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出行攻略

景区村该收门票吗 乡村游如何“名利”双收

  今年国庆期间,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有一个单元故事的主要取景地,就在下姜村。   无论是党政学习考察团,还是因为电影故事吸引来的观光客,这个藏在深山里的“绿富美”,已经吸引了众多不同类型的流量与人群。   从小康走来的下姜村,在继续通往振兴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哪些瓶颈?上周四,记者带着疑问参加了这场“名家会诊”,论坛由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叶乐安主持。   下姜村该收门票吗?   多位专家不同角度回复相同答案   作为浙江省的红色教育基地,下姜村不缺游客。然而,当过28年村支部书记的姜银祥却有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下姜村该不该收门票?”   2019年,下姜村共接待游客73.37万人次,但住宿与餐饮客人却没有随着人流量增长而爆发,反而带来环境承载压力与支出的与日俱增。   “下姜村必须要突破地理及自然资源瓶颈,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集体富裕。”枫树岭镇党委书记程军也表示。   那么,“门票经济”是否为最佳的增收途径?   “我们希望打造的‘大下姜’,是一个旅游目的地,而不是旅游景点。”杭州市文旅广电局二级巡视员王信章直抒己见:不主张。他认为,门票收入并不能根本缓解经济问题,还会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下姜村的当务之急,是留下游客,而非一张门票。   “我们不仅要真正发挥好游客中心、‘杭州书房’、文化礼堂的实际作用,而且要做足内容和体验上的乡村味道。”王信章建议,下姜村应该丰富本地产业和业态,还可以借助葡萄种植深化农业休闲游,打造丰富的夜间文化生活,如抹茶的亲子手工制作等,另外在民宿餐饮中如何体现本地特色也要多费心思。   “下姜村有很好的政治优势资源,通过建设培训基地吸引全国各地参观学习,也能让游客群体更多样。”王信章说。   针对“门票经济”,该协同中心主任、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智库专家徐云松则两次重申了观点:“绝对不可以。”如何把“过客”变成“住客”?他开出了数道“药方”。   “下姜村首先要提升环境质量。”他建议,要通过村庄洁化美化、农业景观化来营造“处处是景”的人居和环境氛围。   在乡村文化发掘上,要善于挖掘具有农耕文化和情怀气息产品。下姜村的红米酒,不仅有名而且还是非遗。徐云松认为,除了追求米酒品质打造“拳头产品”,还可设计游客亲自酿造加工、品尝等环节,以强化体验感来增强购买欲。针对《我和我的家乡》中《最后一课》的取景地,徐云松提出,“还原电影中老教室的场景,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体验当年的乡村课堂和教学环节,当一回过往年代的乡村‘苦孩子’”。   徐云松还特别强调农产品及购物的“稀缺”二字。“要突出本地特色。”他举例颇具下姜特色的千家抹茶和莫岛蜂蜜,认为如何进一步打造“大下姜”的品牌优势是关键。   这两家企业也给联众集团副总裁孙凡留下了深刻印象:“蜂蜜包装很时尚,品尝过程像在酒庄品酒。”在建于湖边的千家抹茶茶园里,精致的点心也让他感到惊艳。   “作为生态起家的村庄,可以考虑成为中国首个无人驾驶乡村。”孙凡直接为下姜村开出一条路。他建议,如果能把参观车辆移到村外,用无人驾驶新能源车作为摆渡车,也许就可以通过收车费的方式获得流量收入。   如何提升乡村经济?   不妨先讲一个有温度的好故事   下姜村近20年来的翻身蝶变,是中国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美丽缩影。   但是,下姜村目前发展也面临不少新的“拦路虎”。乡旅创业者郭松梅在建设精品茶园时,因效益周期长担忧资金压力;在下姜从事休闲农业产业的冯波,一直希望能够提高农业和餐饮旅游的转化率。   浙江省农业农村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赖齐贤对此抛出一个想法,富有活力的现代农村更需要借助创意提升软实力,不妨在乡村旅游中植入更多文化线索,讲述一个优美的故事。   拥有800年历史的下姜村,有哪些好故事可以讲?怎么讲?   “我们要透过城市的视角来看待乡村。”赖齐贤提供了一些新思路,“从历史变迁上,我们可以讲好下姜村的绿色发展之路,挖掘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再到生态农业的故事;我们可以聊起数任省委书记联系帮扶的往事,其中一定有不少动人细节;我们还可以通过农业文化的故事,让农特产带着感情和温度,唤起人们的乡愁和购买欲。”   讲好故事,还要传播好故事。在赖齐贤看来,只有让这些对游客来说新鲜有趣的故事在村里家喻户晓,才能留住和体现村庄独有的文明乡风和历史底蕴,令每一名来过下姜的人驻足聆听。“每一个村民和民宿主都应该成为讲解员,才能拉近和游客的距离,让他们觉得故事是带感情和温度的。”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易开刚建议,下姜村应该打造自己的文旅IP,不仅要成为当地文化和精神的符号,还要便于传播。“把一个品牌背后独特的文化故事讲给游客听,他们才有想来消费的冲动。   乡村持续发展靠什么?   打造强大的人才队伍是关键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   如何“智汇”乡村振兴,解决在乡村专业化营运方面存在的不少问题,程雪梅作为文体旅局代表,恳请现场的智囊团给予一些指导和启发。   “运营可谓‘神笔马良’。”杭州市临安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陈伟洪指出了一个方向:引入市场化主体,解决村委会“动力,脑力,劳力”不足的问题。   陈伟洪认为,从美丽村庄转化成美丽经济需要靠运营来变现,而一个专业的乡村运营团队,除了具备定位客源和策划主题、集聚旅游资源、把资源变成产品及平台等能力,还要有乡村情怀和工匠精神。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严力蛟也表示,下姜村可以借鉴安吉鲁家村的经验,引入有经验的知名企业,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企业不仅要有实力,还要有情怀和长远的考虑,同时要整合好企业资金和乡村资源。”   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来说,徐云松教授特别强调,“打造、提拔使用一批知旅游、懂旅游、爱旅游、有旅游情怀的本地干部,太迫切了”。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