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周边周末游

家门口的生态旅游

  夏秋之交,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北通镇清湖村九梅麓,绿树成荫、古荔成园,一颗颗圆润饱满的龙眼压弯枝头,飘出阵阵清香。在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炭冲村,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美景:绕寨而行的清澈山泉、颇具特色的乡村公园、种着绿树的乡村小道;坡屋顶、小青瓦、花格窗、青石板,改造后的桂林市桃花湾芦笛三村成为桂林人的“城市后花园”,生态休闲游风生水起。   幸福就在身边。在广西,家门口的生态旅游让乡间村落焕发强劲的生命力,一条宜居宜业、惠及各方的发展之路,正在让村民实现“从美丽乡村走向美丽生活”。   新观念,炭冲村华丽转身   以前的炭冲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到处都是废弃旧房屋和晒谷场,臭气熏天的猪舍让人不禁掩鼻而逃。短短几年间,炭冲村就获得了“广西清洁乡村百佳村屯”“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等荣誉。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面子’美,更要‘里子’实。”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炭冲村党支部书记黄高祥说。   村里开办了农家道德讲堂,由村里的道德模范、乡贤、族老用当地方言主讲中央形势政策,讲通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讲懂农业技术和致富本领,讲活道德故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晦涩的文字结合身边的真实故事让文明传播得更远,从根本上做好村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   “村里人现在变得更爱看书学习了。”今年年初,贺州探索建设了两个乡村便民书柜点,其中一个便建在炭冲村黄屋排卫生室旁,与设置在炭冲村村委的农家书屋互补有无,定期更新书籍种类。   在炭冲村发展的背后,村民们常常会提及“三驾马车”:党员先锋突击队、村民理事会、顾问团。在“三驾马车”的带动下,炭冲村风貌得以提升,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被破解,美丽乡村建设有了多重保障。   环境美了,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参与公共事业的意识也增强了。“去年底,进村主道要扩宽改造,村民彭育茂二话没说,自己动手拆除了影响道路施工的猪圈。”炭冲村村主任彭福步说。   这就是变化。经济指数升起来,就业机会多起来,腰包鼓起来,文明素质高起来。炭冲村马鞍寨在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方面不断发力:休闲餐厅、游客接待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我们希望通过改善村里的环境和村民的精神面貌,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达到拴心留人的目的。”彭福步说,“在炭冲寨,我们以树龄达200年的古榕树为核心,打造古榕休闲片区;在王屋排,去年底我们种下了60亩的黄花菜,目前长势良好……”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农家乐、山泉水上乐园、塘边垂钓等蓝图设想早已在规划中,炭冲村的未来会更美。   新思路,民宿点缀民山村   群山耸入云,晨雾系腰间。   小楼半遮面,随风露真颜。   蝉鸟齐欢唱,友朋聚笑言。   清晨,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民山村,重重青山相拥而立,雾气缭绕,恍如仙境;民房半藏半露、三两而聚;蝉鸣鸟啼,清静中添了生机。清新、宁静、舒适的环境引来络绎不绝的“候鸟人”,四面八方的“候鸟人”点缀了民山村。   顺着山腰绿林间干净宽敞的乡村硬化路前行,一栋风格清新的三层民房映入眼帘。放眼望去,四面皆山,错落有致,绿意盎然。远近的山腰上,稀稀落落半藏着人家,透着些许古朴与神秘,又有清风低语,绿树颔首,令人心旷神怡。   “这是我们的休憩小站。”记者在“候鸟人”马大姐的招呼下,参观顶楼布置,一张古香木质长桌,几把靠背椅,一架布艺秋千,一个简易水槽……引一股山涧甘泉,泡上一壶清茶,盛上几盘瓜果,听几首小曲,好不惬意。   “如果要选择清静的生活,民山是最好的一个地方。”已在民山居住两年多的天津人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们这些在民山相识的朋友,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地,“周末在此相聚,让浮躁的心稍作停留”。   以前,民山村只有泥土路,车辆进出不便,特别是雨天,路面湿滑,行车艰难且危险。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村里建设了6条硬化路,给村民和游客都带来了便利,也吸引了更多“候鸟人”的到来。路通了,群众的思想也通了,对发展民宿越来越有信心。   卢阿婆是民山村廷务屯边缘户,2018年小儿子意外离世,留下两个孩子需要她抚养。所幸新房刚建成,就有“候鸟人”找上门来租房,大大减轻了卢阿婆的压力。巴马县委常委、副县长蔡山帝了解情况后,申请了4万元帮扶资金,为卢阿婆添置了家电,令老人感激不已。   在民山村,像卢阿婆这样做民宿的群众有20户,每户每年租金收入5000元左右,这对村里人而言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民山村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民宿发展潜力很大。”河池市委常委、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王军告诉记者,县里决定进一步发挥民山资源优势,将民山村打造成为高端民宿胜地。“群众思想解放了,积极性很高,发展民宿信心十足。”民山村党支部书记冉绍聪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藏于万重山中的民山村,正在党的扶贫政策引领下,依托大自然赋予的资源优势,行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目前,全村剩余贫困人口1户5人,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62%。   新视野,拓展升级鲁家村   “我的家乡是桂林秀峰区桃花江畔鲁家村。”村民阳志宏向人们介绍自己的家乡时,脸上总是写满自豪。   村子里的磨盘石刻塑像,讲述着鲁家村与豆腐的渊源。在鲁家村村民世代口头相传的故事里,村太祖复姓欧阳,祖籍江西吉安,与宋欧阳修同宗。明末南迁,途中改复姓欧阳为阳。鲁家村以豆腐香、腐竹醇、豆芽嫩而闻名。   依托桂林“两江四湖”二期改造和芦笛景区的建设,政府对布局零乱、巷道狭窄、污水直排入江的鲁家村进行改造,形成完善的自然生态聚落。鲁家村也因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还被确定为广西特色景观名村名镇。村民们通过开民宿、餐馆、商店、房屋出租等形式,在家就能实现就业。   村子变样,是将自家房子出租还是经营饭店继续创业?阳志宏选择了后者,在开发鲁家美食上发力:“磨豆腐”“做豆腐”“吃豆腐”,开发经营豆腐体验坊,做成鲁家村最大的豆腐餐饮。   应时而生的食材、应时而做的美味吸引着游人,成就了村民。“家乡的故事,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就是历史的见证。”阳志宏说。   “村庄变美了,旅游业火了,又在自己家门口,我迫不及待想回来。”曾经在英国从事餐饮工作的阳志斌也返乡创业,经营餐馆,年收入达50多万元。“和家人在一起,有自己的事业就是小康。”阳志斌说。   漫步鲁家村,俯拾皆是景。戏台、知青房、豆腐坊、荷叶广场,品尝豆腐美食,观赏山水田园风光,感受桂林彩调剧的魅力,如置身世外桃源。   “全场爆满,有序排队中。”阳志宏发微信说,现在更需要潜心研究,使菜肴保留一种天然的味道……在他看来,美食从来就不仅仅是吃本身,它还是文化、是风俗甚至是人生哲学,需要一路前行。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