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文创、美食、演艺嘉年华 北京太阳宫天姿牡丹节启幕
央广网北京4月20日消息(记者 宋雪)4月19日,第二届北京朝阳花园节暨第二届天姿牡丹节在北京太阳宫天姿牡丹园启幕,本次活动以“国色天香·太阳宫韵”为主题,以“共朝美好 暖阳相伴”为活动理念,辅以文创市集、网红餐饮等多元场景,打造“可逛可玩可拍”的全方位“赏花+”新体验,活动将持续至5月5日。
在太阳宫天姿牡丹园内,一片占地60亩的牡丹花海正蓄势待发。5万余株牡丹,数十个珍稀品种将从甘肃、菏泽等地远道而来的风姿展现给京城百姓。作为市区内面积最大的牡丹专类园,天姿牡丹园今年更迎来一位“重量级嘉宾”——从菏泽牡丹园移植而来的百年牡丹树王“万卷书”,因其开花时层层叠叠的花瓣与雍容华贵的姿态,已经成为本届牡丹节最受瞩目的明星。
牡丹园负责人杨震辉表示:“除了‘万卷书’这株百年牡丹,园区内还有鸣月、凤求凰、洛神、点绛唇5株近百年的牡丹树,预计在4月底至5月初从容绽放。这些牡丹的引进,不仅丰富了园区的牡丹品种,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牡丹文化、观赏牡丹珍稀品种的绝佳机会。”
在精品园区域,绿色系的“绿幕隐玉”如翡翠雕琢,复色系的“二乔”粉紫交织,黑色系的“黑豹”神秘深邃,这些平日难得一见的珍稀品种,如今在园中争奇斗艳。“为了让牡丹达到最佳观赏效果,我们提前半年就开始筹备。”杨震辉介绍,去年秋季便开始对园区进行补植调整,新增的1000余株牡丹涵盖红、粉、紫、白、蓝、黑、绿、复色九大色系25个品种。
“今年牡丹花期预计能达到20天。”杨震辉介绍,4月10日开始,早花品种就率先绽放,4月下旬全园牡丹进入盛花期。
今年的牡丹节突破传统赏花模式,构建出“可逛可玩可拍”的沉浸式消费体验空间。园区内将每天定时举办汉服游园会,另外还提供汉服、油纸伞等道具租借,专业妆造师现场服务。游客可身着汉服,在专业摄影师的服务下,在花海中拍摄古风写真,体验“穿越千年”的沉浸式打卡。此外,牡丹主题的指引地贴、诗词装饰等元素巧妙融入园区各个角落,让游客在移步换景间尽享国色天香的文化意蕴。
牡丹节期间,天姿牡丹园化身沉浸式文化市集。“蝶恋花语”书签、DIY非遗花灯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本届牡丹节将“赏花经济”延伸到美食领域,在洛阳老字号万景祥的展位前,食客排队购买牡丹酥、鲜花饼、牡丹茶、牡丹籽油等产品。
此外,接下来的17天里,太阳宫公园将化身露天剧场,每日轮番上演不同主题的精彩活动。越剧《梁祝》、现代戏《蝶恋花》经典唱段、“花样年华”模特展示、群众舞蹈《牡丹颂》《苏堤春晓》等节目将接力登场。
太阳宫地区办事处副主任任平丽表示,今年“暖阳”文化节与天姿牡丹节双节联动,是地区积极践行朝阳区花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生动体现。作为地区年度文化盛事,此次文化节在传承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为活动注入全新活力。未来,太阳宫地区将始终秉持以文化引领发展、凝聚人心的理念,持续推动文化事业繁荣进步。
太阳宫地区工委书记陈鹏表示,近年来,太阳宫地区积极探索“公园+”模式,将“公园+消费”理念深度融入活动策划,通过整合文创、演艺、美食等资源,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消费体验。“我们将依托天姿牡丹节,深度推进‘一园一花一品’花园城市建设实践,进一步推动花园式街区的打造,以太阳宫公园为辐射点,有序扩大牡丹种植区域、系统展示牡丹元素、丰富文化传承场景。”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