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经典/主题线路

绣谷花自染

  在距离北京市区百余公里外的京西群山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名叫下清水村。就在五年前,这里还是门头沟远近闻名的低收入村。煤矿开采关停后,村民们的收入遭受断崖式下降,从每年平均两三万元直接掉到不足5000元。142户共262人扣上了低收入“帽子”,没产业、没活干让大伙儿看不到希望。2016年年底,村里开始谋划利用后巷沟煤矿遗存所留荒地打造“清水花谷”,经过四年耕耘,这片300多亩的赏花“圣地”成为都市白领打卡拍照和亲子游的首选,还给80多位低收入户解决了家门口的就业问题,让村民们吃上农游饭。   煤矿关停全村慌了神   记者见到村民于克明时,他正在花谷里拔草。戴着草帽,皮肤黝黑,老于是地道的庄稼汉。尽管年已花甲,笑容却像个孩子。别看日头挺毒,他和几位老伙伴丝毫不惜力。先是大哈腰在花丛中寻找,瞧准杂草用手攥紧,向上一提,最后用镰刀收尾,熟练麻利。   花谷正值盛放期,于克明一抬头,就能看见百日草、硫华菊、荷兰菊、向阳花、鸡冠花等二十多种各色景观花卉,层层叠叠、相互簇拥。   “你看现在这景色多美呀,我在花谷里干一天就是100元,家门口就业,以前都不敢想呀。”于克明感叹。   把时针拨回五年前,不敢想的又何止于克明一人。包括下清水村党支部书记王进生在内的全村老少都没有“脱低摘帽”的头绪,他们正在经历着煤矿关停后最困难的爬坡期。原来,曾经的下清水村周边大小煤矿共有四座,几乎每家每户都吃着这碗“黑色”的安生饭。   于克明那时候天天跑运输,起早贪黑地将原材料煤送往周边的蜂窝煤场,全家人都靠着他的收入过活。   “那会儿一年下来挣三万多块钱还是有谱的,家里的日子很得过。大伙儿都这么干,我也没啥长远打算。”老于记得,那会儿拉煤虽然挣钱,村里的村容村貌却差到了极点。刮风都是黑的,煤矿上走一圈,衣服、鞋子都是黑的。更糟糕的是,山体被开采得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植被,空气中都弥漫着刺鼻的煤粉尘味道。   村民们一边嫌弃村里的环境,一边又舍不得放下“金饭碗”。直到2009年,清水镇集中关停了镇域内的煤矿。一夜之间碎了“碗”,下清水村慌了神。   出村打零工收入不稳定,村里没活干,自己除了种地外没有傍身的技能是村里所有人面临的问题。眼瞧着一年的收入从三万多掉到不足五千元,于克明“傻”了。   “吃的差点,喝的差点都没啥,我儿子那会儿上初中,一天10元的生活费我这当爹的拿不出来,得舍着脸跟亲戚借,可谁家也不宽裕。”老于说。   废弃煤矿建清水花谷   没路要蹚路,没辙得想辙,王进生2016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就抱定了这样的心思。第一次开党支部会议,问题就被摆在了明面上。   “咱们村现在262人都是低收入户,没个产业可不行呀,书记您得带着大家想办法。”异口同声,王进生看着每个人渴望的表情,郑重地说:“这事一定要找突破口,但是以前的老路不能走了,咱得坚持绿色发展,落实‘两山’理论,走条新路。”   话好说,事难办,寻找突破口的过程并不容易。几番讨论下来,不少村民仍然坚持以种地为主,对生态旅游的想法感觉没底。然而,王进生和新来的第一书记马跃军敏锐地看到,村里大片闲置荒地有待开发,不远处百花山的花花草草也“敲打”着他们建花谷的神经。   第一次到后巷沟实地考察时,王进生和马跃军纷纷皱眉。300多亩的煤矿遗存路面坑洼不平,地里的荒草足以遮挡膝盖。向下猛踩一脚,一个小坑顿时出现,长期开矿已经把这里挖空了。   “这地方能行么?可是除了这再也没有更合适的地方了,其他空地面积太小。”村两委班子深知,没有十拿九稳的买卖,于是轰轰烈烈的改造升级工程开始了。   2017年开春,在两委班子带领下,相关专家走进后巷沟,搞测绘、看地势、查土壤、定花种。与此同时,填土和平地工作速度加快。经过一年的集中改造,清水花谷初具规模。于克明等80多位低收入户就是在这个时期入驻花谷,成为了日常维护、浇水、种花的人。   在于克明2017年的账本上有这样一句话:“我一天80元,媳妇60元,儿子半个月的生活费就出来了。”   如今,每天在花谷出工的收入有了小幅上涨,每年4月到10月,老于和乡亲们都准时准点出现在花谷里,开心地劳作。老于是仔细人,家里的变化都能从账本上体现。三年多以来,不仅把曾经的外债还清了,每年通过花谷能挣1万5千多元,再加上其他收入,他家的年收入稳定在两万元左右。这不,去年,小有积蓄的于克明把自己的老房翻建了,升级为4间大瓦房,还装上了塑钢窗。屋里更是陈设一新,不仅厨卫齐全,还换上了大屏彩电,饭桌上也有鱼有肉。   打造精品农游综合体   曾经的荒沟,成了下清水村以农促游,打造观光农业的着力点。然而清水花谷的建设并未止步于观光旅游,村里也开始种植工作,打造生态田园花卉综合体。2019年,村里尝试种植的50亩红藜麦喜获丰收,产量达到7000斤,获利50万元。于克明和乡亲们不仅参与了种植,还加入了收割的加工、包装队伍中。村委会积极与对口帮扶单位进行协商,定期收购藜麦。同时充分运用微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双通道销售。   同时,村集体利用流转的百亩土地种植红土豆、黑土豆、芦笋等“小而精”的农作物。此外,村里还种植了辽五味子、白芍等中草药。   发展是全方位的,为了解决冬季旅游淡季的问题,王进生利用本村海拔高、天气冷的地理优势,带领村民沿国道打造冬季“冰塑”景观,助推乡村旅游,促进旅游接待业和农产品销售。“冬赏冰瀑带动经济发展,夏游花谷招揽八方客源”下清水村村委会墙上,挂着这样一面锦旗。截至2019年底,下清水村低收入户142户262人实现全面脱低,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154元。   如今,王进生又开始寻思以餐带游的新路径。他把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的师生请进田间地头,看野菜、品豆角、尝核桃仁。(记者 张骜)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