢写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让一座江畔楼阁承载了千年文人的离愁别绪;而沈从文用《边城》为湘西小镇赋予了最淳朴的人性光辉。当游客循着文字探访这些地方时,寻找的从来不是眼前的风景,而是文学为山河镀上的那层精神之光。   这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生动实践,不仅为地域发展注入了持久活力,还让每一次旅行都变成文化的重逢。当文学与山河相遇,风景便成了诗行,旅行便成了阅读——我们终将在“字里行间”,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原乡。   作者:陈丽娟(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