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出行攻略

漫步什刹海的冰下“龙宫”

  什刹海只有湖面结了冰,才算是真正进入了冬季。也正是因为结了冰,什刹海一改秋末初冬的萧寂,又恢复了春夏般的喧闹。冰厚一寸时即可上人,冰厚两寸时,冰面上的人已三五成群,滑冰的、溜冰车的、闲逛的、卖零食的,全来了。   什刹海冬季的冰上活动由来已久。溜冰车是老百姓的传统玩法,应该源于过去的冰床,少说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明朝的皇家不擅冰雪项目,冬季充其量在太液池的冰上自娱自乐;而清朝皇室来自东北,冰雪上的玩艺儿很多,这些玩艺儿很快传到北京民间,比如冰床。冰床类似东北雪原上的爬犁,不过是由人拉着跑。冰床在什刹海最初是实用的交通工具,短途的路线从德胜桥到后门桥,长途的路线可以顺通惠河直达通州。随着交通逐渐发达,冰床失去了实用功能,便缩小变成孩子们现在玩的冰车了。   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有穿着冰鞋滑冰的时尚人士了,冰鞋冰刀都是进口货。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慢慢可以生产各种型号的冰鞋冰刀,冬季滑冰因此得到了极大普及。即便如此,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能买到一双“黑龙”牌的跑刀冰鞋,仍是件十分有面子的事儿。   在我的记忆里,当湖冰结到足够硬实后,什刹前海便开始在湖区西侧搭建滑冰场,票价一角钱。冰场有专人打理,每天散场后工人清扫掉冰面上滑冰产生的冰末,然后用冰床拉着大木桶,将整个冰场铺上一层水,让冰面结上一层新冰,第二天冰面便又平滑如镜了。相比之下,冰场外的野冰则是坑洼不平,除有孩子们来溜冰车,大部分区域则成了冬钓爱好者的乐园。   冰面上的热闹大致是这样,冰面下是个什么样子?很少有人知道,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识了这个神奇的世界。   1967年的冬天特别冷,什刹海湖面结的冰得有一尺多厚,但冬钓的人是不怕冷的,人们在冰上凿个窟窿,穿戴暖和些,一钓就是一天。那时湖里还是有些鱼的,但温度低时鱼也懒得咬饵。同院邻居白先生是名大厨,特别喜欢钓鱼,一年四季只要得闲必到前海去钓鱼。为了冬钓,白大厨还自制了冰镩子,到了冬天,凡休息日就备个马扎儿到冰上凿个冰窟窿钓上半日,多少有些收获。那年头能吃上活鱼是何等的享受!   一个周日早上,白大厨又去冰上钓鱼,可一会儿工夫就回来了,还带回一个惊人的消息:冰下的湖水全没了!原来白先生和往常一样,用冰镩凿冰,可凿穿冰层后湖水并未涌上来,反而是洞口的碎冰“咔嚓”一声全漏了下去,吓了他一跳。凑近洞口一看,湖水全没了,露出满是淤泥的湖底,还有鱼在剩余的泥水中挣扎。   大家细回想,在此之前确实有不少奇怪的迹象。入冬已久天气也很冷了,湖面结冰已有尺来厚,而前海不见搭建冰场,后海不见开河取冰。湖面封冻前,有人路过银锭桥时见到工人在下闸挡水,还用草袋子装上沙土把桥洞堵死了。   鱼虽说是钓不成了,可湖水没了让白先生乐不可支,直接到冰层下的湖底去摸鱼岂不是更容易?同院子住着,这种好事得让邻居们共享。白先生在院子里一边大声做着动员,让邻居们都去前海拾鱼,一边翻出个旧麻袋,换上雨靴率先冲去湖边。时值周日早上,院子里各家的人都在,听了白先生带来的消息,各家的男人和半大小子纷纷出动,拿上能装鱼的家什直奔冰上而去。唯有我家按兵不动。   我家不是老北京,父母是从上海支援首都建设迁京的。上海小资那份清高是绝对不会让我们兄弟参与此类事情的。尽管我和两个哥哥也心里痒痒,摩拳擦掌,但最终还是成了看客。   父亲说,不论有无人管,那水里的鱼都是公家的。他让我们待在家里,湖边也不许去。可我还是有违父训来到湖边,只为一看究竟。知道消息的人不只白先生,凡是来冬钓和滑冰的人应该都知道了,而且消息传得很快,凿洞下冰拾鱼的人已经得按三位数计了。出于好奇,我也从岸边一个大冰窟钻到冰下。   湖底无水的地方已冻得很硬,可以在上面走动。站在湖底往上看,巨大的冰盖距湖底近两米高,透光却不透明。冰面呈淡淡的蓝绿色,玲珑剔透如水晶一般。在冰下宽阔朦胧的空间里行走的感觉非常奇妙,如梦如幻,大概传说中的龙宫就是这样吧!   再看冰下拾鱼的人们,个个满身泥水,脸上却都乐开了花。退水时鱼都顺水往低洼地汇集,有些鱼被冻在泥地中,所有人都猫着腰忙乎着,只有我如龙太子般悠闲,漫步欣赏着这难得一见的冰下龙宫里的喧闹。   湖底高低不平,因而行走空间时高时低,走到低矮处一种压迫感袭来,忽然冰面传来冰层开裂的响声,吓得我赶紧顺原路退回到岸上。其实冰面开裂作响恰恰是冰层结实的表现,可当身处冰层之下的时候还是感到有些恐惧。然而拾鱼的人们全然不顾,完全沉浸在天上掉馅饼的喜悦亢奋之中。也许有人会问,湖水退去,为何冰面没有塌陷?仔细观察会注意到,后海湖岸是垂直砌成的,而当年前海的湖岸是斜坡状且用砼砌筑而成,下小上大非常牢固。湖里满水时,冰层已结得足够厚且坚实,湖水被排走后,厚厚的冰层就被留了下来。   白大厨已经往家背回几麻袋鱼了,大的能有五六斤重,他有经验,专往水多的地方去摸,那里鱼多,可也辛苦,浑身泥水,身上的衣服已冻得梆梆硬。隔壁刘家老三抓到一条大草鱼,有一米长、几十斤重。他紧紧地抱着鱼上岸往家跑。因是倒抱着,鱼尾朝上,大鱼挣扎,猛地一摆尾正扇在他脸上,小脸都给扇红了。   只半天多的时间,冰层上下已趋于平静,湖鱼已被捡拾殆尽。湖水应是从后门桥下通往通惠河的暗涵排干的,后来知道是为开春后湖底进行清淤硬化、修建游泳场做准备。   春节过后,天气渐暖。一日中午时分,忽然听到轰隆一声闷响,原来是前海冰面整体塌掉了,曾经漫步过的龙宫彻底消失了。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