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出行攻略

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金额同比增长234.19%

  随着海南深入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免税购物政策进一步调整,拉动海南消费回暖、境外消费回流。7月1日—27日,海关监管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金额和购物旅客同比分别增长234.19%、42.71%。   借助大数据平台,实现精准监管;谋划增加经营主体,扩大商品种类;力争汇聚全球优质商品,惠及岛内居民……离岛免税购物政策焕发出新生机,助力海南向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目标不断迈进。   “7月1日—27日,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22.19亿元、购物旅客28.1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34.19%、42.71%。”7月30日,海关总署“晒”出了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第六次调整后近一个月的成绩单。   离岛旅客每年每人免税购物额度提高至10万元、取消单件商品8000元免税限额、大幅减少单次购买数量限制的商品种类……力度空前的政策调整,点燃了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的热潮,拉动海南消费回暖、境外消费回流。借助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契机,离岛免税这一老政策焕发出新生机,海南离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借力大数据分析,监管精准度不断提高   “这次政策调整后,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名贵手表、贵重首饰、手机、酒类等卖得很好。”海南省免税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智勇说。   谢智勇认为,价格优惠是免税品热销的主要因素。“自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一直在大力度地打折让利,吸引境外消费回流。”   海南省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在免税品等带动下,海南今年二季度的消费市场显著回暖。上半年,全省离岛免税品零售额85.72亿元,同比增长30.7%;其中,6月份零售额22.99亿元,同比增长235%。   免税品有利润空间,让套购团伙看到了“商机”,这些套购团伙利用他人离岛免税额度,组织购买离岛免税品,向市场出售牟取非法利益。与此同时,监管也在进一步加码收紧。   7月10日,海南省组织力量在海安港码头、新海港码头、三亚海棠湾免税店等地,成功打掉离岛免税品套购走私团伙6个,抓获涉案团伙首要分子6名,查获带货“人头”(为套购团伙提供指标,并协助购物、提货离岛的人员)39人。   “自2019年11月以来,在海南省打私办统一协调下,海口海关缉私局联合地方公安机关已经开展了三轮打击离岛免税品套购走私收网行动,共打掉走私团伙13个,抓获涉案嫌疑人200余人。”海口海关缉私局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海南离岛免税品从进口、出入库、销售、配送、提货到离岛的全流程,都置于海关的严密监管下。   “每件商品都由旅客凭本人身份证购买,谁买了货、买了什么货、买了多少货、付了多少钱、谁提的货,我们都掌握得清清楚楚。”谢智勇说,每天,他们都要把各个免税店销售数据报送给海南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精准发现谁是套购,谁是违规购买,查处有目的、有组织的“水客”。   “社管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和建立购物者个人征信体系,是离岛免税购物监管的变化,尽可能减少人工干预,朝着‘无感知’方向推进,既能提高监管精准度,又能提升游客的购物体验。”海南师范大学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中心主任刘锋表示。   谋划增加经营主体,品牌、品种、价格“三同步”   “奶粉的牌子太少,挑选空间很小”“热门品牌的护肤品、化妆品经常断货”……尽管政策大幅升级,不少旅客仍反映离岛免税品的种类、品牌偏少,买得不过瘾。   “政策调整后的27天,人均购物消费7800多元,距离10万元的免税购物额度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鼓励更多经营主体参与竞争,拓宽进货与销售渠道、增加商品品牌与品种。”刘锋说。   为进一步增加离岛免税购物经营主体,7月10日,海南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三部门联合公告称,正按照免税品与原产地在品牌、品种、价格上“三同步”的原则,采用招标等市场化竞争方式选择并确定新增加的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经营主体。   谢智勇认为,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免税品经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期待能形成激励和竞争的环境,共同拉动海外消费回流。“今后要比拼的是哪家免税店提供的服务好、品牌全、品种多。”   眼下,中免集团正在全力打造海口市国际免税城。这座投资金额达128.6亿元的免税城位于海口市西海岸新海港东侧,拟建设免税商业、有税商业、办公、酒店、人才公寓等,计划于2022年年中开业。   刘锋分析:“未来随着更多经营主体的进入,将可能有大卖场和小的免税便利店共同存在。”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夏锋则认为,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推进,在市场监管中,行业协会的力量不可或缺。“更多经营主体参与,就迫切需要强化行业自律,对免税品货源把关、追溯。”   力争汇聚全球优质商品,惠及岛内居民   “我国免税购物经济是有待开发的巨大‘蓝海’,受疫情影响,今年居民出国旅游的意愿降低,但旅游购物的热情不会降低。”在夏锋看来,海南迎来了新的契机,借助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和自贸港开放的财税、金融政策,撬动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建设。   但夏锋同时摆出了一组数据,2019年,海南人均GDP为56507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9.7%;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79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6.8%。机遇面前,政策优势与本地居民的获得感之间还有一些落差。   在现行政策下,海南本地居民必须离岛才能享受免税品优惠。“以前在海口市内免税店买的免税品,可以寄存在机场,回岛再取。7月1日后,离岛免税品的机场寄存服务取消了,得拎着商品离岛,很不方便。”日前前往北京出差的海口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   而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之前,要先建立“一负三正”的清单,使四类商品免关税。其中就包含对岛内居民消费的进境商品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允许岛内免税购买。据悉,海南省有关部门正加紧制订,预计在今年四季度出台。   “离岛免税品侧重于高档消费品、奢侈品,岛内居民消费的进境商品更偏重日用消费品,两者的经营主体、销售渠道、目标客户不同,但目的都是把全球优质商品汇聚到海南。”刘锋说,这让海南本地居民也能从中获益。   “海南需要开放政策,更需要与之配套的体制机制。”作为长期研究海南开放政策的专家,夏锋深感一系列举措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送上政策礼包,海南不能错失良机。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