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自驾游路线库

山东济宁:传统文化融情入景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宋喜群 光明日报通讯员 丁永宏 步瑶   “今年国庆节是我过得最开心的一个假期。我获得了济宁市少年组最佳讲解员称号。”从非遗展陈现场走下讲台的济宁学院附属小学刘学强小朋友自豪地说。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培育文明基因,社会风气蒸蒸日上。在济宁,濡染陶冶心灵、催人崇德向善的文艺百花开遍城乡;唤起大众自豪感的件件文物熠熠生辉,映衬出城市历史的厚重。   非遗进校园   济宁市广泛开展“文博之旅,历史穿梭”主题活动。搭建非遗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结合文物主题的公交巴士,充分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有效发挥公共教育功能;开展“裂痕藏晖·碎陶归璧”文物修复体验活动,让青少年儿童化身为“文物修复师”,亲身体验模拟文物修复的过程。通过沉浸式体验陶器的修复操作,孩子们学习文物修复技艺,发扬传承工匠精神。   济宁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涵养育人环境。   据介绍,济宁市正在培育建设6所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传承学校,81所省市级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实验学校,遴选100多位优秀教师打造研学讲师团,创新开发研学主题课程10个。   在济宁邹城市杏花村小学举办的传统文化体验课上,邹城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派鼓吹乐表演进校展演、教学。唢呐表演、变脸、大鼓说书《孟母教子》、民族舞蹈等特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现场跟学有板有眼,校园内充满欢声笑语,学生们被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民俗非遗进校园,融入中小学特色教育在这里已成常态。   截至目前,济宁市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2000余场,惠及学生及特殊人群5万余人次。不久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名单,济宁市榜上有名。   艺苑伴民生   “这出新编豫剧真好,我已经追着看了4场,还没有看够。”10月8日晚,在新编豫剧《六尺巷》城区文化广场演出现场,市民高长青高兴地介绍着自己的看戏体会。   济宁市将“文艺惠演”列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以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教育人、感化人。   去年,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走进济宁”。这是一次“传统文化+话剧”的实验。高层次戏剧团体的到来,不仅激发起全市上下听戏热潮,更带来文艺百花盛开的局面。   2023年,济宁市文艺创作成果丰硕精品迭出。高标准承办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济宁分会场活动;2件作品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优秀节目;《乐淘淘-顶花坛》获第十七届山东杂技魔术大赛金奖、第十四届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优秀节目奖;4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综合立项数量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位。   据介绍,济宁是运河流域众多传统文化艺术的摇篮。曾经,位于济宁市城区的“小土山”是“中国四大曲艺发祥地”之一。山东快书、山东琴书、山东渔鼓、山东落子、渔鼓坠等许多优秀的艺术门类都起源于济宁或与济宁一起发展。目前,济宁有曲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非遗项目10多项。   济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创新服务为手段,打造出“政府搭台、百姓听戏、激情广场大家唱”“百场戏曲进校园”“千场大戏进农村”“万场演出惠民生”、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广场舞大赛、青年歌手大赛等一批创意优、接地气、反响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持续开展“送万福进万家”“走百村入千户送万照”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提升了济宁的知名度、美誉度。   文物讲故事   “汉文化在济宁市博物馆占据很大位置,素有‘天下汉碑半济宁’之说。”济宁市博物馆有关负责人刘卓群表示。   今年国庆假期,济宁市博物馆迎来观展高峰。面对游客们好奇的目光,刘卓群和文物管理员以丰富的文物知识,为人们讲述着一个个文物背后的故事。   在济宁,国庆假期文博热度高涨,各地策划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文物魅力。   2023年,济宁实施“文物活化”行动,打造“一区两园百馆”文物保护体系。以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为引领,创建曲阜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提升鲁国故城、大运河南旺枢纽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造100家博物馆,让“活起来”的文物讲好文化传承故事。   不久前,国家文物局通报了4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山东济宁邾国故城遗址取得的重大考古发现位列其中。   截至目前,济宁市共建成拥有2处世界文化遗产,4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0处省级文保单位,数量居全省第一位;登录可移动文物130多万件,列全国地级市第一位;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19项、省级86项。   济宁加快构建全域博物馆体系,重点推进21个总投资389亿元的重大文旅项目。6个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项目储备库,数量全省第一位;2个博物馆项目获得中央、省预算内资金。全市拥有三级以上博物馆12家,济宁市博物馆、孔子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在济宁,还有渔家文化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成为镶嵌在乡村振兴大地上一颗颗古老而闪亮的文化明珠。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