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出行攻略

乐岁弦歌起 非遗年味浓——“过年——春节主题展”印象

  2025乙巳蛇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正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出的“过年——春节主题展”上一派热闹欢腾的景象。   敲年鼓、印春贴、猜灯谜、舞龙狮……2600平方米的展厅中,从冬至、腊八、小年,到除夕、春节,再至元宵节的各种年俗活动环环相扣、轮番上演,串联起来自全国各地的120余项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融入不同地区的特色习俗、还原百姓的生活场景。无论来自哪里的观众,都能在此感受到家乡的浓浓年味。   忙年纳新福   “我喜欢这个九瓣梅花的!”——展厅中的两幅“九九消寒图”因浪漫雅趣引得观众连连赞叹。双钩描红的“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字的繁体字,刚好每个都是九画,共九九八十一笔。一旁的素梅图上则是九朵九瓣梅花。两幅图都是自冬至之时开始描绘,“日填一画,凡八十一日而毕事”,便到了来年惊蛰,表达着人们熬冬盼春、平安消寒的祈盼。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鼓的声威驱除最后的寒气,冬藏干果、豆类和糯米熬成的腊八粥传递着温情。腊八节开启了岁末“忙年”模式,人们恭送灶王,置办年货,庆祝新春的热烈画卷上满是忙碌的身影。   展厅里,全国各地的年俗活动异彩纷呈:有冬至时节庄严的“三门祭冬”,也有查干湖的冬季捕鱼;有锡伯族的“喜利妈妈”结绳绳索,也有腊月迎新的京西太平鼓,还有各地不尽相同的“说春劝耕”仪式。   行花街,是广府地区春节期间的年例活动,其最大的特色便是“行”。人们徜徉在汇聚花卉、灯饰、楹联、美食的街上,盼着沾点花香瑞气,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平安。展厅内,装点着丰富年货的花街上,除了有银柳、蝴蝶兰、富贵竹,因“桔”与“吉”谐音,必少不了广府人家家户户都有的桔盆,年桔树上挂着的“利是”封,寓意着来年如意吉祥。观众可以驻足停留,将现场制作的剪纸和春联带回家,带回满满的喜庆与祝福。   家和万事兴   春节,家人的欢聚是重头戏。除夕夜是新旧交替的重要时刻,阖家团圆,共叙亲情,守岁祈福。   门楣上贴着崭新的“过门笺”,两侧悬挂着一对大红灯笼,踏进迎接游子归来的院门,观众不仅能看到追思祖辈、不忘祖德的家规家训,还有欢聚一堂、融汇亲情的年夜饭桌。   高密扑灰年画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因用木条烧灰起线稿,再用画纸在其上扑抹“复印”而得名,成画要经过粉脸、敷彩、描金、涂明油等二十多道工序。展厅中悬挂的家堂画是其中最为经典的祭祖画,在当地又被称为“轴子”,更是需要五十余道工序才能完成。家堂画两侧通常挂有配轴,有的是对联式,也有左牡丹、右莲花的花卉式。   “我们村里就是这个习俗”,来自高密的孙先生带着孩子来参观,他兴奋地说,在老家,除夕当天下午两点一过,家人们就要开始摆供,请出家堂画挂好。一般要挂到大年初三早晨才摘下,卷起放在供桌上,直到过了正月十五才收起保存。   年夜饭是人们新春欢聚的“主场”。精心布置的团圆桌上,展示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吉祥菜肴,大人们一边指着一边议论,孩子们则被旁边供桌上摆放的糖瓜和花馍所吸引。除了寿桃、元宝、福袋、宝葫芦等样式,特别制作的“蛇宝宝”花馍也俏皮可爱。每逢佳节,北方地区的人家便要制作花馍,寓意“蒸蒸日上”,除了供奉、食用,也是馈赠亲朋的好礼。   祭祖先、走亲戚、贺新年、送福礼——喜庆红火的热闹场面,勾画出万象更新的生活图景;千家万户的温馨团圆,陶冶着向善修睦的佳风良俗。   灯火耀新春   龙舞狮跃,游园赏灯,各地精选的花灯亮起,将展厅映照得灯火通明。   由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顺奎制作的乐清首饰龙占据了展厅的“C位”。这个龙船形花灯由四层楼阁组成,龙身有数十个精巧的亭台,集木工、油彩、刻纸等多种工艺于一体。人们摇动手柄,首饰龙不仅会随之摇头摆尾,龙身上近300个绸塑人物还能活灵活现地演绎出《西游记》《白蛇传》等传统故事。每年元宵节前后,乐清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首饰龙巡演,祈盼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登上二层观景廊道,热闹的景象尽收眼底。琳琅满目的庙会街市上人潮涌动,泥人、料器、风筝、脂粉还有梳篦、糖塑等,吸引着游客的目光。乡村春晚的舞台上人们载歌载舞,沉浸式烟火演示让人流连忘返。山西怀仁旺火以“熊熊燃烧”的火苗预示来年旺气冲天;湖北荆州的“五虾闹鲇”灯舞,有万物共荣、普天同庆之意。在互动体验区,观众还可以参与手作灯彩、猜灯谜,亲身感受非遗的魅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表示,本次主题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化、系统化、场景化展示的有益探索,希望通过精心打造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和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让观众直观感受春节文化的神韵风采,进而展现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盛大隆重的传统节日所承载的创造精神与生存智慧。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3月2日。其间还将组织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京展示展演,同时开展“传统历法与春节”展览、春节文化论坛、“春节有好市 非遗馆里过大年”以及“张灯结彩过蛇年 灯彩点亮非遗馆”等多项活动。(光明日报记者 田呢)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