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周边周末游

黄河文化带遗产“珍珠”闪耀

  黄河太长,可看的太多,很难一次就走遍。   八月正值酷暑。我先来到甘肃省景泰县,寻访黄河石林;再去看了尚未引人驻足的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考察水利遗产保护。随后,驱车600公里进入雪域高原,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一定要实地看看黄河源以及那里的黄河文化展示情况。   多样的水利遗产和水利文化景观构成了黄河文化带的景观基础。   黄河文化资源   逐渐被沿岸活化利用   到达石林已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峰林簇簇与黄河曲流山水相依,动静相合,气势磅礴,颇有鬼斧神工、波澜壮阔之美。黄河石林位于白银市景泰县东南部,占地约10平方公里。石林景观生成于21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早更新世,由于地壳运动、风化、雨蚀等地质作用,逐渐形成了以黄色砂砾岩为主、造型千姿百态的石林地貌景观。2018年,黄河石林被评列入“中国黄河50景”。   在石林脚下、黄河岸边坐落着龙湾村。村子不大,群山环抱,绿树掩映,400多户人家背靠这一自然奇观,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近年来,石林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假期时,每天都有两三万游客来到这里。   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黄河流域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约12.4万处,占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总数的16.2%,区域不可移动文物密度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1.9倍。黄河流域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和双遗产)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5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815处。国保单位分布密度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2.6倍。这些遗产成为诠释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和核心载体。   资源整合   为水利风景区提供良机   甘南州的黄河首曲,是黄河沿线独特的自然遗产景观,见证了黄河流域的民族交流与文化融合,是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黄河干流在玛曲草原流径433公里,从南、东、西三面环绕而缓缓流淌,形成了久负盛名的“天下黄河第一弯”。 黄河干流在玛曲的流域面积达8850平方公里,占甘肃省境内黄河流域面积的59%,故有“黄河蓄水池”之称。水文资料显示,黄河吉脉(进入玛曲境内时38.91亿立方米)至玛曲段(出玛曲时147亿立方米)年径流量增加108.1亿立方米,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8.7%,占黄河流域总径流量的1/6。   为了保护好玛曲草原这一维系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天然屏障,甘肃省政府先后投入1.17亿元人民币实施“三玛”湿地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这些工程的建设,形成富有湿地风情畜牧文化特色、休闲旅游品质较高的高原水利风景区,彰显了玛曲特色,提升了黄河首曲国家水利风景区的旅游服务质量,也促进了乡村旅游振兴。   水利风景区是具备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水利风景资源,具有水生态修复、水文化科普、水经济发展等复合功能的场所。有机整合黄河流域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凝练黄河文化性格,建设黄河水利风景区,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每项治水工程   都蕴含黄河故事   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水利史,千百年治黄遗留的古代水利工程,成为见证黄河文化、讲述黄河故事的绝佳载体。   景泰川自古以来干旱肆虐,为了彻底改善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1969年10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启动了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历时5年,由13座泵站组成、最大提水高度达472米、设计灌溉面积30万亩的提灌工程顺利完工。自此,黄河之水犹如生命之源润泽着景泰川。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管理局宣传处的同志介绍说,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运行,这一工程使昔日的沙荒地变为富饶的绿洲,已成为灌区50万人民群众生存致富的依托。不仅如此,受益的百万亩灌区与10余万亩三北防护林带连成一片,阻止了腾格里沙漠的南侵。近期实施的民勤调水工程,为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让景泰县城由不毛之地成为甘肃北部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及信息交流中心。随行的水利部景区办景区规划建设处处长李灵军补充道:“景电工程展现了新中国治水兴水的磅礴故事,是新中国黄河时代精神的最佳实证”。2017年,这里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为了留住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的历史印记,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至今仍保留着1600余件见证了工程建设历程的实物,成为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的绝佳素材。建设一个博物馆,让这1600余件老物件成为感动人心、鼓舞人心、启迪人心的历史纪念物,是管理局历届领导的夙愿。然而,经费的匮乏、人才的缺乏,让这些记录黄河文化时代精神的文化遗产还静静地躺在露天货场。   目前,黄河沿线分布了黄河小浪底、三门峡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为支撑地方经济、社会、生态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这些水利工程本身蕴含了丰富的水利科技知识,承载了内涵深厚的治黄文化,大多也已经建设成为水利风景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宋鑫博士总结说:“如果依托这些工程建设一批水利博物馆、工程展示馆,普及水知识、弘扬中华水文化,将会成为讲好黄河故事的绝佳场所。”   黄河文化遗产活化路径   黄河文化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所以应立足于纷繁复杂的文化景观中发掘黄河文化的核心价值,凝练出具有流域特色、区域特色的文化元素,并加以保护、传承、利用,才能塑造好黄河文化灵魂,讲好“黄河故事”。   黄河流域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黄河文化具有沿河流线性分布和空间分散的特点。因此多源梳理、空间整合黄河文化资源,通过开放融合创新,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黄河文化组团,并通过特色旅游线路进行空间串联和区域联动,实现整体一张图式的发展,才能讲活“黄河故事”。   黄河流域地域面积广大,区域资源条件、社会文化特征、经济基础差异性较大。因此黄河流域的环境保育、文化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间存在着诸多博弈。只有处理好三者关系,才能促进黄河流域“生态、形态、文态、业态”协同发展,讲精“黄河故事”。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