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自驾游路线库

佩特拉,约旦神奇水城

  本报赴约旦特派记者 高颖   “一座玫瑰红色的城市,有时间的一半古老。”佩特拉(petra)声名鹊起,部分受益于英国诗人约翰·伯根1845年创作的这首《致佩特拉》。如今,提到佩特拉,会想起电影《夺宝奇兵3》中的圣杯所在地、《变形金刚2》中至尊金刚的墓地,游戏《文明6》和《守望先锋》,等等。佩特拉,越来越为众人所知,然而,关于它,仍然还有太多的谜团尚待解开。   兴也贸易,衰也贸易   佩特拉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来自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说法:“纳巴泰王国的名声远播到中国的汉朝,当时中国将佩特拉称为‘里坎’(音译)。”佩特拉是纳巴泰王国的首都,鼎盛时期曾有两三万人居住。《魏略·西戎传》给出另一种可能:“且兰、氾复直南,乃有积石,积石南乃有大海,出珊瑚、真珠。”《魏略·西戎传》记录的是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出使。这里的“大海”被认为是红海,以此倒推,“积石”很可能指的就是佩特拉,因为petra的意思是岩石。而且,公元97年前后正好是佩特拉在国际上名声大噪之时。   不管如何,佩特拉位于连接中国、印度、阿拉伯地区和地中海一带世界几条宝贵贸易路线的交汇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也是纳巴泰人选择它作为首都的原因之一。   纳巴泰人是大约公元前400年开始出现在阿拉伯半岛的游牧民族。在之后数百年里,纳巴泰人利用自己对沙漠的了解,充当“沙漠搬运工”,运输大量乳香、没药、香料和死海沥青等;后来进阶到垄断漫长的沙漠贸易通道,向过往骆驼商队征税。这些商队可在他们提供的休息点停留,获得水的补给。尽管纳巴泰人因此暴富,并耗费巨资修建了宏伟壮丽的佩特拉,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他们表示认可,古罗马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将纳巴泰人描述为“劫掠者”和“海盗”。   我们对纳巴泰人知之甚少,他们没有留下太多自己书写的历史。公元107年,罗马人将佩特拉纳入自己迅速扩张的帝国版图。公元3世纪,国际贸易路线逐渐转移到海上,作为陆路交通枢纽的佩特拉开始变得沉寂,纳巴泰人也很快消失在历史的沙尘中,他们去了哪里至今仍是个谜。不过,如今的佩特拉,已经成为纳巴泰人巨大权力、丰厚财富和优雅文化的永恒见证。   石刻神殿,不止炫耀   进入佩特拉,蛇道是唯一入口。这条蜿蜒曲折、峭壁耸立的通道长约1.5公里,宽约2米至7米,两侧崖壁高达80米。走完极具压迫感的蛇道,扑面而来的是嵌入崖壁、近40米高的卡兹尼神殿。在巨大的视觉冲击力下,每位初次到此的访客,几乎都会献上同款震惊表情。只是,修建如此壮美的卡兹尼神殿,纳巴泰人仅仅是为了炫耀与震慑吗?   卡兹尼神殿意即法老的宝库。生活在这片沙漠的贝都因人相信,这里曾是埃及法老的藏宝地。这也是在佩特拉没落之后,贝都因人有意隐藏,不让外人知道它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卡兹尼神殿不是埃及人建的,更不是什么宝库,它是纳巴泰人用十字镐、长柄斧等简单工具在垂直的悬崖上一点点开凿出来的。   这是一项大工程,纳巴泰人一反由下而上的传统建筑方法,先把凹凸不平的崖壁凿出一块平整的“石质画布”,再由上至下细细雕琢出神殿的模样。从约40米的高度开工已是不易,还要保证雕琢过程不出任何疏漏。神殿立面上雕刻着宛如神祇的人物,还有动物、树叶和花卉等,可以明显看出它融合了希腊、罗马等建筑的风格。有人据此认为,纳巴泰王国是在对外展现自己兼容开放的友好姿态。   或许不止于此。纳巴泰人在历史上被描述为“暴发户”。一个更合理的推论是,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当沙漠贸易的绝对王者,还希望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匹配自己的重要位置。因此,他们更像是在用卡兹尼神殿和佩特拉向世界宣示自己的强势崛起。   除了可能的象征意义,卡兹尼神殿还有什么用,答案会在神殿内部吗?游客如今已经不被允许进入神殿内,但关于佩特拉的纪录片显示,相较于外部的富丽堂皇,神殿内部是令人诧异的狭小、空荡和朴素。   直到2003年的一项重大考古发现,人们才似乎更接近真相。通过对神殿地下的挖掘,考古学家发现了4座墓和11具遗骸。分析陪葬品后,他们认为,卡兹尼神殿可能是在亚里达四世时期修建的。亚里达四世的在位时间大致是公元前9年到公元40年。在他统治下,纳巴泰王国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超过八成的纳巴泰货币上都印有亚里达四世的头像。但卡兹尼神殿到底是谁的墓地,是亚里达四世,还是皇室成员的,尚需要更多证据支持。   治水高手,称霸沙漠   到佩特拉,仅仅欣赏它的壮美建筑远远不够。纳巴泰人,不仅是伟大的建筑师,在水利领域也颇有造诣,甚至可以说,水资源处理系统是纳巴泰人的最大成就。   在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水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对于在沙漠中谋生存的纳巴泰人更是如此。佩特拉被山脉环绕,它处于其中的最低点。每年11月到次年3月的雨季,四面八方的雨水皆可汇集于此,把它们全收集起来,可供民众日常使用。不过,这也带来了洪灾隐患。最近一次是2022年12月,暴涨的山洪携着碎石穿过蛇道,直接冲到卡兹尼神殿门口。   纳巴泰人对此早有清醒认识,他们利用水渠、陶质水管和地下蓄水池建立一整套对水的收集、管理和储存系统,将周边地区几乎每一滴地表水都直接输送到佩特拉。如今保存最完好的是一条绵延8公里的陶质管道。它由数以万计的手工陶质管道组成,接头处用防水水泥粘合。而且,这条管道始终保持大约两度的倾斜,使水压不至于大到造成管道破裂。   此外,在城市外围,纳巴泰人建立水坝改变河道;在城市里,用梯田阻挡山坡上的径流;还设有数百个用于净水和加压的蓄水池与水箱。   这样的治水能力,成为纳巴泰称霸沙漠的撒手锏。在他们掌握的贸易路线上,通过秘密的集水系统收集水并储存起来,提供给过往商队,以此赚取丰厚的利润。古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所著的《历史》中提到,他相信纳巴泰人能在沙漠的任何地方找到水。   如今,这些储水系统仍然遍布沙漠,其中很大一部分尚未被发现。佩特拉也是如此。自从瑞士人布克哈特1812年冒险发现这座古城以来,佩特拉的魅力从未减弱,对它的挖掘工作还在继续,更多的未知仍在地表之下。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