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出行攻略

多方合力 点亮“夜经济”

  从整体来看,目前发展夜间经济仍面临诸多难题:消费者的新需求尚未被完全满足、夜间营业的收入和支出不成正比以及夜间公共交通运营、相关管理没有完全配套等。   为进一步点亮夜间经济,激发更多消费潜力,需要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和业态,更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等。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从古代都城上元夜的热闹,到如今越来越多“不夜城”的出现,从赏月观灯到餐饮、购物、文旅、休闲等交叉融合,夜生活花样迭出,夜间经济悄然兴起。   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白天要上班,夜晚才开始个人生活。在技术不断发展、消费加速升级的当下,夜间经济的发展正孕育着巨大市场。各地纷纷发力夜间经济,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发展夜间经济,各方怎么看?还有哪些需要改进和加强之处?各地又推出了哪些值得借鉴的措施?记者进行了采访。   面对需求升级 业态如何创新   南方游客到北方,会不太习惯冬天的夜晚,10点后一些街巷就一片冷清;而北方人到南方,常常感叹一家小面馆也能营业到深夜12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助理、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邹统钎认为,除了气候原因,目前一些城市发展夜间经济还局限于餐饮、购物、灯光秀,高品质的文化、体育、竞技、表演等产品亟待开发和营销创新。事实上,这一现象已经得到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各地纷纷要求在发展夜间餐饮、商业之外,促进夜间的文化、体育赛事、旅游等活动的发展。   在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赖阳看来,目前一些城市发展夜间经济主要是在延长营业时间方面进行探索,但从结构上而言仍处于“点状”,尚未形成“网状”系统,集中性的整体区域开发较少。“孤零零的某一家店营业,很难吸引消费者专程跑一趟。如果一家24小时书店旁还有配套餐饮、咖啡馆等等,就可以满足人们的联动需求。”   “发展夜间经济,应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依托优势资源,挖掘地方特色内涵,拓展和提升品质。”中央财经大学城市管理系副教授王伟表示。   “餐饮街、电影院、酒吧、KTV是目前国内多数城市的夜间经济承载体,导致大多数人对夜间经济的印象还停留在‘啤酒烤串购物唱歌’上。”成都大学文化旅游产业学院院长诸丹教授认为,消费者的夜间消费需求在不断扩大,但消费者对夜间消费的新业态、新场景和新体验等需求还尚未被完全满足。要充分挖掘城市本地文化旅游资源,从消费文化、地方特点、民宿文化入手,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和商业进化模式,把握契机,寻找切入点。   夜间营业考题 商家如何破题   最近,位于北京东南四环的“李嘉嘉串串鲜”负责人正忙着跟合生汇商场里的电影院谈广告位,目标锁定为夜场观影人群。   为了从夜间经济市场里分一杯羹,商家各显神通。超市发总裁王增庆透露,超市发在北京玉泉路和学院路的门店已经实现了24小时服务。借助超市发“生鲜超市+罗森便利店+书吧”的形式,为当地消费者提供了一个24小时全天候的消费场所。“便利店里夜晚灯光通明,提供全天候服务,消费者可以买东西,也可以看书和工作。”   尽管夜间消费需求见长,对于商业企业来说,在实际运营中还是不得不算一笔经济账。一位餐饮从业者坦言,24小时营业意味着营业时间至少要增加8—10个小时,水电费用和人工成本都要增加至少一倍,如果营业额不能有相应增长的话,企业还是有不小的经营压力。   位于北京崇文门商圈的新华书店(花市店),这两年正成为文艺青年们的网红打卡点。因为2017年以来,这家书店开始24小时营业。   “我们想营造的氛围就是读者随时来,我们随时在。”书店经理李莉说。要24小时服务读者,必定要付出成本,尤其是夜间的支出。人工夜间的工资比白天高出30%,但是从晚上9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半开门这段时间所产生的销售额,大概只占全天销售额的5%左右。这样看来,夜间营业的收入和支出并不成正比。   如何平衡夜间营业产生的成本?书店想了个招。今年3月,店内在进门左侧开辟了一个多元化产品经营区,引进文创产品售卖,产生的利润就用来弥补夜间成本。   在北京市政协近日举办的“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委员沙龙活动上,委员们建议,在鼓励相关企业开展夜间经营业务的同时,想方设法协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和实际负担,让企业能够持续经营下去。可以在鼓励商业零售企业、商业中心晚间延长经营时间的同时,给予企业用水、用电、用工的差异化价格政策或相应补贴等。   完善夜间配套 各地如何发力   保障夜间消费,夜间公共服务和管理如何进一步完善,也是摆在各地面前的一道新考题。   不少消费者反映,国内大部分城市公交车和地铁最晚运营时间为22点至23点,在大型商圈,夜间打出租车也经常需要排号。   为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去年3月,成都推出12条夜间公交线路,将22点至凌晨1点的运营线路比例提高至32%。成都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公交线路有效提升了市区各商圈、餐饮、娱乐等大型场所夜间经济发展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目前成都文旅公交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正规划设计一条夜间旅游线路,将通过旅游观光巴士串联宽窄巷子、东门码头、春熙路等热门地点。   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介绍,北京将地铁1号线、2号线运营时间进一步延长,每年5月至10月,每逢周五、周六,1号线双向延长运营时间1小时,为消费者前往长安街沿线及二环周边的“夜京城”消费场所提供便利。   对于一些商业综合体反映的夜间停车难问题,北京市交通委也在组织各区结合停车位供需情况,利用空闲土地等新增一批停车位。交通部门还将对“夜京城”地标、商圈及生活圈加大出租车调度,增加周边驾驶员数量,通过鼓励措施及优先调派策略引导驾驶员接单。   除了消费者的困难,不少商家也反映在延长夜晚营业时间时遇到一些阻碍。   成都一家火锅店负责人提出,尽管目前很多餐厅已经尝试延长服务时间,但针对餐饮业的垃圾清运时间还没有跟着延长,相应配套措施应该到位。   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丽媛建议,对夜间消费集中区域的灯光、交通、停车及垃圾等制定一系列标准和导则,支持各商家规范增设亮化设施和设置霓虹灯。同时,还应加强对夜间消费相对集中路段的交通疏导,制定出台更具灵活性的停车管理措施,满足夜间出行需要。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