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经典/主题线路

春节申遗成功对全球文化多样性具有深远意义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将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推向了全球视野,使其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春节,中华民族最隆重且热闹的团圆节日,其申遗成功不仅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也为我们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更是对全球文化多样性的一次重要贡献和深刻体现。   广泛影响与全球情感的共鸣   春节,不仅是时光前行的刻度,四季更迭的标志,更是送冬迎春、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祈愿美好未来的庄重仪式。从腊八的温馨启程,经小年的预热铺垫,到除夕的团圆热烈,直至元宵节的灯火辉煌,一系列习俗犹如一出精彩绝伦的大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它们既表达了天人和谐、万物共生的美好愿景,又涵养了友善尊重、温馨和睦的社会风气,更激发了人们昂扬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作为全球华人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影响力早已超越国界,成为全球性的文化庆典。近二十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这一举措不仅涵盖了庞大的中国人口,还囊括了数以千万计的海外华人,以及来自全球各地热爱中华文化的友人。春节的庆祝活动不再局限于华人社区,而是逐渐融入全球各地的文化土壤之中,成为全人类共享的节日盛宴,彰显着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在春节期间,中国人倾注了深厚的情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与憧憬。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个人对家庭的深切思念和团聚的喜悦之中,更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人们围绕辞旧迎新的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来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写春联和贴年画以象征性的方式传达了中国人对吉祥如意、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法祖敬先的仪式则彰显了中国人伦理观念与家族记忆传承的庄重,体现了尊老爱幼、不忘根本的传统美德。这些习俗和活动让人们在欢庆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春节逐渐成为连接世界各地华人的情感纽带,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它让世界人民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社会实践与文化传承的演绎   自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系统性保护工作,不断深化并践行“非遗在社区”的核心理念。春节作为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之一,引领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各类非遗项目在辞旧迎新的祥和氛围中进行了全面、生动且完整的展示,共同织就了一幅绚烂多彩的文化长卷。   春节,作为自然界四季更迭与人类社会活动交融的结晶,生动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顺应。腊月二十三“小年”起,家家户户清扫门户,美化环境,这既是对新年到来的热切期盼,也是对自然环境的深切关怀。春节期间,无论是繁华喧嚣的都市,还是宁静祥和的乡村,社区都成为非遗传承与展示的重要舞台。社区的公共空间被装点得喜气洋洋,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欢快与温馨。   春节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载体。人人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与参与者,与春节相关的仪式、实践、民间文学、民俗等传统知识,以及配备节日装饰和用品的技艺,在家庭和社区内部代代相传。这些传统知识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同时,春节文化也通过公共教育系统得以传承。学校、非遗馆、博物馆、文化中心等机构会举办各种春节主题的活动和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春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相关的手工艺和表演艺术技能,如剪纸、泥塑、舞蹈、戏曲等,则通过学徒制传承,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更为年轻一代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是春节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春节的传播方式日新月异,借助社交平台等新媒体,使更多人能够跨越地理界限,身临其境地参与到盛大的节日庆典之中。   文化内涵与现代价值的诠释   春节,是时间流转的庄重标记,亦是家庭温情汇聚、祈福纳祥的神圣庆典。从辞灶之夜的虔诚祭祀,到春联、年画与窗花张贴的喜庆氛围;从灯火阑珊、流光溢彩的夜景,到年夜饭桌上洋溢的亲情温馨;从守岁时的深情守候,到拜年时传递的诚挚祝福,每一项传统习俗都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中,闪烁着深厚而丰富的文化意蕴。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春节依然闪耀着无可替代的光芒。春节期间,人们得以暂时放下繁重的工作与日常压力,与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享那份久违的亲情与温馨。家庭团聚加深了家人间的情感纽带,为人们提供了释放压力、调节情绪的空间,有助于保持身心的和谐与健康,开启一段深入内心的自我探索之旅,为精神世界注入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春节庆典弘扬了家庭价值观,促进了社会凝聚力与和谐,为实践者提供了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更加珍惜亲情和友情,更加关注社区的和谐与稳定。同时,春节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舞台。通过祭祖敬先、尊老爱幼等传统习俗的践行,人们不仅缅怀先祖、铭记历史,更在实践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与道德观念。春节文化所倡导的和谐、包容、互助、友爱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   春节不仅对中华民族自身具有深远的意义,更为全球文化多样性的丰富与发展贡献了独特的智慧与启示。春节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如同薪火相传的火种,焕发着无限活力,促进着民族团结;它融合多元文化,追求社会和谐,彰显了中华民族在全球化时代中的文化自信与担当。春节蕴含的深厚人伦情感和家国情怀,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桥梁与家园象征,不仅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风采,也深刻体现了精神风貌与文化底蕴。   文化交流与文化多样的融合   春节,是从我们的心灵中走出来的节日,是我们自己创造的精神家园,在庆祝新年到来的时刻,是一个全面而生动地诠释宇宙间和谐共生、新旧更替有序、生活丰俭相宜、个人内心平和、家庭和睦美满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的综合载体,深刻蕴含着中国人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是对“和合”这一核心理念的多方面、多维度、多层次展现,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温暖与力量。   春节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是人与自然、祖先、家人和社会情感交流的桥梁,更是中华文化与各类文明互鉴的纽带。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无论是海外华人华侨的思乡之情,还是国际友人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不同文明间的理解和尊重。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并参与到春节的庆祝活动中来。他们学习包饺子、贴春联,体验中国传统的年味,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社区的春节庆祝活动为中外居民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此外,中国还在海外举办春节庆祝活动,展示中国非遗的独特风采。这些活动让海外华人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也让外国友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中国的非遗,增进了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合作,向世界展现了春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社会实践。   春节的庆祝活动如同一座座桥梁,连接着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和民族。在这个节日里,来自全球各地的人们在共享节日喜悦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包容并蓄。春节申遗成功彰显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了凝聚力与文化自信,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作者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研究馆员)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