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景点百科

笔底乡田起欢歌——浅析农民画创作的审美特征

  农民画,是一个独特的绘画门类,记录了中国农村的发展面貌,展现了农民的生活变化,具有丰富多样的主题,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纵览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农民画创作,皆以稚拙的造型、饱满的构图、浓烈的色彩抒发了广大农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展现出时代之貌、生活之趣、艺术之美。   时代发展的视觉呈现   大规模的农民画创作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创作者的农民身份,农民画从属于民间艺术,同时它吸收了主流美术的观念和技法,反映现代意识,展现出民间艺术的新发展。   对农民画的观看,首先应聚焦其图像的史料价值。以时间为轴线,农民画的创作面貌是时代发展的生动写照。   时间回溯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各地方政府的组织下,一批专业美术工作者被派往农村开办美术训练班,辅导农民绘制农民画。培训班在尊重农民画家自身的审美趣味的基础上,力求对作品的艺术水准进行提升。农民画家自主地从生活中择取主题和形象,辅导员帮助其进行技术层面的完善。如陕西户县农民画家刘志德在参加画家王西京开办的训练班期间创作的《老书记》,描绘了一位基层农村干部在劳作之余,展开书本学习文化的情景。该作品呈现出的传统人物画表现方式,以及现实主义绘画技法所带来的精细塑造,都是专业美术工作者同农民画家通力合作的成果。纵观这一时期的众多经典农民画作品,其描绘主题多为农民劳作、学习的场景,展现出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图景。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画家的创作更加聚焦农民日常生活,并强调对画面情感氛围的烘托。如张觉民的《南湖菱歌》表现了农民在嘉兴南湖中采菱的场面。人物、景物的塑造方式极具装饰性,花木盛放的村落、水面铺满的南湖菱,以及一张张洋溢笑容的脸庞,诗意地表现出农民生活的富足与喜乐。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农民画相较,这一时期的创作因更多情感温度的注入,有效消弭了以往宣传式农民画所带来的距离感,使观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农民的幸福生活,进而产生情感共鸣。   进入新时代,农民画创作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尤其在主题表现上,反映出农村发展的诸多新成就。试看吕延春的《家乡新貌》,作品共描绘了吉林东丰县农村“幸福之路”上的11个场景,如土特产直播展销会、农民画展览等,凭借巧妙的构思打破了人们对农村的固有印象。再观徐承波的《节日的盛装》、汪源的《盛世欢歌》等作品,电脑、无人机、高铁、美术馆、时尚民宿等新颖的视觉元素,宛如璀璨星辰点缀在当代乡村的生活画卷之上,将传统与现代、质朴与时尚巧妙融合,生动展现了新农村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   农民画不仅记录了不同时期的农村发展新象,也反映出祖国大地多彩的自然风貌与地域特色。陕西户县农民画多以当地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如播种、收割、打场等,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山东日照农民画的表现题材多与大海相关,如赛龙舟、赶海等,展现了渔民对大海的敬畏与依赖;河南内黄红枣种植历史悠久,当地农民画多见打枣、晒枣等场景,展现了枣乡的独特风情;云南腾冲为多民族聚居地区,农民画中常表现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如傣族泼水节、景颇族目瑙纵歌等,体现了民族团结的美好景象。   形式趣味的多样表达   农民画创作为研究中国农村的发展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图像史料,同时凭借其多样的形式语言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说,它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艺术的瑰宝。   造型稚拙夸张,是农民画的典型特征之一。农民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民间艺术精华,造型方式受民间艺术元素和意象影响颇深,追求直观、夸张地表现物象,以达直抒胸臆之目的。如在李俊敏的《黄牛息耕图》中,正用手扶式拖拉机耕地的农民与一旁的老黄牛成为视觉中心,两者的造型方式极富装饰感,由平滑曲线组成的身体轮廓略显夸张却十分生动。尤值一提的是,这样的塑造方式使得人与牛呈现出相似的憨厚神情,于朴拙中传递出农民对田间伙伴的深厚情谊。   传统中国画讲求通过留白等手段凸显虚实相生的章法,农民画同样重虚实。在人们的印象中,农民画的一大共性是画面元素满密,创作者希望画纸如土地一般物尽其用,但他们在饱满的构图中也十分注重留白空间的营造。李苏兰的《盛世欢歌庆丰年》聚焦“济阳鼓子秧歌”,通过舞龙、舞狮、舞伞、击鼓等民俗内容,生动展现出农民欢庆春节的热烈场面。画面中,左方的秧歌队伍与右上方的建筑群皆呈现出满密的视觉效果,创作者巧妙地在两者之间营造出留白空间,使人群与建筑群仅在局部相连,在有效分割画面的同时,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同样是追求层次感的营造,王莉、吕金昱合作的《正月正》则是以实为虚,用“实”和“更实”彰显虚实对比。该作品描绘了夜色下东北农村欢度除夕的景象,踩高跷、划旱船、放鞭炮等活动让人眼花缭乱,而那些顶着白雪、呈环形排布的树则成为画面中的“气口”。雪树虽为实物,但在与周遭景象的繁简对比之下,变为一个个局部场景中的留白空间。   斑斓色彩的运用,体现出农民画家对生活的热爱,是创作者内心世界的写照。因此,农民画的色彩往往是非写实的,这种非写实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色彩的高明度和高饱和度。以刘丽的《满山是宝》为例,该作品描绘了山野间的丰收景象,在描绘果树时,画家用到了几乎未经调配的大红色、明黄色等。以这样的设色方式塑造的景物虽与现实相悖,却能将观者引入另一个世界,让人们仿佛回到孩童时期随心所欲的涂鸦状态,激起人类原初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当然,除了改变景物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外,甚至还可以背离物象的固有色系,完全主观地表达画家心中的色彩天地,如柯亦斌的《年年有鱼 惠见未来》中橘色的海洋,以及魏邵康的《歌舞升平颂丰收》中的粉色树林等。   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绘画形式,农民画的创作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从繁忙的农耕场景到热烈的节日庆典,从旖旎的田园风光到多彩的民俗风情……透过一幅幅农民画佳作,人们得以窥见乡村的纯朴与美好,更见证了广大农民画家的蓬勃创造力。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画将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讲述更多关于中国美丽乡村的动人故事。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