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周边周末游

提升旅游体验,供给侧还需发力

  “五一”假期,压抑许久的旅游需求集中释放,国内景区再现“人从众”场景。据统计,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103.2%。为旅游业“满血复活”欣喜之余,不少人也坦言,假期游玩还有遗憾甚至不愉快的体验。一些媒体开启“追问模式”:是什么给了你假期出门旅行的勇气?“人挤人”式出游是我们想要的体验吗?有业内专家甚至发文称“火爆掩盖不了低质量”。   受全球疫情影响,国内游承接巨大的需求,难以应对自如也可以理解,我们不妨将“最火小长假”作为观察行业发展、研究解决行业痛点的一次宝贵机会。   旅游市场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是全国人民都来南京了吗?”南京媒体人郝雪转发南京旅游“盛况”的图文推送,配上这样一句调侃。5月1日上午10点,南京总统府景区实时在园人数5609人,游客需排队一小时才能入内;打开南京博物院公众号预约参观,“五一”期间全部约满;夫子庙日接待游客人数超过30万人次,附近网红餐馆排队超过两小时;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五一”期间入园人数约1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11.4万、增幅203%,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   并非只有景点才是旅游目的地。“五一”前夕,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银杏里文化艺术街区正式开街,现代设计感的街区装置,与江苏大剧院、金陵图书馆等呼应成趣。“五一”期间,这里举办潮流市集、亲子冷餐会,为市民游客提供不一样的休憩方式。   5日晚,省文旅厅公布“五一”假日数据:全省接待游客总量达3537.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1.1%,同比2020年增长154.2%;实现旅游总收入301.1亿元,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2.0%,同比2020年增长160.7%。省文旅厅资源开发处处长邵学文表示,“这是根据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数据、手机信令数据、银联数据等综合测算出来的。”   大数据时代,景区闸机数、银联消费额、乡村旅游监测数等,对假日旅游经济测算形成新的支撑。算得更精准,市场分析也更权威。邵学文告诉记者,游客人均消费增加,酒店平均出租率、平均房价提高,单日门票收入连续超千万,乡村旅游“三分天下有其一”,夜游产品和夜间消费大增,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成为新增长点……“这些都是江苏旅游市场恢复、消费趋好的势头。”   省旅游咨询专家、尔目文旅集团董事长兼总规划师杨淇深认为,对旅游业来说,“五一”假期是一场大考,汹涌的人流检验服务力、市场监管力。很多景区在疫情发生后的“休眠期”下力气修炼内功,蓄势等待旅游市场复苏,也为迎接“五一”假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江苏旅游市场恢复到疫情前小长假的水平,呈现火热、有序、安全的良好特征。   杨淇深认为,与疫情前相比,“五一”旅游市场还有一个明显特点——“近程市场”火爆,本地、周边游较多,表明人们出门走走看看,满足美好生活的诉求强烈。据省文旅厅数据,“五一”期间,全省乡村旅游监测点共接待游客1104.1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36.75%。乡村旅游属于“近程市场”,农家美食、乡村风光、怡人的自然生态环境备受青睐。   “不来怕后悔,来了也后悔”   “来之前,我们做了旅游攻略,也做了假期人多的心理准备,到南京景区发现当地人流控制得很好,完全可以接受。”大连人李亚钊和女朋友来南京旅游。第一天,他们逛了网红街区“长江路”,发现尽管游人摩肩接踵,但井然有序,每隔数十米就有疏导人员。   当然,也有的人游玩体验不太美好。“不来怕后悔,来了也后悔。买了一兜粮食,结果一只猴子也没看到……”在“小红书”平台,一位UP主随手晒出在连云港花果山旅游的视频片段。视频里,整条山路上人头挤挤挨挨,人们艰难地拾级而上,小朋友骑到父亲头上张望,充斥着嘈杂尖锐的噪声。网友调侃,“人太多了,猴子都不够用了。”   除了人多,还有游客遭遇各种不顺心。5月3日中午,扬州大学生辛欣逛过江苏省美术馆后,便坐地铁赶往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想近距离了解雨花先烈们的事迹。她已提前两天预约好门票,可是下午4时12分终于来到纪念馆入口处时,却发现大门紧闭,闸机上写着“16:00停止入馆”。“我只好懊悔地坐在门口石阶上,通过公众号观看VR展馆,稍微弥补下遗憾。那么多人想趁‘五一’来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纪念馆为啥不能晚点关门呢?”辛欣充满遗憾地表示。   路上堵、停车难等假日“顽疾”,也降低出游者的获得感。省自驾游协会会长王学霆说,“我从南京出发到马鞍山参加一场乡村旅游节活动,1小时路程足足开了5个多小时。出城的人多是一方面,另外不少路口假期设了岗不让下,走了不少冤枉路。”   “满血复活”背后的“算法”   这个假期,诸多景区扛住“压力山大”,“满血复活”甚至创下新高。面对骤增的客流和火爆的市场,服务如何保障?记者发现,各大景区亮点纷呈的背后,有一套自己的“算法”。   5月1日-2日,第九届咪豆音乐节在南京溧水天生桥景区举办,吸引了近30个省份的乐迷。音乐节开始前几周,溧水各大酒店“一房难求”,全区餐饮、住宿、农业等业态出现爆发式增长。南京市溧水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音乐节保障一年比一年专业,尤其从第五届开始永久落地天生桥后,天生桥景区在绿植覆盖、供电供水、通信网络等方面不断优化。本届音乐节期间,公安、交管、运输、城管、卫生等部门1000多人通力合作,确保秩序井然。   “五一”期间,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古镇接待游客6.5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65.1%。黎里古镇把戏曲、江南丝竹、香道、茶道搬进茶楼、亭子,让江南小剧场“走”到游客身边;开办水上集市,装着商品的小船在水道穿梭成为新的风景线。黎里古镇保护委员会主任张育英表示,黎里依托自身优势,开创文化空间,同时打造“黎里夜江南”品牌拉动夜间消费。   吴江区的另一个古镇同里,假期接待游客数量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打造旅游品牌,‘看得见’的地方要尽善尽美、如琢如磨,‘用得着’的地方更要花心思、下大力气。”同里镇宣传委员董爱斌表示,同里古镇推出“退思邀月”夜游项目,把光影技术与歌舞、非遗文化等结合,通过“行进式夜游+沉浸式戏剧”,塑造夜游文旅品牌。同时,完成厕所升级、文保文控建筑修缮、电线管道强化等整体硬件设施提升。为提高游客通关入园速率,全镇设置6个志愿者服务点,帮助游客分时预约、防疫;启用3处免费临时停车场,新增2000个停车位。   “五一”前3天,由灵山文旅集团运营的六大旅游目的地,接待游客超过40万人次。灵山文旅集团办公室贺遵东表示,景区独特的文化作为核心吸引力,让游客愿意前去“打卡”,高品质的服务和管理是增加“留客率”的法宝。比如在拈花湾,景区内27栋客栈都有专属“管家”,协同解决游客需求。   为旅游业进阶支招   国内旅游者消费升级意识明显,倒逼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很多消费者不只追求‘有’,更讲究‘好’,不只满足于玩得好,也讲究住得好、吃得好,这就涉及景区乃至城市的整个配套水准。”南京艺术学院副校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李向民调研发现,许多地方往往在景点打造上下足功夫,却在酒店、餐饮方面暴露出短板,比如窗户隔音差、装修水准低、床垫不够舒适、饮食缺乏多样化,这自然在“口碑营销”时代里落了下风。相反,好的配套设施能够给游客提供更多休闲、聊天乃至发呆的时刻——这本身就是旅游的应有之义。   提升人们的旅游体验,供给侧应该做什么?   杨淇深认为,景区要提升旅游市场份额,一定要对自己下手——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业态,创新推出体验性、沉浸式产品,做到颜值、内涵、服务俱佳,使自己成为有吸引力的“网红打卡地”。每个景区都要及时总结“五一”应考情况,分析“试卷”,加紧补短板、优产品、亮新意,让产品更好地匹配需求侧。   “解决出行难题不是某个部门某一家的事。”王学霆建议,从城市管理者的角度,要合理增加道路公共设施建设;从旅游主管部门角度,则应加强对出游方式进行合理引导。一方面引导景区升级、提供更多出游目的地选择,一方面推广预约制,完善实时信息,让人们接受并习惯“错峰出游”。   供给优质旅游产品,服务好广大游客,不仅是旅游载体开发者、运营者、管理者的事情,也涉及提供区域公共服务的政府部门及其他相关机构。杨淇深说,有条件的地区正积极发展全域旅游,这对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治理能力、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提出系统性要求。旅游供给侧要特别重视利用科技手段,坚持数据分析,了解游客需求,研判市场变动,尽可能不断优化、精准产品供给与服务。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青蓝文旅规划设计院院长马牧青提出,旅游是一个过程性的消费产品,旅游的本质是舒适地体验一种不熟悉的生活。国家文旅部门提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旅游者也已经有心慢下来、停下来,旅游规划者、投资者、经营者也必须慢下来,精打细磨一些匹配当下旅游休闲度假市场的“慢”产品、“精”产品和“高质”产品。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