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景点百科

红色旅游迎来高质量发展转折点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8日讯(记者 魏金金)唱红歌,走长征路,去红军主题餐厅吃顿红米饭等等,暖春三月,打开在线旅游平台,各种主题的红色旅游产品“纷至沓来”,加之近期全国各省市陆续推出上百条红色旅游线路,各种各样的红色主题节会活动与互动体验项目琳琅满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旅游”即将在今年接下来的几个法定节假日里成为旅游消费中的“高频词汇”。伴随着基础配套水平的提升、相关土地政策支持的完善以及红色旅游产品体系的日益丰富,红色旅游迎来黄金发展阶段。   必然趋势   发展红色旅游,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早在2004年12月、2011年5月、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先后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与此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又制定发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其中涉及相关景点300处。   今年2月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中央和地方各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宣传推广红色旅游。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下一步将研究制定支持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同期,文化和旅游部决定遴选推出“建党百年百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活动。   而除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和方向引导外,中央财政对于红色旅游的专项资金投入也在持续增加。据悉,2016年,财政部共安排资金15.47亿元,有效引导和支持了全国红色旅游健康有序发展,并不断拓展红色旅游教育功能和脱贫富民功能。2019年7月份,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修订印发《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办法》的通知中也提到,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受最高补助限额的限制。2020年,我国中央财政支持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资金则高达60亿元。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相关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红色旅游出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整个“十三五”期间,红色旅游在国内旅游市场中维持11%以上的市场份额。近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到,推进红色旅游、文化遗产旅游、旅游演艺等创新发展,提升度假休闲、乡村旅游等服务品质。可以说,当前,我国的红色旅游已经进入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时期。站在新的发展阶段,与之相关的供需结构也亟需加快升级步伐。   把脉问诊   由于红色旅游兼具政治性和旅游性,这也使得红色旅游的发展呈现出更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即五年一个小高潮,十年一个中高潮,50年和100年会呈现一个大高潮。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高舜礼表示,20多年来的发展实践表明,红色旅游具有波浪起伏的发展特征,在红色纪念日的常年、小年(如35周年、75周年)、大年(如50周年、70周年),红色旅游接待会逐级攀高。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中共中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旅游将是必要的“课外活动”;文旅主管部门自上而下推出红色旅游系列活动,各红色旅游单位也在全力做好迎接建党百年的相关活动。今春之后,红色旅游走热将是必然的趋势,7月1日前后将从氛围、活动、人数、效应上迎来空前高潮。   作为文化旅游的一个“分支”,红色旅游整合了博物馆观展、研学考察、重大节事活动、艺术表演、非遗活动等文化旅游产品,同时以近现代革命历史文化为其主要呈现内容。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蔡红看来,当前国内红色旅游发展环境日益优化,以红色旅游景区为代表的红色旅游供给体系日益完善,红色旅游市场需求强势增长,红色旅游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景区、场馆的精细化管理不足,产业融合程度不够、对红色旅游资源的认知存在局限,缺乏核心竞争力,国际市场营销有待强化,创新性不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缺口等问题。下一步,如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拓宽资源范围,探索红色旅游创新发展路径,促进产业融合,加强相关人才建设,开展国际营销,成为红色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除此之外,一些红色旅游景区还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科学统一规划,市场需求弹性大,发展容易受到限制等问题。   共谋良策   2020年11月,湘赣两省联手共同成立了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力图通过共建共享,加强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开展红色培训、红色旅游扶贫,联合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为区域红色旅游联动发展探索了新路径、增添了新动力。   今年两会期间,红色旅游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建议,成立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领导机构,建立红色旅游工作协调机制,明确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结合全域旅游规划,尽快编制或适时修编各省市区的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总体规划。   随着红色旅游消费日趋年轻化,如何更好地来挖掘、展现红色旅游资源精神内涵,提高红色旅游资源的智慧化、数字化水平,打造备受年轻消费群体喜爱的红色旅游产品,显得尤为必要。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天龙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祁志峰提出,建议结合最先进的科技AR、VR等手段,通过创新其表现、传播方式来吸引大众,尤其是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同程集团副总裁、同程文旅CEO王凯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建议进一步完善红色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新的科技手段进行配套设施智能化建设,提升档次,增加游客旅游参与度和体验感。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则离不开以产业融合为主线的顶层设计。如今,围绕爱国教育、军事科教、户外拓展、农旅休闲、民俗体验、在地文创等主题,不少红色旅游景区早已开始探索“红色旅游+”,布局多元文旅产业发展业态。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院长殷红梅建议,开发红色文创和旅游商品,建设红色记忆主题酒店,加强红色故事讲解和红色课程研发,建设一批红色研学旅行基地。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表示,要发挥红色旅游景区的引领作用,推动红色研学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爱国主义教育游等有机结合,培育红色旅游专线以及精品红色研学旅游线路。同时,吸引国内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投资整合全省红色旅游资源,参与景区运营管理,推出实景演出等。事实上,以三亚《红色娘子军》为代表的优秀红色旅游演出项目不仅可以让游客零距离体验旅游演艺的乐趣,也能让游客更主动、更深刻地去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是关系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鉴于红色旅游兼具政治属性与旅游属性,如何在体验红色旅游的过程中,让人感到可亲可信可爱可敬,做到见人见物见精神,也是对红色旅游讲解员提出的挑战。因此,红色文化专业导游队伍的培养与培训力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表示,建议推动设立红色文化学科,适时启动红色文化传承传播团队与优秀专家建设工程,为红色旅游人才储备和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正如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红色旅游指导处二级调研员赤鹏军所言,红色旅游意义重大,有政治、文化、民生综合功能,我们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迎接党建百年的到来,我们需要以更多诚意去做好红色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以及红色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培育好红色旅游精品项目,策划好红色教育培训,以“红色旅游+”推动多元业态融合发展。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